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死角窥探王室培训基地

2014-05-02作者JacobLeland翻译吕敏编辑王众供图CFP

留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伊顿宿舍英国

作者_Jacob Leland 翻译_吕敏 编辑_ 王众 供图_CFP

无死角窥探王室培训基地

作者_Jacob Leland 翻译_吕敏 编辑_ 王众 供图_CFP

一位伊顿公学教师的自述

也许对外人来说,伊顿滑稽的校服和古老的建筑会让它看上去像一个过时的地方,但事实上,它是一个非常现代化、非常与时俱进的学校,曾成为这个学校的一部分是我的荣幸。

三年前,我是剑桥大学俄语系的学生。临近毕业时,我开始考虑未来的选择。尽管那时候英国正处于经济衰退,失业率奇高,但剑桥毕业生依旧吃香,我的许多朋友都找到了颇受人尊重、回报也丰厚的工作,比如投资银行家、企业顾问、律师。不过,我一向不喜走寻常路,打算到哈尔滨学中文。

但就在毕业考试前夕,所有俄语系的学生都收到了一封邮件,我们被告知伊顿公学有一个俄语教师的名额。我在伊顿上过学的朋友都鼓励我去申请,就这样,在第一门毕业考试前一天,我参加了伊顿的面试。

上岗培训就是几次领导谈话

虽然自己还是个只有21岁的学生,我面试的时候却要给20名15岁的男孩上我人生中的第一堂课。那个阵势现在想起来依旧吓人,所有的男生都身着马甲和燕尾服,衣冠楚楚;即便是身着价格不菲的西装和领带,我还是深感自己衣着太过朴素。

幸运的是,我备课充分,讲课很顺利。当然伊顿的男生们举止得体,学习热情很高,这也帮了我不少忙。两周之后,当我正在图书馆为最后一门考试复习时,伊顿的校长打来电话,告诉我被录取了。尽管我为错过了去中国学习的机会而心有遗憾,但能有机会在这样一所著名又神秘的学校工作,我绝对不能错过。

九月,我搬进了伊顿公学的教师公寓,学校紧邻让人惊艳的温莎城堡。来不及置办家具,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购买工作服。这可不是正常的工作服:白色蝴蝶领结,黑色马甲,黑色长袍,有可拆分燕子领并能用饰纽将其装上的衬衫,繁琐得很。

如果在英国的公立学校工作,毕业生需要接受一年的培训(这包括被安排到一所学校,通过在这所学校的辅导性授课来学习教学)。而私立学校并不做同等要求。

像伊顿公学这样的私立学校的确会不定期地直接招聘未接受过教学培训,并且没有教课经验的毕业生,前提是他们认为这样的毕业生有教学才能。这也意味着私立学校常常能招到大学毕业生中的佼佼者,因为这些人当中大多数不想再学习一年,他们也更青睐回报更丰厚的私立学校。

我的“培训”就是头几天和学校高级管理层的谈话,然后他们就觉得我已经能上第一堂课了,而且是独立教学!

学生返校前我紧张得不得了,因为这是我第一份工作的首秀。更糟糕的是,我还得学习一套全新的语言—伊顿始建于1440年,历史悠久,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它形成了属于自己的一套词汇和句式。

比如,当英国大多数学校都将一学年分为三个学期(terms)时,伊顿则将其分为三个“一学期”(halves,原意为一半,因此伊顿就成为了世界上唯一一个三个一半成为一个整体的地方)在伊顿,老师被称为“鸟嘴”(beak),班级被称为“分区”(div, division的缩写),而校园正中间一个常被当做聚会场所的路灯柱则以“圣火荆棘”著称(典故出自《圣经》)。

拿到班级花名册时,我立刻注意到,班上一些男孩有贵族头衔,我为如何称呼他们而颇感忧虑。系主任告诉我,尽管在书写的时候还是要保留他们的头衔,但既然我是老师,即便是贵族,甚至是王子,上课时他们还是得称呼我“先生”。

