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B2G2C模式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研究——以河南新县红色文化资源开发为例

2014-05-01庞媛媛

关键词:新县红色旅游目的地

庞媛媛

(信阳师范学院历史文化学院,河南 信阳 464000)

“当前我国旅游业进入了大众化、产业化发展的新阶段,既处于黄金发展期,又处于转变发展方式的关键时期。”[1]在这一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旅游需求更为强烈和多样化,而旅游信息化建设在增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实现高效优质型的集约化经营以及满足游客需求方面将扮演重要的角色。

一、B2G2C模式的基本理论

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建设是旅游信息化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主要是指通过面向政府部门提供各部门业务协同与信息共享、对旅游行业在线监管,面向游客提供“吃、住、游、行、购、娱”旅游全要素信息和“预订、支付、成行、返程、投诉”旅游全流程服务,面向旅游企业提供政务服务信息和电子商务,从而形成一个政府主导、旅游企业和游客积极、自主参与的,立足区域、面向全国、全世界的旅游资源和信息汇总、开发和利用的平台[2]。

我国目的地旅游的参与者主要包括旅游客户、与旅游相关的政府管理部门和旅游企业。旅游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之间以及旅游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之间的关系主要是电子政务。而旅游相关政府管理部门与游客之间的关系主要是旅游信息服务。借鉴电子商务的命名方式,比如B2C(Business to Customer),B2B(Business To Business),不妨将上述旅游目的地信息化模式称之为B2G2C模式(Business to Government to Customer),其原理如图 1所示。

图1 旅游目的地信息化B2G2C模式原理图

基于B2G2C模式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的主要表现形式是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网站,分政府主办的旅游网站和企业主办的旅游网站两种。前者主要是指旅游政务网和旅游资讯网,具有管理、营销和服务游客的功能,同时面向旅游企业和游客。而后者主要是指各种商业旅游网站,如峨眉山旅游网,其功能主要是营销,面向对象是游客。

二、新县红色文化资源的特点

(一)革命历史久远

1926年秋,鄂豫皖边区第一个秘密党小组在新县箭厂河成立。1928年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块革命根据地在新县柴山保建立,并于同年7月建立了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第一支红军部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三十一师。这是河南省第一支红军正规部队,也是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最早的一支部队。1930年春,根据中央指示,在箭厂河成立了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和红一军,标志着鄂豫皖边区革命根据地正式形成。1931年,新集成为鄂豫皖苏区首府。鼎盛时期的鄂豫皖根据地辖27个县,350多万人口,主力红军4.5万多人。从历史上看,新县见证了鄂豫皖苏区革命的起源、发展和壮大。

(二)革命重要人物和重要事件众多

新县是我国著名的革命老区,素有“红军的故乡,将军的摇篮”之称,先后诞生了红四方面军、红二十五军、红二十八军等主力红军,是许世友、李德生、郑维山等43位开国将军的故乡,走出了陈赓、王树声、徐海东等349位共和国将军,留下了董必武、徐向前、刘伯承、邓小平、李先念等老一辈革命家的战斗足迹,为中国革命献出了吴焕先、高敬亭等5.5万名优秀儿女的宝贵生命[3](P276)。新县是黄麻起义的策源地,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的落脚地,发生的著名战斗有17起。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架飞机“列宁”号也从这里飞向蓝天。

(三)革命历史遗迹丰富多样

新县保存了全国唯一留存下来的书写在青砖墙上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土地法草案》,拥有中共中央鄂豫皖分局旧址、红四方面军总部旧址等6处国家级重点革命文物旧址,12处省级革命文物旧址和365处革命历史纪念地。有“生前尽忠,死后尽孝”富有传奇色彩的许世友将军陵墓,以及战功显赫、戎马一生的郑维山将军骨灰撒放地——将军石。《八月桂花遍地开》和《送郎当红军》等脍炙人口的革命歌曲也是从这里唱响全国的。

三、新县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现状

(一)红色旅游网站建设落后

目前,共有新县红城旅游网和新县文化旅游网两个新县旅游局主办的网站。它们虽然都提供了“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旅游信息,但是信息表现方式主要是文字和图片,没有表达红色旅游的背景音乐,旅游地图仅仅是一张图片而不能进行导航和相关信息表达,没有将新县最突出的红色旅游放在突出的位置加以表达,而只是混杂于绿色文化、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旅游中,红色旅游品牌形象不明显,不能提供在线预定和交易等网络营销的基本功能。

(二)缺乏全面有效管理,“信息孤岛”现象存在

新县的红色旅游是由旅游局、民政局、文化局、文物局等诸多政府职能部门共同管理的。这种管理机制时常导致管理职责不明、管理重叠或缺位、管理效果低等具体问题的发生,阻碍了红色旅游的正常发展。在红色旅游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许多部门将现有的管理机制简单地直接复制到旅游电子政务中,产生了许多“信息孤岛”,限制了红色旅游信息的共享,阻碍了对红色旅游行业的全面有效管理。

