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步入现代化的下半场
2014-04-30贺军
现代化是几代中国人的梦想。对现代化目标的追求,成为中国30多年来改革开放的重要动力之一。
有很多国内学者研究过现代化的问题,将现代化具体分解为经济、社会、科技、消费水平、福利水平、环境、政府服务等多项指标。但是现代化并没有统一的标准,它大致是指在较高的经济和科技发展水平之下,一个各方面都比较发达的文明社会所处的较为均衡的状态。
从经济和很多硬件条件来看,中国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候都更接近现代化。2013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规模达9.3万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人均GDP近7000美元,已达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水平;从城市和基础建設水平来看,许多城市的硬件条件已经不输于欧美。
不过,这是否意味着中国接近或达到了现代化呢?从普遍中国人的生活感受来看,经济发展和消费水平比过去有了很大的提高,但似乎离现代化仍然相差很远,普通人的幸福感体验也远远不是现代化社会应该有的状态。
这种落差来自何处?原因在于中国虽然达到了现代化标准中的很多“硬件”,但一个现代化社会中应该有的“软件”条件却还差很多。这方面的具体表现有很多,如覆盖相对全面的社会公共福利水平,比较完善的政府服务,医疗与健康服务,相对完善的义务教育体系,公平优质的社会服务水平,有利于国民健康的生态和人居环境,普遍尊重法律与秩序的社会……现代化并不抽象,它也应该是以人为核心,与人的身心健康紧密相关。
近期在日本冲绳,观察和体验了日本落后地区的发展水平,对现代化的“软件”有深刻体验。冲绳县,其人均生产总值在日本排倒数第一,仅为日本平均水平的70%;不过,冲绳从事服务业的人口比重,仅次于东京地区而居日本第二。在冲绳南部的那霸市,相当于中国的一个县级城市,它并没有高楼大厦,但其商业相当繁荣,服务业保持了相当高的水准,不论是豪华的免税店,还是普通的商场以及家庭式的小餐馆,都保持了远高于中国大城市的服务水准。
此外,这样一个普通小城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至少从中国人的眼光看起来非常完善,充分满足了本地居民以及外来游客的生活和服务需求。如此整齐的服务水准,使得这个外观普通、生活色彩浓厚的小城市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并且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2012年度,来冲绳县的外国游客为38万人,创历史最高纪录。该县还有更高的计划,随着连接冲绳和亚洲的航线被开通,计划吸引外国游客数量将从2013年度50万人增加到2021年度的200万人。到冲绳的中国大陆游客正在迅速增多,成为拉动冲绳经济的一支生力军。
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中国人越来越多地发现发达国家对“硬件”并不稀罕,也越来越明显地感受到中国在“软件”方面的不足。即使是看起来相似的“硬件”建设,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是否考虑到了人的需求,中外也差别甚大。
与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不同,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可以分为“硬件”与“软件”发展割裂的上、下两个半场:上半场是快速发展经济、扩张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等“硬件”条件的时期,下半场则是转变发展方式、弥补各种“软件”发展不足的时期。现代化的内涵应该综合来看,目前中国刚刚进入现代化建设的下半场。
贺军 安邦咨询高级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