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以来(1368-1990)诸城洪涝灾害研究
2014-05-02王尚义
古 帅 王尚义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太原 030012)
历史自然地理是历史地理学的重要分支,近年来在气候变迁、河湖演变、土地利用的变迁等方面都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就区域历史地理的研究而言,对山东省的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明显不足。山东省作为一个人口和资源大省,在历史时期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近几十年来的研究来看,对山东历史自然地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气候的冷暖变迁[1][2][3][4][5][6],研究的范围也相对较大,对于相对微型的地理单元区的研究显得明显不足。在这里,笔者选取明清以来诸城的洪涝灾害作为研究对象,对诸城洪涝灾害的时空演变和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以期对当前该区域内的水资源利用和水利开发提供历史的借鉴。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诸城位于山东省东南部,泰沂山脉与胶潍平原的交界处。东南与胶南毗连,东和东北同胶州、高密为邻,北隔渠河与安丘相望,西与沂水、莒县交接,南同五莲接壤,隶属于潍坊市,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0个镇,总面积为2183Km2。全境地势南高北低,南部为山峦起伏的低山丘陵,中部向北多为波状平原,亦有少部分洼地,其余为丘陵间平原地带。全市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0.10%,丘陵占22.60%,平原占32.25%,洼地占15.05%[7],境内海拔高度在19m-679m之间。诸城市境内海拔百米以上的山岭60余座,大都集中在东南部,属泰沂山余脉之马耳山脉。诸城市共有河流50多条,分属3大水系,其中潍河水系最大,流域面积占全市总面积的87.1%,其主要支流有涓河、扶淇河、百尺河、渠河等,成树枝状分布(见图1)。
图1 诸城水系
文章的统计资料主要来源于以下几种:(乾隆)《诸城县志》、(道光)《诸城县志》、(光绪)《诸城县志》、诸城县委办公室档案组编《诸城县历代水涝灾害史料》(1977)、诸城市水利局编《诸城水利志》(第一部)。
对现当代水灾的记载,由于对发生水灾的时间、地点、灾情等记载得比较详细,分析处理起来非常方便,而历代地方志中对洪涝灾害的记载,内容较为简略,大多是一些描述性的语句,比如,“清道光二十五年,阴雨害稼”,“明正德八年秋初,大雨,潍水逆流,壅遏扶淇,漫入县城,坏民庐舍无算,于是修城”等。因此,必须首先对这些史志文献记载的洪涝灾害进行参数化的处理,将其分为不同等级,进行等级序列重建。
到目前为止,对于历史时期旱涝灾害的等级划分已经形成了较为科学的方法,笔者根据满志敏[8]、钟兆站[9]等的研究方法,结合诸城地区的实际情况,将本区域内的涝灾等级由轻到重分为:1级,偏涝;2级,涝;3级,重涝;4级,大涝。按照这种方法将本区域内的涝灾记录逐条进行分类(见表1)。
表1 洪涝灾害的等级、标准及其表现
二、明清以来诸城洪涝灾害的时空分析
(一)明清以来诸城洪涝灾害的时间变化
从明朝开国至1990年的623年中,诸城地区共发生洪涝事件67次,平均每9.3年就发生一次,其中一级洪灾占14.9%,二级洪灾占19.4%,三级洪灾占44.8%,四级洪灾占20.9%(见图2)。
图2 1368年—1990年洪涝灾害等级序列统计
