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涛 气韵生动,雅致天成
2014-04-30梁伟
梁伟
马涛说,自己不是画家,也不是书法家,这些只是自己的个人兴趣,从河北深州市某局局长的位置退下来后,他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了这点“个人兴趣”上。
殊不知,这样的钻研也让他在书画这条道上越走越远,得到众多大家的认可。
马涛的字,不同于一般的书法,草书、隶书、燕书、大篆、小篆、二王体、瘦金体……甚至甲骨文都会出现在一幅作品中,没有规律,上下左右有时都是不一样的字体。这样的创作,在国内很是少见,虽然有些复杂,但是不少观展的人都会感到新奇,感觉颇为新鲜。
马涛的画,不同于一般的中国画。他的作品不是一般古典诗意的山水田园、亭台楼阁,而是一个充满现代感和生命力的美术世界,在他的笔下,任何作品的元素都会融入自己的感情,成为有性格的精灵。
“艺术创造是一个把现实生活变得神圣的过程,它不会和现实生活处于同一层面,否则艺术的灵魂就没有超越性。艺术不是表现深刻思想的载体,因为任何思想观念都会随着时间的发展变为历史;艺术也不是对现实生活的批判,因为批判意味着失去人文关怀。真正的艺术应该给人以希望和光明,让人全身心感受世界,把人们从日常生活的束缚中解放出来,找寻新的愿望和目标。”马涛说。
书法画画相得益彰
写写书法,画画画,马涛从来就不是单一的人,但是他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将更多的时间放在画画上。他的作品完全不局限某一类,他的题材广泛,包括山水、人物、花鸟,且都极具功力,作品中的笔墨画路和语言风格都很独特。但是问起他的个人风格,他总是谦和地笑着说,“具体的我也说不上来,可能还是我在画画前想得比较多,我的画吸收了南方和北方的特点,结合两地之所长,有点柔和,有点小写意。我认为画得太细了显得拘谨,画得太放了,很多人又接受不了,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去思考的。”
多年来,马涛学习传统,又不拘泥于传统,经过咀嚼消化深得中国画的传统精髓。但他并不满足于此,又从审美形式、画的色彩,表现物象中汲取营养,经过多年的实践,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画风。
对于自己画画上面的长足进步,马涛认为得益于书法,书画同源。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在题《枯木竹石图》中说:“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应八分通,若还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当代中国书法的发展是建立在古今中西这个坐标上的,书和画从来就不是割裂开的,书法中的运笔、构图和美感,跟绘画时的运笔、构图和美感是共通的。书法与作画既在本源上共同,又在应用上共通。
看书、听音乐、摄影,这些和艺术相关的门类,马涛都有所涉足,这也让他有了深厚的文化积淀。他在创作中不断地思考、比较和实践,逐步建立了自己的书法风格,并把现代感和时代性都融汇在自己的书法语言中。所以他创作的作品有种鲜活的生命感和可呼吸的清新感;无论是从用笔造型上,还是从色彩、图式上,都体现出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他的书法一改传统构图的格局,更多的是用不同尺寸的画幅及奇、雄、浑等不同的表现手法,表现出文字在不同形态下的卓然、清雅与独具文心的风貌。把更多的文化体验及审美经验融入到构图之中,使得书法在奇雄中有开合,在浑然中有纵横,从而在笔画层面将水墨对人心灵上的亲和力与视觉上的冲击力整合在一起。在创作时,他既不一味摹古,又不像新文人画那样调侃变形;既不抛弃传统笔墨的渲染,又注意抒写新的情感和意象。他以自然、温暖的细节,表现出精神的博大以及对现实人生的审视。
