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孩子增高
2014-04-29张卫东
研究表明,绝大多数女孩子的身高突增高峰是12岁左右,男孩子是14岁左右。所以,中、小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正是身体长高的重要阶段。因此,一定要注意这个阶段里孩子的营养和运动。
营养是中、小学生身体生长的关键。身体正常的生长需要能量、蛋白质和氨基酸的补充,这些都要通过食物供给,主要是肉、蛋、奶及豆类这些食物。身高的决定因素是骨骼,骨骼的形成需要足够的钙、磷及微量的锰和铁。钙质摄入不足,或维生素D缺乏时,就容易造成骨骼钙化不足;缺乏维生素A,骨骼会变短、变厚,这些都会影响骨骼的健康发展。因此,营养的补充对身体长高是至关重要的。
在保证营养充足的条件下,体育运动也能促进身体的快速增长。运动可以刺激生长激素分泌,促进新陈代谢,食欲增强,还能促进骨骼生长,骨密度增大。经常运动,还能使肌纤维变粗,提高肌肉力量,增强身体抵抗力,提高身体素质。因此,督促孩子每天做一定的运动是很有必要的。
影响身高的几个因素
很多中、小学生认为,身高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其实这是不正确的。专家指出,父母的遗传因素在身高上起的作用只有20%~30%,其他是由营养、运动、生活环境等因素决定的。具体如下:
1.注意营养搭配和体内营养的补充,养成好的饮食习惯。
2.增强体质。中、小学生要多做轻巧的伸展运动,促进骨骼和肌肉的发育,减少疾病,提高身体整体素质。
3.家庭环境要和谐。缺乏关爱、情感焦虑、忧郁都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
4.建立正确的作息时间。人体内分泌激素只有在正常的生物钟下才能进行分泌,身体才能生长,如果晚上睡眠不好,就会影响体内内分泌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
以上因素,都是中、小学生要十分注意的。另外,早发育和晚发育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因此,需要正确认识身体的增长,用有效又健康的方法促进身体的增长。
运动增高的具体方案
1.每天慢跑5~7分钟,然后进行柔韧和放松练习18~20分钟,再做各种腿部或抖动等运动。
2.单杠悬垂运动,首先身体放松进行两次不负重运动,每次20秒。然后,进行两次负重运动,每只脚负重2~3千克,每次10秒钟。
3.身体跳起,双手尽力往上摸,进行60~70次。双脚跳起摸高,进行20次。然后开始单脚跳摸高,左右脚各20次,每次小间歇时间5~8秒钟,大间歇时间为4~5分钟。
4.每周游泳2~3次,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与距离,而是在水中重点完成拉伸动作练习。例如游蛙泳时要尽量地伸手、蹬腿。每周打篮球3~4次,力争多跳、抢篮板球。
5.多进行跳跃活动。从早到晚利用一切机会向上跳起。在马路上跳起摸树枝,在家里可跳起摸天花板,一天全力向上跳200次。另外注意不可滥用杠铃进行练习。
6.睡觉前用系在床帮上的皮筋拉拽身体。一根皮筋固定在双脚上,另一根固定在双肩,使身体处于“拉伸”状态。刚练习时很难入睡,习惯后仍可睡得很香。
经过科学研究,每天持续1个小时的中强度体育运动,可以促进体内生长激素含量增高,从而达到身体快速增长增高的效果。
(摘自人民卫生出版社《中小学生健康手册:这样运动最健康》 主编:张卫东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