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望滋养了人心的动荡
2014-05-04方怡君编辑曹尔寅供图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见习记者_方怡君 编辑_曹尔寅 供图_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欲望滋养了人心的动荡
见习记者_方怡君 编辑_曹尔寅 供图_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镜子就是我,镜子里影射的东西是很有意思的。不但照出了个人,也包括那个时代的中国。
宋陵
将纸本水墨与西方超现实主义融合在一起,成为最早一批探索当代艺术的中国艺术家之一。
比起其他艺术家,宋陵显得更接地气儿。一身随意的休闲装,平和而稳重。他的气质很难令人想到,这位年过50的艺术家,是靠“新潮美术”起家 的。
宋陵,1980年进入浙江美术学院就读国画系,受达利、安迪·沃霍尔等艺术大师的影响,对超现实主义和波普艺术有着浓厚的兴趣。毕业后他抛掉传统国画的创作思路,以揭示工业发展时代人性矛盾的超现实主义画风,成为了“85新潮美术运动”的开拓者之一。
对宋陵而言,80年代的中国给予了他太多的表达欲望,动荡的世界让他学会了用艺术表达对社会的思考和愤怒。擅长家畜创作的宋陵,以水墨的形式对同一物象进行反复描绘,展示了在工业技术的背景下,人与机械命运的殊途同归。正如宋陵所言,“我用温顺的牛羊象征着人的命运,在没有自主权的时代下,任人宰割。”
1988年,宋陵决定出门看看世界。初来澳洲的宋陵并没有选择绘画专业,而是在墨尔本设计学院学习摄影。虽然当时宋陵的绘画功底已经炉火纯青,但在澳洲艺术市场较为冷清的时期,他认为单靠绘画很难生存下去。毕业后宋陵靠拍摄广告维持生计,直到2005年艺术市场回暖,宋陵才开始全身心的投入到创作中。
“生活在澳洲,很舒适,没有那么多动荡的因素。”在异国环境的同化作用下,宋陵渐渐被磨平了年轻时的棱角,画风也变得更加平和。此外,宋陵开始在绘画创作中运用丰富的色彩,加入了不同的表现形式,如拼贴、布面丙烯 等。
2014年3月,宋陵回到了中国,开始筹办他在国内的首个回顾展:“重现的镜子—宋陵1985—2013”。宋陵希望能够通过展览,让人们看到80年代时,年轻人思考的东西,以及中国当代艺术早期发展的脉络。同时宋陵也认为在当今的中国,有很多的能量正蓄势待发,可以激发艺术家更多的创作灵感。
在澳洲已经小有名气的宋陵,准备把下半年的重心放在中国。“今后的作品内容可能更倾向于表达人的欲望和贪婪。”对宋陵而言,这是如今滋生于中国人心理的“动荡因素”。如同在他的回顾展中,一幅命名为“干扰”的作品,表达的是国人正受制于来自社会的各种干扰,它让每个人变得不再“纯 粹”。
01. 《无意义的选择 41号》
02. 《无意义的选择 42号》
03. 《无意义的选择 44号》
04. 《无意义的选择 24号》
05. 《无意义的选择 26号》
06. 《无意义的选择 25号》
07. 《人·管道4号》
08. 《人·管道3号》
09. 《无意义的选择 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