就洪灾发生的季节来看,诸城地区的洪灾主要发生在每年的6-8月,这与季风气候影响下的降水集中的特点有关。据诸城洪灾的统计看,三级和四级洪灾发生的次数就占了总数的65.7%,可见诸城地区重度涝灾发生的频率之大。三级涝灾平均每20.8年发生一次,四级涝灾平均每44.5年发生一次,这远比当地老百姓流行的60年一大涝的说法频繁得多。就四级涝灾的发生来看,在明清以来的600多年中共发生14次,分别是1513年、1552年、1568 年、1579年、1593年、1597 年、1914 年、1953年、1956年、1964年、1974年、1975年、1986 年和1989年,主要集中在两个时段:1552年-1597年、1953年-1990年。在1552年至1597年的46年中,四级涝灾就发生5次,平均每9.2年发生一次;在1953年至1990年的38年中,四级涝灾就发生7次,平均每5.4年发生一次。值得说明的是,从明清以来诸城涝灾的等级序列统计来看,从1597年至1914年的300多年之间并没有四级涝灾的发生,这或许与严格按照现所采取的涝灾等级划分标准有关,当然也不排除史料的遗漏。但仔细分析,在这300多年中,三级涝灾就发生17次,占三级涝灾发生总次数的56.7%,平均每18.6年发生一次,这要比在明清以来的600多年中发生的频率高,况且有些三级涝灾的危害已经接近四级涝灾,比如,“清乾隆十一年(1746)秋,阴雨两月,庄稼全部涝死”,这样的涝灾,很显然已经很接近四级涝灾的危害程度(见表 2)。
表2 明清以来诸城地区的重度涝灾
(二)明清以来诸城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受地形、水系形状和降水分布的影响,诸城暴雨形成的中心一般出现在东南部山区的桃林、郝戈庄、石门等处,受洪灾最严重的地区是沿潍河两岸的村庄。例如,1974年8月13日,当天全县的平均降水量达到250mm,所有水库全部溢洪,潍河最大流量达5100m3/s,有21处公社普遍受灾,当时的城关公社受灾的村庄主要分布在潍河与扶淇河沿岸,包括曙光、大小栗园、杨家庄子、刘家庄、曹家庄子、邱家庄子、白玉山子、北三里庄、五里堡、八里庄、北十里堡、于王庄、小石桥等村,其中杨家庄子、邱家庄子、白玉山子、北十里二村四村受灾最为严重。诸城中部和北部的潍河沿岸平原,地势低洼,尤其是在潍河与其支流的汇合处,如涓河、扶淇河、芦河、百尺河、渠河与潍河的交汇处,更是洪涝灾害频发和严重的地区。
三、洪涝灾害形成的原因
诸城地区洪涝灾害的形成,主要是受自然因素的影响。境内气候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年际变率大,降水季节分布不均,变化较大,以6-8月降水最多,占年降水量的64%,全市降水量自南向北明显递减,降水量因地区和年内、年际的变化较大是诸城旱涝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低温下的冷干气候多带来频繁的旱涝灾害,有的学者曾经对公元1000年至上世纪中期的低温期进行研究,发现500年来黄河流域发生的4次大洪水,有3次出现在低温期。[10]文焕然、盛福尧先生的研究也发现,历史时期河南封丘的旱涝灾害中,较严重的涝年在公元1050年-1450年 (相对寒冷时代)400年间仅出现14次,而公元1450年-1970(寒冷时代)出现了58次,并且仅见的13次特大涝都出现在公元1450年以后。[11]可见低温的气候变化对洪涝灾害的发生起着一定的作用。据竺可桢先生的研究,在过去的5000年中存在四个温暖期和四个寒冷期,明清时期正处于第四个寒冷期,其中公元1650年-1700年、1825年-1911年是相对较冷时期[12],诸城在整个19世纪共发生洪灾19次,占明清时期洪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35.8%,这一时段频繁的洪灾也很有可能受低温气候背景的影响。地形与水系的形状也是诸城洪涝灾害形成的重要原因。诸城地形大部分属于冲积平原,南高北低,中部向北多为波状平原,亦有少部分洼地分布其间,平原和洼地占全市总面积的52.8%,广大的低洼地带是洪涝灾害的频发地带。在地形的控制下,潍河自南向北贯穿境内,潍河及其支流组成树枝状的水系,每至雨季,各支流径流齐汇入潍河干流,这就更能导致洪涝灾害的形成。另外诸城境内的潍河干支流河床比降大,水流急,水土流失严重,河道弯曲,排洪能力差,这更容易形成一些大涝灾。例如明正德八年(1513)诸城的大洪灾,“秋初大雨,潍水逆流,壅遏扶淇,漫入县城,坏民庐舍无算,于是修城”,这次洪涝灾害很有可能是由于潍河的排水能力不畅而引起的洪流倒灌所导致的。
四、讨论
当前历史自然地理学界对于微区域的旱涝灾害的研究相对不足,笔者所选择的研究区域诸城不仅在地形上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区,同时也是旱涝灾害频发的地区。卜正民在对诸城的研究中曾指出,“青州府的有关记载表明自然灾害袭击诸城至少每十年一次,这个频率比青州府其他任何县都高”[13]。笔者研究发现,仅洪涝灾害在明清以来 (1368-1990)平均每9.3年发生一次,如果再加上旱灾、雹灾、风灾、地震、海啸等气象和地质灾害,诸城在明清以来受自然灾害袭击的频率还要大得多,与临近的其他县区相比,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形地势特点,导致诸城受灾的频率远比附近的县区要高得多。