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浅探
2014-05-04钟兴康
钟兴康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的技术迅速提升,同时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的好坏决定着公路质量的好坏,路基的压实度则是保障路面强度、稳定度的基本因素。在加强路面和路基之间结构层的压实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保证路面平整的重要因素,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文章主要对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决定公路路基稳定度、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路基的压实度和填充路基的材料。按照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于使用低限液土作为填充材料的路基,应按照填充的深度来决定压实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的施工能力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情况,另外,对于路基含水量是否对路基的施工及强度有影响,通过压实度的施工技术也常常无法精确地判断出来。
1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1.1 铺筑试验路段。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选取一段路段进行试验铺筑,再根据所得数据结果确定填土厚度和压实度。在施工时判断达到路基标准压实度所需的碾压次数,为之后的正式施工累积实际经验和数据支持。
1.2 填土厚度的施工。路基压实施工对填土厚度的影响很大,假设土质含水量保持不变,一个路基参数的细微变化都将导致填土厚度与标准相差甚远。严格控制填土厚度,是避免公路路基施工出现问题的第一步。填土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前应对每个工作段的用土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严格按照参数指标进行操作;(2)各个工作段需要松铺的厚度,需在边桩上做红色标记;(3)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取土,有助于协调运输。严格控制装车的斗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记录统计。(4)施工进行时,需要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操控并协调布置土壤的分布,并时刻注意检测铺土的厚度,将数据及时记录下来。
1.3 控制土壤含水量。如何测量土壤的含水量并控制含水量达到规定标准,操作方法如下:(1)工作人员在现场抓一把土,将手握紧后松手,如果土结成一团没有散开,表明土壤的含水量达标。(2)另外,在施工现场常会使用酒精燃烧法来测量土壤含水量,其效果十分显著。(3)选择同一个土场的土壤作为路基填充土,分几个阶段开展填土工程,尽量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每个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土壤的含水量没有在标准范围内,使用平地机一边洒水一边搅拌,通过洒水的方式进行控制调节。与此同时要注意检测土壤的含水量,直至土壤含水量达到标准后才能施工。
1.4 压实填土的施工。选择适合的压实路基的机械,加上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序,对于加强路基压实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压实路基操作时,要依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还需要注意轮宽的三分之一必须与相邻的两轮道互相重合。为使压实度能有效达到标准,压实工序最好在白天进行,防治重复碾压、漏压的情况发生。
设定道路条件为压实度=30am、含水量达标、路基96区,如果是砂土土壤,应选用25t振动压路机,经过一次静压后,再振动碾压两次,然后再用一次静压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而如果是粘土土壤,应选择1St振动压路机,一次静压,三次振动碾压,再一次静压,便可以达到压实度要求。
1.5 检测压实度。通过检测压实度,可以发现很多施工中的问题,确保路基施工中的每项指标都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的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沉降观察法、水袋法等,必须严格遵循施工标准来执行,并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填料的种类及土质等因素,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检测更加准确。
2 试验路段压实度的检测研究
我们在某个高填方路段选取了一段路长超过100.0m的路段,其断面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压实施工,并对结果进行了检测研究。在试验施工中,所用机械和材料与正式施工所用一致,填土来自是路基的挖方段。我们同时采用了压实度和孔隙率这两种控制标准,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检测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见图1。
按照给定的压实度标准,利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首先要在用密实度仪在施工现场检测公路路基的含水量和干密度。针对路基填土的种类不同,要随时检测该填土的压实度,根据检测结果随时对孔隙率压实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孔隙率控制法主要采用灌砂法或密度仪等检测方式,每一层都要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每层压实度检测频率为8点/2000m。