(三)红色文化旅游产品的品位亟待提升

红色文化是红色旅游的灵魂,是红色资源与红色旅游的楔入点。在开发红色旅游产品时,应当充分挖掘利用红色的时代性和地域性差异,开发出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红色旅游产品。而目前的新县红色旅游产品开发忽略了这一点。简单的图片展示和橱窗式的文物陈列,显得单调与枯燥。红色旅游景区仍停留在对红色资源观光这一初级阶段产品的开发上,难以吸引游客,缺乏市场竞争力和生命力。

(四)新县红色资源的流失速度明显加快

2012年1至9月份,新县接待游客14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1%和16.7%[4]。与此同时,新县红色资源的流失速度也明显加快。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司令部旧址是河南省人民政府于1986年公布的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但除了大门前立了“省级重点革命文物保护单位”的石牌以外,旧址院内种着青菜,院外一片泥泞,状况则令人堪忧。亦有革命遗址和名人故居未采取任何保护措施,少数游客任意把玩、涂抹、甚至攀爬景区文物,使红色资源遭受人为损毁。

四、基于B2G2C模式的新县红色旅游信息化建设

(一)加强以红色旅游网站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建设有利于加强新县红色文化旅游的市场营销,扩大游客市场

新县红色旅游网站建设主要应该在旅游信息提供与组织和安全便捷的在线交易两个方面下功夫。与红色旅游相关的信息应该以音频、视频、图片、文字等多种方式在网页上展现出来,比如可以将《八月桂花遍地开》等红歌以背景音乐形式出现。担心网上支付的安全问题是影响游客使用在线旅游公司服务的最大因素之一,占到受访人数的46.8%[5]。新县旅游管理部门应当与当地旅游企业、金融部门积极合作,建立一个方便快捷、安全保密的在线旅游预订、交易系统,为游客创造安全的网上消费环境。

(二)加强新县红色旅游电子政务建设有利于联接各个“信息孤岛”,实现新县红色文化旅游管理现代化

新县政府应对现有红色旅游管理机制进行审视和优化,建立符合红色旅游产业特征的权威综合协调管理机制,最终将红色旅游产业发展所需的、散布在各个部门的各种资源有效聚合起来,共同发力,发挥最大效用。这种建立在机制优化后的信息化旅游管理系统能够有效地打破行业内各部门之间的信息栅栏,将诸多“信息孤岛”连接起来,从而实现对红色旅游的健康管理。

对于红色旅游企业而言,将信息技术应用于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使企业管理信息不但传递和处理速度更快、更可靠,而且数据利用率也得到大幅度提高,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及时、可靠的信息,能有效地提升整个企业的管理水平。

(三)加强新县红色旅游企业和政府的信息化建设有利于红色文化资源的保护,实现红色旅游资源的可持续性利用

一方面可以建立红色资源数据库,将与红色资源有关的文字、影像以及音视频等各种信息都纳入数据库,为后续的红色资源的保护和旅游产品的开发与推广提供准确、便捷的基础数据服务。还可将此数据库与新县旅游网站捆绑,把物理的红色资源转化为通过访问网站就可以轻松观看的数字化形态,既增强了新县旅游网站的可访问性,吸引更多的潜在游客加入新县红色旅游,而且通过“多进数据库,少进文物库”[6]可以有效地降低人为因素对红色资源的损毁和破坏。另一方面,建立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管理系统,应用数字标签、视频监控等技术,实现对本县红色旅游景区动植物、文物等资源的数字化管理,防止文物丢失被盗和游客损毁文物行为的发生。还可以应用RFID、二维码标签等信息技术对重点红色旅游资源进行标记联网,形成红色资源物联网系统。

五、结语

基于B2G2C模式的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就是在政府主导下把信息技术应用到目的地旅游的“吃、住、行、游、购、娱”六要素和旅游管理中,使旅游相关信息无障碍地、可靠地、及时地传递,最终使目的地旅游产业更好更快地发展。它在实现当地旅游的集约化经营转变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当地政府管理水平、满足游客日益强烈的个性化需求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1]国家旅游局党组中心组集体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EB/OL].http://www.cnta.gov.cn/html/2011 -10/2011-10-20-17-50-67968.html.

[2]魏小安,高天明,袁健,等.中国旅游目的地信息化发展报告[EB/OL].http://www.100ec.cn/detail-4804108.html.

[3]申志诚.河南红色旅游[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6.

[4]河南省旅游局信息中心.信阳新县着力打造将军故里红色旅游廊道精品线[EB/OL].http://henan.sina.com.cn/xy/news/xianqu/2012 -12 -24/0825-652.html.

[5]国家旅游局信息中心.中国旅游电子商务发展报告[EB/OL].http://www.cnta.gov.cn/2011 -09 -14.

[6]曲志红.“数字故宫”悄然走来[J].瞭望新闻周刊,2003(40).

猜你喜欢

新县红色旅游目的地
向目的地进发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迷宫弯弯绕
奋楫扬帆启新程 勇立潮头绘华章——开拓进取的河南省新县高级中学
红色旅游助力宗店乡村振兴
新县
红色旅游
人大工作评议之“新县实践”
动物可笑堂
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