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梭伦改革的“破”与“立”

2014-04-29刘敏

高中生学习·高二版 2014年3期
关键词:雅典平民贵族

刘敏

从十八届三中全会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正处于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各种社会矛盾日渐尖锐,如何处理好各方面利益纠纷,扩大人民民主是当前改革的重要任务。古今中外的改革不管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给我们以启示,使我国的改革少走弯路。这当中较有借鉴价值的就有梭伦改革。梭伦改革前社会矛盾尖锐,固有利益集团与平民之间冲突加剧。通过梭伦的改革,社会矛盾得以缓和,贵族利益被打破但仍有部分权力,平民参与政治的通道被打开,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梭伦改革中的“中庸”、法治精神为改革减轻了压力。这不正是我国改革目前所面临的一些问题吗?那么,梭伦改革是如何打破利益集团、奠定民主基础的,以及其启示就是我们当前应当关注的重点。

一、梭伦改革的内容和影响

例1 梭伦“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对后世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因为雅典宪法完全是寡头政治的,……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当然,他们对于每一件别的事也一样感到不满,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

材料二 (梭伦)说:“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梭伦受到了来自两方的攻击,被迫无奈,最后只身逃出希腊。

——冯俊科《西方幸福论——从梭伦到费尔巴哈》

(1)据材料一,概括雅典国家形成初期寡头政治的弊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弊端给雅典带来的社会危机。

(2)结合所学知识,列举梭伦采取的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的措施。

(3)据材料二,分析梭伦无法达到改革目标的根本原因,并指出梭伦的哪些观念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了积极影响。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梭伦改革的背景、措施和启示。第(1)小题主要考查同学们获取信息的能力。我们提取信息一定要全面而有效,必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寡头政治”说明少数人掌握政权,“所以在群众眼中,宪法上最残酷和苛虐的部分就是他们的奴隶地位”说明平民受到奴役,“因为他们觉得他们自己实际上什么事都没有参与”说明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第二问则考查梭伦改革背景。从材料可以直接推导出平民与贵族之间的矛盾尖锐,社会动荡不安,进而影响经济发展;第(2)小题考查基础知识梭伦改革的措施,紧紧围绕要求“保护平民有限政治权益”即可,即废除债奴制度、财产等级制度、公民大会、四百人议事会、陪审法庭;第(3)小题考查梭伦改革存在的问题,从材料二中“然而,在阶级社会中,根本利益的冲突是无法避免的”可知,最终让梭伦出走的原因在于平民和贵族利益的不可调和以及阶级本质的对立。根据“我制定的法律,无贵无贱,一视同仁”和“双方(贵族和平民)都要适可而止,以公正为本”可知,法治、公正、中庸都是梭伦的观念,但对后世民主政治产生影响的应该是“法治和公正观念”。

答案 (1)弊端:平民受到奴役;平民缺乏政治参与权。

危机:导致贵族与平民、贵族与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之间矛盾的激化;社会动荡不安,阻碍经济发展。

(2)措施:解负令;财产等级制;四百人会议(公民大会或陪审法庭)。

(3)根本原因:阶级利益的对立。观念:公正观念;法治观念。

点拨 高考所谓的材料题其实就是新材料和课本知识相互照应、相互结合,要么是对课本知识的深化,要么是补充。所以我们的答案往往要将两个部分充分融合。首先要看要求,如果是概括材料,那么必须要全面的挖掘材料,提炼观点;如果是结合所学知识,那么就将材料中的观点与课本中相关知识点的内容相结合。一般问题都不会脱离材料,所以从材料中仔细分析一定可以得出答案。比如第三小题,几乎每一句话中都蕴含一个要点。同学们在做题时千万不能漏掉任何有用的词语和句子,要从字里行间中揣摩、提炼答案要点。

二、从立法角度和高度看待梭伦改革

材料一 古希腊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一书中对梭伦改革做了如下描述:

当梭伦完成上面所述的宪法时,平民时常来找他,并且为着他的法律而使他感到烦恼,批评这些,问问那些;他既不愿变更法律条文,又不愿居留而受谤,所以旅行埃及,以经商和游览该地为目的,声明十年之内,将不回来,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而且这时他的境遇也很不顺适。……因为平民期待他制定法律,重新分配一切财产,而贵族则希望他或恢复以前的制度,或只是略加变更;但梭伦双方都不讨好,尽管他如果随意袒护一方,就有成为僭主的可能,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

对于上述情形,不但大家的看法都一致,而且梭伦自己在诗中也这样说:“……我拿着一只大盾,保护两方,不让任何一方不公正地占据优势。”

材料二 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在梭伦以前的时代盛行的农村高利贷,以及地产的无限制的集中,都受到了节制。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由货币、奴隶以及商船构成的财富日益增加,但是,这些财富已经不是仅仅用来购置地产,它已经变成了人们所追求的目的本身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为什么梭伦认为自己可以离开十年?他为什么不向平民和贵族解释法律?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在梭伦改革后的80年间,雅典社会就逐渐采取了一个它在以后数百年中都遵循着的发展方向”?

解析 本题考查梭伦改革的方式和影响。材料一始终围绕“法律”,其中最核心的意思是“因为他认为他没有义务留下来解释法律,大家应该遵从他所写的法律条款。”由此可知,梭伦认为自己已经制定了法律,大家只要遵守就可以了,所以,他觉得可以离去。而不向平民和贵族解释法律可以从“他却宁愿遭受双方仇视,而采取曾是最优良的立法,拯救国家”这句话中看出,梭伦决心用严肃的法律来维护公平。第(2)小题考查了获取信息和知识迁移的能力。从材料中“商业以及靠奴隶劳动日益大规模发展起来的手工业和工艺,都成了流行的职业……”可以看出以后数百年中都在发展工商业。结合克里斯提尼改革和伯利克里改革的内容可以得知在民主政治方面,继续削弱贵族,扩大公民权利。

答案 (1)梭伦认为自己已经制定了法律,大家只要遵守就可以了,所以,他觉得可以离去。梭伦决心用严肃的法律来维护公平而不愿做僭主。

(2)逐步消除贵族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和工商业的发展奠定基础。

点拨 从材料提取信息的前提是对材料的理解。所以找准材料中的核心词、核心句子非常重要。材料开头、结尾,还有出现频率高的词,我们在阅读的时候都要注意。本题中材料一讲述了梭伦改革后的尴尬境地,从梭伦的选择看出他认为法律已经制定就应该遵守,那么他本人在不在雅典都无关紧要,所以,法律至上等观念影响着后世的民主政治。而材料二则从梭伦改革后的另一方向展示了梭伦改革推动工商业的发展,为雅典的民主奠定经济基础。

从以上两个例题可以看出,在梭伦改革这一选修内容中,最易出题的是基础知识背景、措施和启示。而进一步深化问题,则在其改革的“破”与“立”,即如何打破贵族利益缓和社会矛盾,如何扩大公民权益奠定民主基础。此外,梭伦改革的原则,即法治、公正、中庸也是易考点。我们在备考中要关注基础,提升理解和分析能力。

猜你喜欢

雅典平民贵族
乌克兰战火未息,平民在帮助平民
第44届COSPAR大会将在雅典召开
收藏家是真正的精神贵族
雅典学院
贵族
非富即贵? 平民也很爽 10款5000元以内AV放大器简析
北宋对党项贵族的赗赙之礼
平民领袖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穿着防弹衣去雅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