APP下载

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2014-05-05覃浩权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糖浆西医腹痛

覃浩权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大化 530800)

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分析及治疗体会

覃浩权

(广西大化瑶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广西 大化 530800)

目的 探讨分析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及临床诊治手段。方法 将我院100例小儿急性胃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给予常规的西医药物治疗)和观察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脾益胃糖浆口服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后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98%、4%)明显优于对照组(88%、12%),且观察组患儿止吐、止痛以及消胀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微生物或细菌感染、应激反应以及蛋白过敏等。结论 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运脾益胃糖浆口服治疗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小儿急性胃炎;运脾益胃糖浆;临床治疗

小儿胃炎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发病率极高,对患儿有极大的危害,主要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一种急性的胃黏膜炎性反应[1]。该病起病较急,病情发展较快,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法不当,极易引发严重的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严重可能会导致休克[2]。临床常用的治疗手段主要以常规西药治疗为主,但疗效不佳,本文对100例小儿急性胃炎患者分别采取西医常规治疗以及在西医治疗基础上配合运脾益胃糖浆口服治疗,分析总结常见的致病因素以及治疗要点,现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分析我院儿科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收治的100例小儿急性胃炎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55例,女45例;年龄6个月~15岁,平均为(4.6±2.4)岁;病程最短为3 d,最长达5 d。所有患儿均在不同程度上表现出腹痛、腹泻、恶心、全身酸痛、呕吐以及发热等症状,均经纤维胃镜检查确诊为小儿急性胃炎。100例患儿中,急性单纯性胃炎患儿70例,急性出血性糜烂性胃炎30例。所有患儿在治疗前均未服用其他抗生素治疗,现将100例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病程以及基本病情等一般资料上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①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的西药治疗:对50例患儿静脉注射甲氰咪呱(每次5~10 mg/kg),2~4次/天,连续治疗3~5 d为1个疗程。给予15 mg/(kg·d)的克拉霉素以及20 mg/(kg·d)的替硝唑进行抗炎治疗,2次/天,连续治疗1周为一个疗程。②观察组患儿在对照组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配合运脾益胃糖浆口服治疗。配方及制法:取肉桂、丁香、炒苍术、厚朴花、槟榔、砂仁以及莱旅子等中草药按照1∶1∶2∶2∶3∶3∶3∶3的比例混合,并均匀碾磨成粉末状,并加入蜂蜜调成糖浆状。服用方法:1岁以下1次用量5 mL,1~3岁1次用量7.5 mL,5岁以上1次用量10~15 mL,3~4次/天,连续6 d为一疗程。

1.3 疗效判定标准

痊愈:治疗1~2 d内,患者腹痛、呕吐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可正常进食。好转:治疗2 d后,患者的呕吐症状完全消失,腹痛程度有所缓解。无效:治疗2 d后,患者呕吐、腹痛等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腹痛程度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处理

选用软件SPSS10.0对治疗中观察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所有计数资料均用()来表示,用χ2检验两组间计数资料的差异对比,P<0.05则表示存在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①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其中观察组仅有1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为98%;对照组有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88%。②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有2例患者出现轻度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对照组有3例患者出现中度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3例患者出现恶心、呕吐、食欲下降等不良反应,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对比[n(%)]

2.2 两组患儿的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的时间

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止吐、止痛以及消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具体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表2 两组患儿主要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时间对比()

组别 例数 止吐时间 止痛时间 消肿时间观察组 50 1.818±0.4251.856±0.5241.932±0.728对照组 50 2.354±0.7822.920±0.6893.650±0.498

3 讨 论

3.1 小儿急性胃炎的常见病因分析

小儿急性胃炎是临床常见一种儿科胃黏膜急性炎性反应,目前具体发病机制可能与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微生物或细菌感染、应激反应以及蛋白过敏等因素有关[3]。总结出其具体发病原因:①物理因素:暴饮暴食,短时间内进食过多,使胃容积急性扩张,胃负担加重,胃动力不足,导致胃黏膜损伤而引起急性炎症;进食过冷、过热食物或粗糙不易消化的食物,也会刺激胃黏膜发生急性收缩、充血、水肿,从而导致急性胃炎。②化学因素:服用阿司匹林、泼尼松以及吲哚美辛等非甾体抗炎类化学药物;误食强酸、强碱等腐蚀剂或杀鼠剂以及灭虫药等化学毒物均会刺激胃黏膜引发炎性反应。③微生物或细菌感染:摄食带有细菌污染或细菌毒素的食物后也易引发急性胃炎。④应激反应:患有颅内出血、新生儿窒息、休克以及败血症等危重疾病或大面积严重烧伤和感染等。⑤蛋白过敏:一些患儿由牛奶或牛奶制品喂养,会发生外源性蛋白过敏引起急性胃炎。⑥心理因素:长期情绪上的压抑也会导致急性胃炎。

3.2 急性胃炎的治疗体会

小儿急性胃炎在临床上会不同程度上表现出恶心、呕吐、上腹疼痛、嗳气以及食欲下降等症状。因此在患儿入院后应进行常规的全面体格检查,并加用一些辅助检查。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以常规西医治疗为主,包括静脉补液,纠正电解质,抗炎治疗和保护胃黏膜治疗,但化学药物的毒副作用较大,不良反应发生率较高[4]。中医认为小儿急性胃炎应属于中医“腹痛”、“呕吐”以及“食积”的范畴,由于小儿脾功能尚未健全,饮食不规律等极易导致脾胃调节功能失调,因此急性胃炎的治疗关键在于运脾。运脾益胃糖浆达到中焦枢机畅利,以动致静,呕吐、腹痛腹胀就能解除。运脾益胃糖浆中炒苍术、厚朴花燥湿健脾,可以醒脾气;槟榔、砂仁理气消滞,有助于脾脏的运行;代代花理气宣中、开胃止呕,诸多药元素共同作用,标本同治。且运脾益胃糖浆服用方便,口感较好,可有效减轻西药的毒副作用,小儿的依从性更好。

综上所述,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基础上配合运脾益胃糖浆口服治疗小儿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西药的毒副作用,值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1] 滕莹,乔桂红.浅谈儿童胃炎的病因及治疗方法[J].中外医疗,2010,29(1):56.

[2] 米弘瑛,段琼安.120例再发性腹痛患儿与幽门螺杆菌感染及治疗[J].临床儿科杂志,2000,18(3):149.

[3] 杨玺.急性胃炎的病因及分类[J].中国社区医师,2011,27(5):114.

[4] 阎仕刚.急性胃炎的诊断及治疗进展[J].中外医疗,2008,27(26):98.

R725.7

B

1671-8194(2014)18-0251-02

猜你喜欢

糖浆西医腹痛
糖槭树——流糖浆的树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排卵后腹痛,别大意
HPLC-ELSD法同时测定参麦止嗽糖浆中8种成分
枇杷糖浆
学习煮糖浆
特发性腹痛一例
警务训练中腹痛的成因及预防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