>> 伊顿公学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这里所有的男生都要求身著马甲和燕尾服。

寄宿让伊顿与众不同

正式上课的第一个早上,我手忙脚乱地穿衣服,因为要戴蝴蝶结而在镜子前局促。虽然也可以买不用手打的假领结,但有人告诉我,戴这种领结会被男孩们以及同行们嘲笑,所以我一定要戴“货真价实”的。为此,我在前一天练习了很久。

另一件让我深感不安的事情是,我只学了四年俄语,和一些高年级学生学俄语的时间一样多,班上还有一些母语是俄语的学生,这让我更紧张了。幸好,我有当老师的天赋。加上比学生们大不了几岁,很快我就和他们建立起了融洽的关系。

伊顿是封闭式寄宿学校,全校的1300名学生整个学期都要住在学校。加上从暑假返校的150名教师和数百名后勤人员,校园一下子热闹起来。在这里,所有老师都和寄宿制密切联系。我认为寄宿是让伊顿如此与众不同的主要因素之一。

伊顿偌大的校园有25座宿舍楼,每栋楼里住着50个13到18岁的男孩。他们吃住都在宿舍,还代表宿舍参加体育比赛,这在宿舍和宿舍荣誉之间创造出了一种友好竞争的精神。让五个年级的学生住在一起,则意味着年幼的学生可以向年长的学习,并追求成为他们那样的人。

宿舍一般不会调换,所以一住就是五年,学生之间可以发展出非常深厚的友谊,这种友谊可以伴随着他们的伊顿烙印持续一生。比如常听到这种段子,几个操着伊顿腔的人碰到了一起,先是叙一叙曾经住哪个宿舍楼,哪个房间,然后聊聊老师聊聊学校传统,接下来的事儿就好办了。这和中国叙年谊的传统差不多。

同时他们也和其他宿舍的同学一起上课和做活动,这让他们能很容易地和自己宿舍之外的同学交上朋友。这种以宿舍为单位的学院制在英国其他寄宿学校也很普遍,也是小说《哈利·波特》里四大学院(格兰芬多、斯莱特林、赫奇帕奇、拉文克劳)的创作来源。

伊顿的老师7×24无休

每一座宿舍楼都配有一位舍监监管,这些舍监并非专职,他们也是学校的老师。这位舍监和家人住在宿舍的一处私人场所。

伊顿大多数的教师都有自己的孩子,但如果他们选择成为一名舍监,就多了50个孩子。大多数舍监会在这个岗位上工作8到10年。他们兢兢业业,晚上当牧羊人,白天还要继续学术教学,在学校很受人尊重。

舍监们要和学生的家长们保持定期联系,交流学生在学校的表现,还经常和这些家庭举办社会活动。每位舍监都有一个家政团队协助工作。但偶尔他们也需要和家人一起度过,顾及家庭生活,所以每周会有另一个老师接管整个宿舍一天。

在宿舍而不是教室和学生在一起,让我能更好地了解他们,知道更多关于他们的事情。他们来自不同的国家,有的来自极其显赫的家族,有的家庭比较贫困;他们的学费来自那些慷慨的捐助人赞助的奖学金,这些资助人希望人人都能接受伊顿卓越的教育。

不管来自什么样的家庭,这些男孩都非常讨人喜欢,甚至于到了当晚上11点,我的任务结束时,我还停不下来,通常都会呆到午夜之后。

另外,每一个老师都会被分配到6个学生,成为他们的导师(tutor)。因为所有老师都住在学校里,tutoring(课外辅导)就在老师家进行。老师可以教给学生们任何他自己感兴趣的东西:可以带学生们外出看电影或者参观展览,或者组织一些有趣的比赛。有时候我们会叫披萨外卖,然后看上一场足球比 赛。

伊顿学生自信和良好的沟通技巧正是来源于这种和受过良好教育的成人之间的经常互动。这也促使学生们的思想变得非常开放,他们的导师会向他们介绍,之前对他们来说完全陌生或者毫无兴趣的东西,并且会带他们去独特的地方开阔视野。