2.1 保持压实路基时填土的含水量达标。在压路机的压实能力范围内,采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路基填土的含水量范围控制在14%至16%之间,若含水量略大于16%,对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在试验施工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填筑宽度的两侧均需比设计的宽度多30cm,每层的虚铺厚度定为30cm,这样才能保证在修筑完成后路基的边缘足够稳定。
测定路基填土的含水量,并进行相应调整,含水量的合理范围为最佳含水量±2%以内,如果含水量不够则需要洒水,含水量超标则应进行晾晒,直至达标为止。
将填土推平,调整路拱横坡,选用振动压路机开始碾压,静压后调至振动碾压,两侧轮道与轮宽重叠三分之一。碾压结束后检测数据指标,分析碾压次数和孔隙率、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关系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施工时如选用大于变曲线点处的碾压次数作为标准,即先利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一次静压,换30t振动压路机进行4-5次振动碾压后,再进行一次静压,碾压时要控制碾压速度和振动频率,最后检测的结果为压实度在90%以上,而孔隙率在8%以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的含水量为14.5%时,十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此时检测压实度大于90%,孔隙率也大于8%,这就说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如果比标准含水量偏小时,压实度控制法检测合格,而孔隙率控制法检测有可能不合格。
在第6遍碾压后,检测点2、点8以及点9的含水量在17%-19%之间,比最佳含水量要偏大,此时检测压实度则刚好接近90%,孔隙率小于8%,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碾压将可能出现反弹现象。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想要达到高压实度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在压实施工的过程中,过度的碾压有可能会破坏土体的结构。 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孔隙率控制法就可以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将路基进一步压实。
以上得出结论:土壤的含水量大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如果压实度法达标,孔隙率法就一定能达标。反之,土壤含水量小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度法合格,孔隙率法不一定合格。
3 结语
公路建设施工中,路面与路基之间的结构层必须充分压实,确保公路的强度和稳定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的技术迅速提升,同时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的好坏决定着公路质量的好坏,路基的压实度则是保障路面强度、稳定度的基本因素。在加强路面和路基之间结构层的压实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保证路面平整的重要因素,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文章主要对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决定公路路基稳定度、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路基的压实度和填充路基的材料。按照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于使用低限液土作为填充材料的路基,应按照填充的深度来决定压实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的施工能力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情况,另外,对于路基含水量是否对路基的施工及强度有影响,通过压实度的施工技术也常常无法精确地判断出来。
1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1.1 铺筑试验路段。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选取一段路段进行试验铺筑,再根据所得数据结果确定填土厚度和压实度。在施工时判断达到路基标准压实度所需的碾压次数,为之后的正式施工累积实际经验和数据支持。
1.2 填土厚度的施工。路基压实施工对填土厚度的影响很大,假设土质含水量保持不变,一个路基参数的细微变化都将导致填土厚度与标准相差甚远。严格控制填土厚度,是避免公路路基施工出现问题的第一步。填土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前应对每个工作段的用土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严格按照参数指标进行操作;(2)各个工作段需要松铺的厚度,需在边桩上做红色标记;(3)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取土,有助于协调运输。严格控制装车的斗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记录统计。(4)施工进行时,需要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操控并协调布置土壤的分布,并时刻注意检测铺土的厚度,将数据及时记录下来。
1.3 控制土壤含水量。如何测量土壤的含水量并控制含水量达到规定标准,操作方法如下:(1)工作人员在现场抓一把土,将手握紧后松手,如果土结成一团没有散开,表明土壤的含水量达标。(2)另外,在施工现场常会使用酒精燃烧法来测量土壤含水量,其效果十分显著。(3)选择同一个土场的土壤作为路基填充土,分几个阶段开展填土工程,尽量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每个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土壤的含水量没有在标准范围内,使用平地机一边洒水一边搅拌,通过洒水的方式进行控制调节。与此同时要注意检测土壤的含水量,直至土壤含水量达到标准后才能施工。
