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爬行并不卑微,行动改变中国

2014-04-29羽戈

现代阅读 2014年3期

杭州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范忠信,本科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西政的校训是:博学笃行,厚德重法。他如今的行为,生动诠释了这一格言的意义。

2013年元旦,范忠信发出一则微博,内容是:“我坚信,2013年里,除了民族区域自治的地方外,其他所有省市会实现县乡级公务员财产公示。要不信,咱们打一个赌。如果我输了,说明我的智商不如猪,罚自己爬行一公里。”这几乎是必输之局。2014年第一天,范忠信认赌服输,在杭州南湖边上爬行了1公里,花了近2小时,手掌渗血,膝盖生疼。他还请家人录视频为证,公诸网络,以示言必信,行必果。

因为爬行的地点是荒凉的南湖,无人围观,做足姿态即可。范忠信却实实在在丈量并爬行了1公里。我们常说,人在做,天在看,不管天是否在看,人首先要做给自己看。所谓信用,有时不是针对他者,而是自己的内心。

西南政法大学为什么要将笃行纳入校训?因为对法律人而言,需要终生践履的一大准则就是“知行合一”。如范忠信所说,“失去信用造成的人格掉价,我觉得比跪在地上爬还可怕”。

如果说范忠信爬行的第一重意义,在于维护一个人的信誉,那么第二重意义,则在于维护一个法律人的根基。斥责范忠信与他的同道“偏执”、“作秀”的声音有多么激烈,他们的行动就有多么可贵、可敬。其第三重意义,当为一鲜明的隐喻。论者说,范忠信“以爬行丈量中国法治”,听来无比悲壮,却也无比写实。谁都知道,法治建设正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中国法律人前行的方式,不是奔跑,甚至不是直立行走,而是爬行、匍匐,走两步,退一步,虽缓慢,却坚忍;虽艰辛,却无畏。日拱一卒,不期速成,日积月累,必有所成。

一位刑事辩护律师将辩护方式分作三种,一是“踮着脚、扯着嗓子的辩护”;二是“跪下去、屈从权势的辩护”;三是“蹲下来但直着腰的辩护”。第一种风险太大,而且非常人所能为之;第二种纵无风险,却动摇了法治的根基,为真正的法律人所不取;第三种貌似中庸,却不失尊严,只是难度太大,不仅需要高超的技术,甚至比第一种方式还需要勇气。

爬行并不卑微,行动改变中国。

(摘自《东方早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