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设托起美丽兵团
2014-04-30王凤娟
王凤娟
“桃花开了!到八十六团去看桃花啦……”连日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职工群众提前感受春天带来的别样风景。“春有花,夏有果,秋有菜,冬有苗。一年四季青,引来游人醉”,新疆博乐市市民蔡先生对本刊记者道出对八十六团的赞美。
在新疆兵团176个团场中,有88个团场分布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脆弱的生态环境和恶劣的生产生活条件让兵团人环保意识更加强烈。
守沙漠就是守边关
在60年的发展历程中,新疆兵团“不仅做国土的卫士,而且做生态的卫士。”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兵团按照“不与民争地,不与民争利”的原则,在天山南北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周边以及自然环境恶劣的边境沿线,兴建水利,开垦荒地,植树造林,防风固沙,建起了数千公里的绿色屏障。从前的“夜夜黄沙掩门扉”早已成为历史,而今,凡兵团所在之处,绿浪绵绵无垠。兵团人用毕生的情和爱、汗与血,履行着维稳戍边的神圣职责,实现着大美兵团的梦想。
近年来,兵团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先后在风沙危害严重地区启动“西部边境造林工程”等一批生态工程,对1200多万亩荒漠植被进行封沙育林育草。
1958年5月4日,来自全国各地的千余名共青团员唱着“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来到了兵团,来到了二师塔里木垦区。从此,荒原上埋下了生命的种子。“风起时黄沙漫漫、晴天时瀚海无垠”是职工们最常见的景观。每年春夏之交,10级以上的大风、沙尘暴轮番刮起。兵团在茫茫戈壁荒漠上建成一个个阡陌连片、渠系纵横、林带成网、道路畅通的绿洲生态经济网,形成了上百万公顷的人工绿洲,使亘古荒漠焕发出勃勃生机。
“我们的日子就是风刮穷的,沙压穷的,我们没有退路,只有想办法治住风沙,向风沙要回我们的好日子。”六团干部充满信心地说。他们“战略外扩”,先压沙,后栽树,终于建起了一道道绿色屏障。兵团先后在风沙危害严重的地区启动了“西部边境造林工程”、“准噶尔盆地南缘防风固沙基干林建设工程”、“塔里木盆地东部绿色走廊建设工程”等一批生态建设工程,对1200多万亩的荒漠植被采取封沙育林育草措施,分期分批进行保护,努力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
“林网化”是兵团生态建设的重要举措之一。2000年以來,兵团积极实施“西部大开发,生态先行”发展战略,各团场、连队采用乔、灌、草结合和网、带、片相贯连的“三线式”造林。
一位老军垦人曾说,守沙漠好比守边关,但责任绝不亚于守边关。30多年前,团场建立护林队时,赵殿金就是三十一团四连的护林员。自此,他坚持每天巡查自己的管辖区。渴了,就喝口凉水;饿了,啃口馒头。30多年来,他护林走过的路已相当于围着地球绕了五圈,他守护的那片胡杨林,长高了许多,茂密了许多。2003年6月5日,他在巡查林带时,因为积劳成疾,突发脑溢血,从马背上一头栽下,再也没有起来。
经过兵团人坚持不懈的努力,目前沙漠周边的13个连队人工荒漠造林已经超过13万亩,建成了一道道防风固沙的绿色屏障。原本的不毛之地,森林覆盖面积已经达到33%。塔里木垦区各团场恶劣天气的年均发生率,已经由1998年的16次降到了8次。
每年春季,兵团的一百多个团场都要开展大规模植树造林工作,围绕沙漠周沿和边境一线,着力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天然林保护、防风治沙、退耕还林和退牧还草等工程建设,西部大开发十年间累计人工造林389万亩,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在2000—2006年,兵团每年人工林面积均在30万亩以上,2003年最高达80多万亩,退耕还林面积占当年造林面积的90%以上。
戈壁荒漠写春秋
在新疆,世界第二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新疆第三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之间夹着一道绿色走廊,全长473公里,是新疆通往内地的重要通道。
“最危急时,两大沙漠相距只有两公里,随时都有‘握手的可能。”二师一位领导向本刊记者介绍说,“上个世纪50年代至今,二师在这里建起了五个团场,至今团场绿洲带已绵延至数百公里,使两大沙漠相望而不相连。”三十一团离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北缘只有约五公里,夹在两大沙漠中间。
2001年至今,这个团已在库姆塔格沙漠边缘种下了5000多亩生态林。如今这些胡杨树、沙枣树、杜梨树已长至2米多高。兵团农业局一位负责人感慨地说:“这条绿色走廊有效地阻止了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姆塔格沙漠的合拢,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塔里木河河流的走向,调节了这里的气候并改善了南疆的生态环境。”
历史让兵团建在了边境和沙漠边缘,历史也让兵团人与恶劣的自然环境进行了近60年的抗争。2007年11月14日,八师一五○团人用一天的时间,栽种了一条长8公里,宽60米,贯穿三个农业单位的近千亩基干林林床。仅一个冬天,一五○团就在风沙前沿建起了35公里长、22米宽的“丰收林”,把绿地向沙漠推进了十几公里。近三年来,一五○团植树61万株,种植梭梭500万株。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五○团生态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较大改善。1999年之前,一刮大风,该团原良繁场五连出连的公路就会被黄沙掩埋,只有推土机推开沙土后才能通行。1997年起,该场在公路两边大量种植梭梭,仅用了三年时间,这种现象就发生了彻底改观。该团政委王建彬告诉本刊记者,建团50多年来,全团累计造林6.7万亩,近10年,每年新植树木面积都在2000亩以上。目前,该团人均拥有林地19亩,全团森林覆盖率达21.8%,镇区绿化率达42%。