1.4 压实填土的施工。选择适合的压实路基的机械,加上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序,对于加强路基压实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压实路基操作时,要依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还需要注意轮宽的三分之一必须与相邻的两轮道互相重合。为使压实度能有效达到标准,压实工序最好在白天进行,防治重复碾压、漏压的情况发生。
设定道路条件为压实度=30am、含水量达标、路基96区,如果是砂土土壤,应选用25t振动压路机,经过一次静压后,再振动碾压两次,然后再用一次静压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而如果是粘土土壤,应选择1St振动压路机,一次静压,三次振动碾压,再一次静压,便可以达到压实度要求。
1.5 检测压实度。通过检测压实度,可以发现很多施工中的问题,确保路基施工中的每项指标都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的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沉降观察法、水袋法等,必须严格遵循施工标准来执行,并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填料的种类及土质等因素,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检测更加准确。
2 试验路段压实度的检测研究
我们在某个高填方路段选取了一段路长超过100.0m的路段,其断面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压实施工,并对结果进行了检测研究。在试验施工中,所用机械和材料与正式施工所用一致,填土来自是路基的挖方段。我们同时采用了压实度和孔隙率这两种控制标准,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检测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见图1。
按照给定的压实度标准,利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首先要在用密实度仪在施工现场检测公路路基的含水量和干密度。针对路基填土的种类不同,要随时检测该填土的压实度,根据检测结果随时对孔隙率压实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孔隙率控制法主要采用灌砂法或密度仪等检测方式,每一层都要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每层压实度检测频率为8点/2000m。
2.1 保持压实路基时填土的含水量达标。在压路机的压实能力范围内,采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路基填土的含水量范围控制在14%至16%之间,若含水量略大于16%,对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在试验施工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填筑宽度的两侧均需比设计的宽度多30cm,每层的虚铺厚度定为30cm,这样才能保证在修筑完成后路基的边缘足够稳定。
测定路基填土的含水量,并进行相应调整,含水量的合理范围为最佳含水量±2%以内,如果含水量不够则需要洒水,含水量超标则应进行晾晒,直至达标为止。
将填土推平,调整路拱横坡,选用振动压路机开始碾压,静压后调至振动碾压,两侧轮道与轮宽重叠三分之一。碾压结束后检测数据指标,分析碾压次数和孔隙率、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关系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施工时如选用大于变曲线点处的碾压次数作为标准,即先利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一次静压,换30t振动压路机进行4-5次振动碾压后,再进行一次静压,碾压时要控制碾压速度和振动频率,最后检测的结果为压实度在90%以上,而孔隙率在8%以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的含水量为14.5%时,十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此时检测压实度大于90%,孔隙率也大于8%,这就说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如果比标准含水量偏小时,压实度控制法检测合格,而孔隙率控制法检测有可能不合格。
在第6遍碾压后,检测点2、点8以及点9的含水量在17%-19%之间,比最佳含水量要偏大,此时检测压实度则刚好接近90%,孔隙率小于8%,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碾压将可能出现反弹现象。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想要达到高压实度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在压实施工的过程中,过度的碾压有可能会破坏土体的结构。 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孔隙率控制法就可以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将路基进一步压实。
以上得出结论:土壤的含水量大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如果压实度法达标,孔隙率法就一定能达标。反之,土壤含水量小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度法合格,孔隙率法不一定合格。
3 结语
公路建设施工中,路面与路基之间的结构层必须充分压实,确保公路的强度和稳定性。