马涛说:“艺术都有相融性,就拿音乐来说,它由旋律和节奏构成,书法的浓淡干湿,用笔的轻重缓急,也充满了节奏感。这种感觉仿佛是无声的交响乐起伏跌宕,给人以心灵的撞击,带来审美的乐趣。同样,绘画作品,这一无声的音乐作品中,笔画、墨韵流露出来的节奏同样感人,同样能拨动人的心弦。所以学书法增加一点音乐修养,懂一点音乐元素,这样才能使你的笔下有流动的感觉,能体悟到一种节奏感、韵律感。”
一位熟悉马涛的人表示,他将自己内心对客观世界的感受抒发在了作品中。马涛与其他传统书法家最大的不同是,他将过硬的笔墨功夫与表现方式很好地融合在一起,让人不仅从画面中体悟到笔墨文化之美,而且能与画面意境产生一种交流,似乎可以听到笔与线、墨与面的交响,在这种交响之中人们会在心灵深处与荷的风神对视,就像一些小蝌蚪在湖面偏偏起舞。
“笔墨是画家追求和修炼的课题,绝非一朝一夕之事。笔墨修炼的核心是书法艺术的练习,不练书法很难达到笔墨情趣的把握和表达。线条是中国画的重要元素。如果不重视书法艺术的修炼,要想书写出高质量的书法,显然不太现实。”马涛说,“笔墨技法日趋成熟,笔墨情趣才会随性而生。书法创作要体现自我风情。意境是书法的灵魂,有了意境,作品才能有感人的艺术魅力。”
“要想画好画,先要做好人”
马涛自幼喜欢绘画,跟着文化馆老师学习直至现在,在绘画技法上有很深的造诣。马涛不尚无的放失、不玩无病呻吟,而是努力追求作品的高逸和凝重。他的感情既深沉又淡然。他的书画既简洁又繁复。他以自己的睿智和慧眼,自由自在地驰骋在自己的水墨世界,徜徉在杂花荒渚、荷田野苇中……
只要想画画,他就挥笔作画,提笔落墨,一切随意而轻松,勾勒点染,显示出自由奔放的大气度。他画山水和花鸟如此,画人物如此,画走兽也如此。其实,在那看似简单的笔墨中,却饱含着他长期创作实践所养成的扎实的笔墨技巧,还有他与生俱来的非凡气质、聪慧和才情。
马涛表示:“画画一开始就必须弄明白三个问题,你为什么画?画什么?最后才是怎么画的问题。别人总问我画画的时候想什么,其实我什么都没有想,那时候我的脑子是空的,如果画画的时候杂念太多,肯定不会出好作品。”
在接受采访的过程中,马涛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要想画好画,先要做好人!别拿这个当事,我就是玩呢。”他的真诚态度让人感到,这绝不是喊口号,而是发自内心的信念。他从不以“阳春白雪”自居,也不将自己的作品与高深莫测画上等号,更没有拒人千里之外的距离感。
的确,“画品如人品”。情到深处画生姿,见天地意趣之欣欣然,识人杰气宇之浩浩然。画是画家内心的体现,马涛高逸清静的品格和气质,由他手中的笔,落到纸上,融进画中。当我们仔细欣赏其作品的时候,就会发现他表达的已不仅是动物、山水等的物体本身,他自物象中抽离出来的笔墨,已含有难以言说的形而上的味道,这味道又有画家独特的神韵和情致,是画家本人的情趣神韵和思想意境。在他蕴含诗意的绘画中,那些高山、流水、翠竹、鲜花,都既是物,又是神。就连画面上的虚空留白,也同画家的笔墨一样富于表现力。心有所系,情有所寄,力有所施,智有所用。他乐观豪迈、充满激情的精神底色,如惠风拂面,日光朗照,令生命与艺术之路绚烂和美,清澈馨香。
马涛是一个凭自己的作品说话,淡然、洒脱又很具个性和实力的艺术家。漫漫几十年,岁月赋予了他丰富多彩的艺术涵养。读他的书画,既可游走于他变化多端的水墨幻境中,又可从他珠玑顾盼的题画诗中得到美的享受,还能从画面中感触到些许人生的深沉和厚重。
“艺术家应秉承‘宽容大度,相互包容的精神,建立既具中国传统性,又具国际现代性的新艺术形态。所以中国画是需要文学、生活、技巧、灵性相融合的。它以遥远、深邃的祖国文明为源,汇成流之后,缓缓地流过艺术之田,永不枯竭。”马涛说。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