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2014-05-05谭一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8期
关键词:收缩压均值器官

兰 岚 王 健 谭一菁

(长沙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0)

动态血压监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兰 岚 王 健 谭一菁

(长沙市中医医院急诊内科,湖南 长沙 410000)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ABPM)在老年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特点及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本院门诊及住院的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74例分为两组,其中95例存在靶器官损害患者作为A组,79例无靶器官损害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B组,采用24 h动态血压监测仪进行监测,以24 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值为指标进行分析。结果 两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24、日间、夜间血压均值及血压昼夜节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ABPM对诊断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患者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动态血压监测;原发性高血压;靶器官损害

原发性高血压亦称高血压病,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研究较多[1],原发性高血压病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等器官的功能,最终导致这些器官功能衰竭。老年是高血压的高发人群,动态血压的节律变化与老年各个系统器官病变密切相关[2],24 h动态血压监测(ABPM)可反映血压的昼夜变化规律,在评价和预测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方面及判断预后的价值上远大于偶测血压。为探讨动态血压与高血压患者靶器官损害的相关性,笔者对本院的174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择本院2009年4月至2012年10月门诊及住院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均符合2005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经询问病史及相关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糖尿病、甲状腺功能亢进或减退、重度贫血、先天性心脏病、心肌病及其他原因所致严重肝、肾功能受损者。其中95例存在靶器官损害患者作为A组,男53例,女42例,年龄61~90岁,平均(73±6.4)岁,病程7个月~14年,平均(7.4 ±3.2)年;79例无靶器官损害的单纯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为B组,男47例,女32例,年龄60~87岁,平均(68±5.7)岁,病程5个月~15年,平均(7.8±3.7)年。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方面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仪对患者进行24 h监测,记录并储存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压和心率值。测量时间从上午8:00~8:30 至次日8:00~8:30, 24 h内有效数据大于应获得次数≥80%列入统计中。统计分析下列参数标准:①24 h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②日间(6:00~21:59)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30 min测量记录1次;③夜间(22:00~05:59)平均收缩压和舒张压60 min测量记录1次。

1.3 靶器官损害评估

①心脏:左室肥厚(符合心脏彩超、心电图或胸片任一诊断)和高血压左室功能不全。②脑卒中经头颅CT/MRI证实的脑梗死、脑出血,或者伴有精神、神经症状的腔隙性脑梗死。③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分期依据血肌酐(Cr)的水平氮质血症期Cr在106~449 μmol/L,肾衰竭期Cr在450~707 μmol/L,尿毒症期Cr>707 μmol/L。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组24 h、日间、夜间血压均值显著高于B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A组血压昼夜节律较B组显著减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 讨 论

目前,高血压的发病率呈上升趁势,原发性高血压不仅是血流动力学异常疾病,还是心、脑、肾等疾病多种危险因子聚集、遗传综合征。血压长期升高会引起全身多个脏器发生病变,心、脑及肾是最常累及的器官。在调整了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和降压药物的使用后发现ABPM比诊所血压更能预测心血管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它对高血压所致的靶器官损害(左室肥厚、内膜增厚、微白蛋白尿等)具有更精确的诊断价值[3]。ABPM是评价血压变化规律的重要方法,它能更真实地反映人体血压水平及其昼夜变化规律,对于高血压病的并发症早期发现、早期预测、指导药物的使用均有较好的作用。ABPM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吸烟及饮酒等对血压的影响,可客观真实的反映血压情况。可获得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应24 h血压变化情况。

表1 两组间昼夜血压均值比较[(),mm Hg)]

表1 两组间昼夜血压均值比较[(),mm Hg)]

组别24 h 日间 夜间 昼夜节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A组 95 157.2±13.7 94.3±11.4 163.4±13.1 94.9±12.7 149.8±12.6 85.7±11.9 6.12±1.37 B组 79 141.1±12.9 89.6±12.4 151.4±12.9 90.8±11.9 140.2±11.7 79.5±10.2 14.17±3.01例数

本研究结果显示:靶器官损害患者24 h、日间、夜间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显著高于单纯高血压无靶器官损害组,血压昼夜节律较无靶器官损害组组显著减弱。研究表明[4,5]血压均值、昼夜节律及变异性与靶器官损害密切相关,对高血压患者进行ABPM的监测以了解血压周期及节律变化,及时发现具有潜在危险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制定合理的降压方案,减少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保护心脑肾,改善预后,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有重要临床意义。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动态血压监测还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昼夜波动,评估其血压调节机制是否受损;并能知道一天中血压高于正常的比例,即血压负荷,这对评估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降压药物作用的效果远远要优于诊室测量血压。

总之,现代高血压治疗和管理理念是随着研究的深入而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原有的基础上,干预和管理的重点更侧重于有靶器官损害的人群,进行总的心血管风险评估,并以此指导治疗。

[1] Fields LE,Burt VL,Cutler JA,et al.The burden of adult hypertension in the United States 1999 to 2000: arisingtide[J]. Hypertension,2004,44(5):398-404.

[2] Hansen TW,Jeppesen J,Rasmussen S,et al.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monitoring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a population based study[J].Am J Hypertens,2006,19(3):243-250.

[3] Angeli F,Reboldi G,Repaci S,et a1.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in clinical practice[J].G Ital Cardiol(Rome),2008,9(6):402-407.

[4] 关秀兰.动态血压监测在老年高血压合并靶器官损害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学,2012,18(14):41-42.

[5] 党立群,伏冬梅,陈艳.瑞动态血压监测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及其评估靶器官损害的价值[J].中国现代医生,2013,51(16):37-38.

R544.1

B

1671-8194(2014)18-0203-02

猜你喜欢

收缩压均值器官
类器官
ORGANIZED GIVING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均值—方差分析及CAPM模型的运用
简单三招轻松降压
皮肤是个大大的器官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