建国后诸城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利建设,包括清理潍河河道、修筑潍河大堤,修建墙夼水库、三里庄水库等。从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城的洪涝灾害发生的等级也能看出,一级涝灾和二级涝灾明显没有出现。据笔者的统计分析,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城的洪涝灾害多为三级涝灾或者四级涝灾,虽然经过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建设,但也难以抵挡住重大涝灾的发生,所以,到目前为止,虽然诸城的水利建设已经相当完善,但是我们仍不能麻痹大意,仍要警惕重大洪涝灾害的发生。
对于历史时期洪涝灾害的分析是研究中的一个关键点,它能影响到结论的科学性。例如,判断史料中的记载是不是灾害,灾害的等级有多大,这些都需要认真地分析,当然对研究内的历史灾害事件全面的搜集和整理是前提工作。在这里,笔者选取明清以来的诸城作为研究对象,无论是明清时期还是建国以来,诸城的洪涝灾害的资料都是极为丰富的,所以史料搜集的完整性是不难做到的,关键在于对灾害等级的确定。在前面笔者也给出了一个洪涝灾害等级划分的参考标准,这也是当前通常使用的。笔者通过研究发现,除了洪灾的破坏力的具体表现 (如害稼,坏庐舍,河流决口改道等)、涝灾的持续时间长短、影响范围的大小可以作为区分涝灾等级大小的参考标准之外,涝灾之后的赈灾措施或其他的社会响应也或可作为进一步区划涝灾等级的参考。
五、结论
(1)据现有史料记载,明清以来诸城地区共发生洪涝灾害67次,平均每9.3年就发生一次,其中3级涝灾发生次数最多,2级和4级涝灾发生次数大致相当,4级涝灾平均每45.5年一遇。据洪涝灾害发生的时间变化来看,诸城地区在整个十九世纪的涝灾最为严重,整个19世纪共发生涝灾19次,占明清时期洪涝灾害发生总次数的35.8%。
(2)诸城中部和北部的潍河沿岸平原,地势低洼,是明清以来受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尤其是在潍河与其支流的汇合处,如涓河、扶淇河、芦河、百尺河、渠河与潍河的交汇处,更是洪涝灾害频发和严重的地区。
(3)自然因素是导致明清以来诸城地区洪涝灾害频发的最主要的因素,自然地理环境因素如气候的变迁、降水集中、中部近似盆地的地形、河流呈树枝状分布等因素共同导致了该区域洪涝灾害的发生。
[1]闫军辉,葛全胜.清代华北地区冬半年温度变化重建与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12(11):1426-1433.
[2]郝志新,郑景云.1876-1878年华北大旱:史实、影响及气候背景[J].科学通报,2010(23):2321-2328.
[3]郑景云,郑斯中.山东历史时期冷暖旱涝状况分析[J].地理学报,1993(4).
[4]叶瑜,方修琦.从动乱与水旱灾害的关系看清代山东气候变化的区域社会响应与适应[J].地理科学,2004(6).
[5]郑景云,郝志新.山东1736年来逐季降水重建及其初步分析[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4(4).
[6]张学珍,郑景云.1470-1949年山东蝗灾的韵律性及其与气候变化的关系[J].气候与环境研究,2007(6).
[7]诸城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诸城县概况(内部资料).1984.
[8]满志敏,张修桂.江淮地区近2000年旱涝序列的重建[C]//中国生存环境历史演变规律研究.北京:海洋出版社,1993:218-223.
[9]钟兆站,赵聚宝.河南省境内淮河流域历史时期旱涝等级序列的重建[J].灾害学,1994(3):67-71.
[10]阴雷鹏,赵景波.明代泾河流域洪涝灾害研究[J].干旱区资源与环境,2008(8):56-60.
[11]文焕然,盛福尧.邯郸地区近百年来旱涝灾害初探[J].中原地理研究,1982(1):68-74.
[12]竺可桢.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J].中国科学,1973(2):15-38.
[13][韩]卜正民著,张华译.为权力祈祷:佛教与晚明中国士绅社会的形成[M].南京:凤凰出版传媒集团,2008: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