摘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公路建设的技术迅速提升,同时对公路质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公路路基是公路的基础,路基的好坏决定着公路质量的好坏,路基的压实度则是保障路面强度、稳定度的基本因素。在加强路面和路基之间结构层的压实度的前提下,才能保证路面和路基的质量,同时这也是保证路面平整的重要因素,延长公路的使用年限。文章主要对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进行了探讨,以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决定公路路基稳定度、强度的一个关键因素就是路基的压实度和填充路基的材料。按照我国相关规范要求,对于使用低限液土作为填充材料的路基,应按照填充的深度来决定压实度。但是,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机械的施工能力达不到压实度标准的情况,另外,对于路基含水量是否对路基的施工及强度有影响,通过压实度的施工技术也常常无法精确地判断出来。
1 公路路基压实度施工技术
1.1 铺筑试验路段。在正式施工开始之前,施工单位应选取一段路段进行试验铺筑,再根据所得数据结果确定填土厚度和压实度。在施工时判断达到路基标准压实度所需的碾压次数,为之后的正式施工累积实际经验和数据支持。
1.2 填土厚度的施工。路基压实施工对填土厚度的影响很大,假设土质含水量保持不变,一个路基参数的细微变化都将导致填土厚度与标准相差甚远。严格控制填土厚度,是避免公路路基施工出现问题的第一步。填土施工过程如下:(1)施工前应对每个工作段的用土量进行精确的计算,并严格按照参数指标进行操作;(2)各个工作段需要松铺的厚度,需在边桩上做红色标记;(3)使用挖掘机、装载机取土,有助于协调运输。严格控制装车的斗数,安排工作人员进行记录统计。(4)施工进行时,需要有专业人员在现场操控并协调布置土壤的分布,并时刻注意检测铺土的厚度,将数据及时记录下来。
1.3 控制土壤含水量。如何测量土壤的含水量并控制含水量达到规定标准,操作方法如下:(1)工作人员在现场抓一把土,将手握紧后松手,如果土结成一团没有散开,表明土壤的含水量达标。(2)另外,在施工现场常会使用酒精燃烧法来测量土壤含水量,其效果十分显著。(3)选择同一个土场的土壤作为路基填充土,分几个阶段开展填土工程,尽量减少施工时间,保证每个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在标准范围内。
如果土壤的含水量没有在标准范围内,使用平地机一边洒水一边搅拌,通过洒水的方式进行控制调节。与此同时要注意检测土壤的含水量,直至土壤含水量达到标准后才能施工。
1.4 压实填土的施工。选择适合的压实路基的机械,加上合理规范的操作程序,对于加强路基压实度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在进行压实路基操作时,要依照“先边后中、先慢后快、先轻后重”的原则,还需要注意轮宽的三分之一必须与相邻的两轮道互相重合。为使压实度能有效达到标准,压实工序最好在白天进行,防治重复碾压、漏压的情况发生。
设定道路条件为压实度=30am、含水量达标、路基96区,如果是砂土土壤,应选用25t振动压路机,经过一次静压后,再振动碾压两次,然后再用一次静压就可以达到要求的压实度。而如果是粘土土壤,应选择1St振动压路机,一次静压,三次振动碾压,再一次静压,便可以达到压实度要求。
1.5 检测压实度。通过检测压实度,可以发现很多施工中的问题,确保路基施工中的每项指标都达到规范要求。压实度的检测有以下几种方法:环刀法、灌砂法、核子密度仪法、沉降观察法、水袋法等,必须严格遵循施工标准来执行,并结合路基的实际情况——填料的种类及土质等因素,确定选择哪种方法进行检测更加准确。
2 试验路段压实度的检测研究
我们在某个高填方路段选取了一段路长超过100.0m的路段,其断面形式及地质条件都比较有代表性,并对其进行了试验压实施工,并对结果进行了检测研究。在试验施工中,所用机械和材料与正式施工所用一致,填土来自是路基的挖方段。我们同时采用了压实度和孔隙率这两种控制标准,并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检测对比研究,对比结果见图1。
按照给定的压实度标准,利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首先要在用密实度仪在施工现场检测公路路基的含水量和干密度。针对路基填土的种类不同,要随时检测该填土的压实度,根据检测结果随时对孔隙率压实标准进行合理调整。孔隙率控制法主要采用灌砂法或密度仪等检测方式,每一层都要进行压实度检测,达到合格标准后,才可进行下一层的铺筑,每层压实度检测频率为8点/2000m。
2.1 保持压实路基时填土的含水量达标。在压路机的压实能力范围内,采用孔隙率控制法进行路基压实,路基填土的含水量范围控制在14%至16%之间,若含水量略大于16%,对路基的压实度和稳定度都是非常有利的。
2.2 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在试验施工后,根据检测结果确定合理的虚铺厚度及碾压次数。填筑宽度的两侧均需比设计的宽度多30cm,每层的虚铺厚度定为30cm,这样才能保证在修筑完成后路基的边缘足够稳定。
测定路基填土的含水量,并进行相应调整,含水量的合理范围为最佳含水量±2%以内,如果含水量不够则需要洒水,含水量超标则应进行晾晒,直至达标为止。
将填土推平,调整路拱横坡,选用振动压路机开始碾压,静压后调至振动碾压,两侧轮道与轮宽重叠三分之一。碾压结束后检测数据指标,分析碾压次数和孔隙率、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分析结果如图2所示。
从关系曲线图中可以看出,施工时如选用大于变曲线点处的碾压次数作为标准,即先利用20t振动压路机进行一次静压,换30t振动压路机进行4-5次振动碾压后,再进行一次静压,碾压时要控制碾压速度和振动频率,最后检测的结果为压实度在90%以上,而孔隙率在8%以下。
根据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土壤的含水量为14.5%时,十分接近最佳含水量,此时检测压实度大于90%,孔隙率也大于8%,这就说明土壤的实际含水量如果比标准含水量偏小时,压实度控制法检测合格,而孔隙率控制法检测有可能不合格。
在第6遍碾压后,检测点2、点8以及点9的含水量在17%-19%之间,比最佳含水量要偏大,此时检测压实度则刚好接近90%,孔隙率小于8%,在这种情况下,继续碾压将可能出现反弹现象。土壤含水量较高时,想要达到高压实度的标准是比较困难的,在压实施工的过程中,过度的碾压有可能会破坏土体的结构。 在此种情况下,采用孔隙率控制法就可以避免该情况的发生,将路基进一步压实。
以上得出结论:土壤的含水量大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如果压实度法达标,孔隙率法就一定能达标。反之,土壤含水量小于理论最佳含水量时,压实度法合格,孔隙率法不一定合格。
3 结语
公路建设施工中,路面与路基之间的结构层必须充分压实,确保公路的强度和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