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4-05-05雷言坤罗华送
雷言坤 罗华送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雷言坤 罗华送
(浙江省杭州市中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7)
目的探讨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远期预后与近期预后之间的差异,评价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对远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入选30例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结束时、治疗结束1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进行疼痛评估,以治疗结束时的疼痛情况为近期预后,以治疗结束后1年的疼痛情况为远期预后。结果近期有效率93.33%,远期有效率9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远期疗效确切。
下腰痛 蛙式扳法 远期预后
下腰痛是推拿科常见症状,下腰痛的原因很多,而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占下腰痛发病率高达30%[1],然而骶髂关节所导致下腰痛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确[2]。笔者采用范炳华教授所创“蛙式扳法”[3]进行治疗,疗效明显,并对远期预后进行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杭州市中医院及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下腰痛患者,其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年龄21~59岁,中位年龄34岁;病程3 d至87个月。主要症状及体征为:顽固性下腰痛,骶髂关节部位疼痛或压痛,伴或不伴放射痛。两侧髂后上棘不等高、双下肢不等长,4字试验阳性。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
1.2 治疗方法 第1步自体牵引:患者取俯卧位,在患侧髂前部垫一枕头,患侧下肢悬挂于治疗床外,自然下垂,不能用足着地支撑,利用患肢自身重量做自体牵引,牵引时间约15 min。第2步极度屈髋:继上势,在自体牵引的姿势上,施术者一手按压骶髂关节处,另一手托起患侧膝部,做极度的屈膝屈髋运动。按压与屈膝屈髋同步进行,一按一屈重复操作3次,转第3步操作。第3步“蛙式”外展:继上势,在极度屈髋姿势的基础上,施术者托膝关节的手用力作“蛙式”外展扳动,按压骶髂关节处之手同时向下用力按压,再回到极度屈髋的姿势作“蛙式”外展扳动。按压与外展扳动同步进行,一按一扳重复操作3次。转第4步操作。第4步后伸扳法:继上势,在“蛙式外展”姿势的基础上,转为后伸扳法,施术者托膝关节的手用力作后伸扳动,另一手同时向下用力按压骶髂关节处,按压与后伸扳动同步进行,一按一扳重复操作3次。以上第2、3、4步重复操作3次,局部作理筋手法结束治疗。隔日1次,每5次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推拿学》[3]有关骶髂关节半脱位的疗效标准,自拟疗效评定标准。取患者下腰部自觉疼痛、骶髂关节部压痛、放射痛为观察指标,三者的均值为患者的疼痛阈。疼痛阈值越大,疼痛越严重。优:下腰部无任何疼痛症状,剧烈活动后无不适感,或达健侧水平。良:疼痛阈改善6分以上。有效:疼痛阈改善3~6分。无效:疼痛阈改善3分以下。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治疗结束时痛阈与治疗结束1年痛阈差值经正态性检验,P= 0.001,认为差值不符合正态分布,因此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见表1。结果示近期预后有效率为93.30%,远期预后有效率为90.00%(P>0.05),认为远期预后与近期预后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表1 近期、远期疗效比较(n)
3 讨论
目前手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疗效研究,主要以手法治疗前和治疗结束时患者的临床疼痛情况为观察指标,缺乏对远期预后的观察。本研究通过对30例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患者的近期预后及远期预后的差异性观察表明:蛙式扳法治疗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的远期疗效与近期疗效无不同,蛙式扳法能控制骶髂关节源性下腰痛症状达1年之久。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蛙式扳法的整复,使骶髂关节的“应力变化”得以改善,从而去除或减少了对骶髂关节周围的“伤害性感受器”的刺激。由于本组资料病例数相对较少,故其结论仍有待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证实。
[1]Murata Y,Takahashi K,Yamagata M,et,al.Origin and pathway of sensory nerve fibers to the ventral and dorsal sides of the sacroiliac joint in rats[J].J Orthop Res,2001,19(3):379-383.
[2]DeVine JG.Commentary:standardization of dynamic lumbar imaging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for discogenic low back pain[J].Spine J,2011,11:999-1001.
[3]范炳华.推拿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8:166-168.
R274.3
B
1004-745X(2014)03-0507-02
10.3969/j.issn.1004-745X.2014.03.058
2013-0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