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2014-05-02吴惠文
吴惠文
(澄迈县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海南 澄迈 571900)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分析
吴惠文
(澄迈县妇幼保健医院儿科,海南 澄迈 571900)
目的 观察母婴护理工作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80例在我院分娩的产妇随机分成实验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实验组采用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传统母婴护理模式。比较两组产妇新生儿护理的能力、对新生儿生理特征的掌握、母亲角色转换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90.6%的产妇熟练掌握新生儿生理特征,94.9%的产妇成功提供了新生儿脐带护理,93.5%的产妇成功完成腿臀部护理,对照组对应比例分别为78.5%、72.6%、7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对母亲角色的适应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也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母婴同室;护理模式;新生儿护理;效果
新生儿传统护理模式中多采用母婴分离、封闭地将多名婴儿置于一室集体护理。随着母婴同室的建立,母亲可以24 h与新生婴儿在同一房间里,母亲有更多的机会触摸新生儿、进行母乳喂养、学习护理新生儿知识,但在母婴同室病房中,常有护理需求达不到满足的现象[1]。护士承担着大量护理工作,护患比率的不平衡常导致护患纠纷。针对这一现状,我院对新生儿护理方式进行了调整,采取护士与产妇共同参与护理的模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3年1~12月在我院正常分娩的产妇2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140例。产妇年龄20~38岁,平均(26.8±4.2)岁,孕周平均(38±0.7)周;新生儿体重2 320~4 650 g,平均(3 289±330)g。两组间在产妇的年龄、孕周、新生儿体重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母婴护理模式,将产妇视为需要照顾的患者[2],护士来承担新生儿大部分的护理工作,包括体温测试、淋浴、脐部及腿臀部护理、尿片更换、新生儿抚摸等,整个过程产妇和家属不参与护理。(2)实验组:采用护士和产妇共同参与的护理模式。在新生儿出生的前3 d,护士承担所有新生儿的护理工作。从第4天起,护理人员以示范和指导为主,为新生儿体温测量、更换尿布及脐部臀部护理等环节由产妇或家属来完成,护士对操作不当之处提出改正意见。一些难度较大的护理环节仍由护士来执行,如新生儿淋浴和抚摸,产妇和家属透过玻璃窗观察。实现护士与产妇及家属共同参与新生儿的护理。护士还对两组产妇进行相同的床旁讲解及发放资料[3]、向产妇及家属普及新生儿护理知识和操作要点,帮助其了解护理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和实际操作评估相结合的方式来比较两种护理模式的效果。通过问卷调查统计产妇对新生儿生理特征的掌握、角色的适应情况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通过实际操作来评估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操作评估包括新生儿脐部护理、腿臀部护理、新生儿喂养能力。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出院前,对两组产妇进行新生儿护理能力进行评估和问卷调查,两组各发放问卷140份,对照组收回有效问卷135份,实验组收回有效问卷138份。由表1可见,实验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包括新生儿的脐部护理及腿臀部护理)及对新生儿生理特征的掌握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产妇的母亲角色适应性更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科学喂养新生儿方面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产妇和家属对新生儿护理的掌握情况和对护士护理的满意度[例(%)]
3 讨论
3.1 共同参与模式有助于产妇进行适应母亲角色 大部分产妇在生产后,由于对母亲角色自我认知的不适应及对新生儿的不了解,容易产生沮丧抑郁的情绪。分娩本不是病,是一种正常的生理过程[2]。母婴同室,即母亲可以和婴儿24 h呆在一起,它能满足产妇生产后强烈地对新生儿护理知识的需求,母亲可以从对新生儿的喂养、抚摸等过程中了解新生儿以及增强母子关系。共同参与模式,从心理上弱化了产妇作为患者心理,能有效减少产后抑郁焦虑的负面情绪,有利于增强产妇对母亲角色的适应[4]。
3.2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有助于提高产妇及家属护理新生儿能力及意识 共同参与式护理强调护士与产妇协同护理新生儿,护士以教育指导为主,产妇及家属在护士的指导中完成新生儿的护理,在实践中增强了产妇和家属护理新生儿的能力。护士有意识地引导产妇及家属参与新生儿的护理过程,强化了产妇及家属照顾新生儿的责任意识。本组资料结果显示,实验组产妇护理新生儿的能力要强于对照组,这得益于实验组有护理新生儿的实践。护士还通过发放宣传册、播放视频、演示等方式讲解产后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知识。护士循序渐进地让产妇和家属了解新生儿特征,如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马牙、螳螂嘴、假月经等。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使产妇及家属对护士日常的宣教有更深刻的理解,还能避免对护士宣教的知识掌握的遗漏,能有效地提高健康宣教效率。
3.3 母婴同室共同参与模式与有利于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 由于护士工作任务繁重,护患比率不协调等原因,产妇呼叫护士若无法第一时间应答或服务不周全,容易引发产妇和亲属的不满情绪。护士对产妇和家属进行日常宣教使其对新生儿护理知识有基础了解,遇到问题时不会手忙脚乱,频繁呼叫护士。产妇和家属参与到新生儿的基本护理能积累新生儿护理技能和知识,这些技能和知识在出院后能延续到日常护理中,避免了新生儿护理的后续许多麻烦。这种模式可以减轻护士的工作负担,发挥护士自身的主观能动性[5],使护士有更多精力放在护理质量的提高和人文关怀上,如给予产妇更多饮食叮嘱、产后恢复知识的介绍和出院指导建议,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4 结论
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的产妇对护理满意程度比传统护理模式下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增加[6],能将护士从繁琐的护理工作中释放出来,使护士能专注于护理质量的提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采用共同参与式护理有助于产妇自我角色的适应,产妇对新生儿护理能力明显高于传统模式下产妇的护理能力。共同参与式母婴护理模式优于传统护理模式,具有临床推广意义。
[1]沈 丽.协同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0):51-52
[2]孔小繁,石小丽,张亚玲.母婴同室产妇实施整体护理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1,8(8):295-296
[3]詹园园.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共同参与式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1,26(9):845-846
[4]胡 娟.共同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母婴同室新生儿护理的效果分析[J].健康必读.2013,12(3):328
[5]胡惠荣.人性化护理模式在母婴同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8(14):34-35.
[6]宋祖敏.探讨母婴同室新生儿床旁护理在母婴同室中的应用效果[J].健康大视野,2012,20(8):230-231.
R472
B
1003—6350(2014)18—280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8.1107
2014-04-24)
吴惠文。E-mail:sophiakind@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