贵族独有的硬件优势

伊顿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它为学生提供多得让人眼花缭乱的活动。在这所寄宿学校,学生们晚上和周末都不能回家,他们有大把的时间沉浸在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里。伊顿拥有一些一流设施,比如自己的电影院、天文台、步枪打靶场和几十个音乐练习室,甚至还有一座服务于2012年伦敦奥运会、规模完整的赛艇湖。

伊顿的老师必须在现场随时监看这些学生活动。在走读学校,大部分老师下午5点就回家了;但在寄宿学校,工作没有结束的时候。例如,由于我曾在学校学习过击剑,故而被安排负责学校的击剑队。男孩们晚饭前后就会来和学校的专业教练练习剑术,我经常和他们一起练习。

击剑队有一个男孩是位来自沙特阿拉伯的王子,生来就是亿万富翁,走到哪里都有保镖相随左右。每当他坐校车去其他学校参加击剑比赛的时候,他的保镖们就会在后面开着一辆黑色路虎紧跟着。

伊顿的学生们不会关心这样的事情—他们对一个学习成绩优异或者体育能力超强的学生更刮目相看,而不在意一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所以才会出现哈里王子入学时被同学们剃了个傻瓜发型的事件发生。

这促使学校里充满非常健康、平等的氛围。也难怪,在一个同桌是王子,对门是公爵的学校待久了,头衔就只是个称呼而已。

除了学校安排的活动,学生们还积极创办了各种各样的社团,从“企业家俱乐部”到“奶酪品尝社团”,等等。他们自己负责邀请嘉宾在晚上做演讲。由于伊顿的名声,许多杰出人士都乐意来演讲。因此,负责这些社团的学生就有机会在这些著名人士演讲前和他们会面并共进晚餐。

这是伊顿人自信的又一个原因—在还没离校之前,他们就已经见过许多著名人士,因此他们就不会在相似的情况下感到紧张、怯场,如之后的工作面试等。

伊顿公学

伊顿公学是英国最著名的贵族中学,由英王亨利六世于1440年创办地处白金汉郡的泰晤士河河畔,与城堡隔岸相望。伊顿以“精英摇篮”、“绅士文化”闻名,也素以军事化的严格管理著称,是英国王室、政界经济界精英的培训之地。这里培养出20位英国首相,诗人雪莱、经济学家凯恩斯、威廉和哈利王子都曾是这里的学生。

伊顿每年有250名左右的毕业生,70余名进入牛津、剑桥,70%进入世界名校。值得一提的是,在一战中英国男子在沙场上战死率约为11%,而从伊顿公学毕业的男子战死率则约为20.6%,其骑士精神可见一斑。

伊顿的六四节

英王乔治三世对伊顿感情颇深,为伊顿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伊顿为此将其生日6月4日定为伊顿的节日,但庆祝时间固定在英国五月最后一个星期的春季银行假日“bank holiday”后的第一个周三,所以“6.4”不一定在6月4日那天。2014年英国春季银行休假日为5月26日,所以“6.4”难得正好在6月4日这一天。同样是以这样奇怪的方式,剑桥的“五月舞会”现在都在六月举办。

节日期间,所有学生的家人都要赶来,在校园场地上支起大帐篷,享受丰盛的野餐。许多女生也从负有盛名的女子寄宿学校赶过来,一睹伊顿英俊潇洒的男孩子。有时候皇室成员也会参加。活动包括很多展览和音乐会,最主要的活动是“船队游行”。

男孩们身穿19世纪早期海军制服,头戴花环,乘船沿河行进,当他们手持船桨从船上站起,并努力让自己不掉到河里时,游行进入高潮。船身的每一次晃动都让河岸上的观众倒吸一口气,但如果没有一个人掉到河里,看客们又会失望。

伊顿里的中国人不如韩国人多

由于我的俄语语言能力,招生部门门也让我过去帮忙,因为越来越多有钱的俄罗斯人希望把他们的儿子送进伊顿或其他英国著名的私立寄宿学校。这样一来,我对伊顿如何筛选学生有了更多的了解,甚至还和学校的招生主任成了好朋友。