一五○团只是兵团生态建设的一个缩影。几十年来, 兵团人英勇地向大漠、戈壁、盐碱滩宣战,用南泥湾精神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大沙漠边缘拓出片片绿洲。兵团近60年的历史,就是一部与恶劣环境抗争的历史,兵团的创业史就是一部推动生态平衡向良性发展的历史。
生命之源守护人
塔里木河下游的五个团场,处在两大沙漠之间,与塔河伴行180多公里。可是,靠山不吃、靠水不取的兵团人却投资1.5亿元,对40万亩耕地采取了深埋渗灌、膜下滴灌等高新节水技术,把节省下来的一亿立方米的水用于保护下游的生态环境,使下游的生态林、灌木丛面积增加了两万多亩。
兵团大部分团场都处在水资源严重缺乏的沙漠边缘和边境一线,发展节水灌溉是实现兵团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上世纪80年代起,兵团大面积推广喷灌,也开始尝试耕田应用滴灌技术。膜下滴灌技术,使传统的大渠漫灌式的浇地变成给农作物“打点滴”,水流顺滴孔直达作物根部,用水量仅为常规灌溉的60%。这期间,兵团天业集团自主开发了价格低廉的实用性滴灌带,再加上兵团自行研发的自压微水头软管技术,大幅度降低了每亩设备平均投入,使滴灌技术走入了普通农户,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
滴灌技术的推广从棉花、加工番茄等经济作物入手,逐步推广应用到粮油、糖、果蔬园艺等作物种植。2013年,兵团高新节水灌溉达到了1247万亩,占总灌溉面积的70%以上,实现年节水10多亿立方米。新型灌溉技术的推广,引发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田间取消了渠道,可节约耕地5%—7%;闸阀控制灌溉,使每人管理定额成倍增长;作物生长环境得到改善,可增产20%左右。
2003年以前,和田地区皮山县和墨玉县中间还是一片荒原。而今,十四师二二四团已在这里建成了10多万亩的新绿洲。无论是经济林、防护林还是保护林,他们都采用了以滴灌为主的节水灌溉技术。该团职工刘富春是滴灌技术的受益者。2003年他和爱人从河南农村来到这个团,承包了65亩枣园,第二年的收入就达1.8万元。去年,他家的收入已经超过10万元。
一师3团自2003年开始推广节水技术。在记者走访中,职工们反映,与常规灌溉相比,采用滴灌技术后,每亩可节水近30%,化肥利用率平均提高12.5%,棉花单产量增加20%以上。
通过使用高新节水技术,兵团每年不仅可节水10亿多立方米,也带来了生态效益。农八师石河子垦区把实行膜下滴灌节约下来的水用来种植芨芨草、苜蓿草和灌木丛、防风林等,有效地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同时,节约下来的水也输向玛纳斯河下游,使古尔班通古特沙漠边缘的玛纳斯湖水域面积不断扩大。如今,玛纳斯湖湿地面积已超过100平方公里,湖水清澈,胡杨葱郁,芦苇丛中不时有野生黄羊出没。
新疆兵团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新疆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精神,不断加快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基地建设步伐。到2006年,以膜下滴灌技术为标志的兵团高新节水技术已推广面积800万亩,占兵团播种面积的53%,开创了中国大田作物大面积精准灌溉的先例。截至去年底,兵团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达1100万亩,已成功应用于30多种农作物。
国家节水灌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负责人表示,采用节水技术,杜绝了大面积土壤浸泡,抵制了鹽碱复返,节约的大量水资源彻底改变了当地自然和农业生态环境。
2013年,新疆兵团深化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国家级、兵团级生态乡镇和绿色社区创建工作,命名八个兵团级生态乡镇和五个绿色社区;完成了80余个团场城镇环境规划修编工作,并完成兵团生态10年变化(2000—2010年)遥感调查与评估工作和12个师共160多个团场土地覆盖类型的野外核查工作。同时,启动兵团土壤环境保护工作,编制了兵团土壤环境保护综合治理方案,加大“以奖促治”力度,开展了30个连队居住区环境综合整治。
兵团实施的《兵团林地保护利用规划(2010—2020年)》,到2020年,新疆兵团林地保有量将达到190万公顷,森林保有量确保达到140.67万公顷,森林蓄积量力争达到3500万立方米以上;重点公益林地和重点商品林地比率分别力争达到97%和3%;2011—2020年全兵团占用征收林地总额控制在7000公顷以内。
在新疆兵团党委六届十二次全委(扩大)会议上,新疆兵团党委书记、政委车俊强调,兵团要更好地履行“生态卫士”职责,守卫新疆绿洲安全、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当好生态卫士,建立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推动美丽兵团建设,把生态环保理念贯穿于兵团各项工作,着力建设满眼田园风光、留有军垦记忆、洋溢现代气息的生产生活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