他告诉了我许多招生过程中好笑的事情,比如其他国家的有钱人为了让自己的儿子得以录取而试图收买他。他笑称,自己本来有机会成为英国最有钱的人之一。幸好他的道德标准非常高,为伊顿招来了能为学校带来除了他们父母的金钱之外的东西的学生。

目前,伊顿学生中的英国人占85%(而这些英国学生很多都住在其他国家),另外的15%则是国际学生。在这15%的学生中,又以韩国人和俄罗斯人居多。

伊顿里的中国大陆人并不多,这让我很惊讶。我本来以为会有很多中国人的,因为英国媒体经常报道,说越来越多的中国有钱人正在把他们的孩子送到英国的寄宿学校 来。

我问伊顿校长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他向我解释,他发现许多大陆申请人的英语能力不够好,而且一些学生在过去并不热心于参加学校的活动。相反,来自韩国、俄罗斯还有香港的男孩们更愿意参与英国男孩喜欢的活动,比如足球和英式橄榄球。

但是, 我个人教过几个中国学生,他们都非常优秀,也都成功融入到了校园生活中。这让我确信,随着中国的家长对像伊顿之类学校的招生过程了解的增多,中国学生的数量将会继续增 长。

>> 伊顿公学奠基者国王亨利六世的铜像。

我和中国的缘分

我和中国的缘分始于大三。

所有在英国大学学习外语的学生都要上四年(英国大学本科学制一般三年),并且大三整个学年都要在国外度过,这意味着学生可以全身心投入到一种外国文化中。剑桥大学更是给予了学语言的学生们完全的自由,想去哪里,想学什么,完全由我们做主。

当年,几乎我所有的同学都去了莫斯科和圣彼得堡专门为外国人设置的俄语语言学校,因为这是最国际化和西方化的地方,他们觉得这样会更容易适应不同的文化,并且能和其他英国来的学生有不错的社交生活。

我则希望离其他英国学生越远越好,并尽可能多地和俄国人交朋友。因此,我选择去这个国家的另一端,俄罗斯太平洋沿岸的海参崴。海参崴离中国边境只有几小时的车程,这个有着金发碧眼人群和欧式建筑的俄罗斯城市让我惊羡不已,它离中国如此地近,而那里的人、文化、语言、食物,和近乎所有的一切都和这里完全不同。这期间我去了好几趟中国东北。这让我萌生了毕业后去哈尔滨学中文的想法。

在伊顿的生活太让我享受了,以至于让我担心自己也许永远不会离开,也就不能体验生活在另外一个国家、了解一种新文化的乐趣。于是,我决定在第三年结束的时候搬去中国。在中国的生活从来不乏味,这个国家变化得实在太快了。

每天早上醒来时,都会发现住的地方和前一晚上床睡觉之前明显不同了。北京地铁就是一个不错的例子。我2006年从伦敦坐火车横跨欧亚大陆,第一次经过北京的时候,这里还只有3条地铁线路。仅仅八年的时间,现在的北京已经有17条地铁了,新的地铁站随时都在开工。中国在英国媒体上也出尽了风头。

现在的工作让我整天和中国家庭打交道,这让我感慨良多。中国人对教育的热情,以及中国父母为教育做出的牺牲让我极为感动;很多英国和美国的二流学校来中国宣传,声称他们是最好的学校,也让我惊恐不已。同时,我在这里也交到了很多朋友,他们本身就是在英国上的学,包括伊顿公学。我很高兴看到他们中的很多都回到中国,为这个他们出生的国家的发展做贡献。

猜你喜欢

伊顿宿舍英国
热得快炸了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Fancy a curry?Millions do!
伊顿花园别墅设计
学校到底是谁的
英国“脱欧”的经济账
吃货的世界
热得快炸了
伊顿成功举办伊顿—长城车辆解决方案技术日
伊顿 全能大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