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行为的边界

2014-04-29皮艺军

现代阅读 2014年3期

没有了自由,规则就成为该诅咒的东西;没有了规则,自由也就成为可怕的力量。有了规则,就没有了纯粹的自由;有了自由,规则才真正有了存在的意义。

有了自由,就有了规则的边界,就有了对规则的僭越,就有了对规则的修正与重整。康德认为,自由意志是作为道德本体的人自己支配自己,自己为自己立法。一切道德法则、范畴、情感、理想均源于自由,有道德的人不受外界和自己肉体欲望的驱使和诱惑。自由显示了人格的无比尊严和崇高。

在《裸露的权利》一书中,作者张哲瑞先生讲了这样一则故事,美国的一位妇女在饭馆里解开上衣给号啕大哭的孩子喂奶。服务生过来劝阻。妇女笑道,这是合法的哟。服务生也笑答,露胸是合法的,女士,但本餐馆不允许自带饮料。社会规则五花八门,但每种规则都有它所要限定的行为,规则也要有适当的度。

当贵州省毕节市5个流浪的孩子因为躲在垃圾箱里烧火取暖而窒息死亡之后,国人为之愕然,继而怒不可遏。面对这个罕见的惨案,当地政府居然做起一块牌匾:人与牲畜不得入内。这块牌子到底是要防止那些无知无识的孩子,还是在免除政府的责任呢。

当你进到一家餐馆,看到大厅里赫然挂着一条横幅:本店绝不出售腐烂变质食品。你还会在这家餐馆里就餐吗?当你进到一家公园,满目绿草碧水繁花,有一块公园守则立在那里:禁止携带枪支爆炸物入园。你会做何感想?20世纪80年代北京北海公园就出现过小流氓劫持并强奸少女的案件(本人当年参与审讯了这起“严打”第一案);90年代,美国纽约市的中央公园里就曾发生过流氓团伙集体轮奸少女的案件。你心里会在公园里树立这样一条禁令吗:“本园禁止杀人和强暴妇女。”这些规则已经远远超过了人类文明的底线,所以看上去令人恐惧而又可笑。那种行为不是靠这种一般性的禁令就可以制止的。就像你不会在楼道里贴上“本楼禁止撬锁行窃”的标语那样。防君子不防小人,就是这个道理。但是为了达到预防犯罪的效果,国内外许多社区里贴着一只只醒目的大眼睛,那里的含义更多是威慑。一般性的规定应当针对的是大部分人能够遵守的常规的行为,而不是极少数人的极端行为。

走进饭馆,你看到的标识是:禁止自带酒水,违者不开发票(或加收服务费)。走进“麦当劳”,你看到的标识是:McDonal Food Only.即“只允许食用麦当劳的食品”。中文“厨房重地,闲人免进”,用英文表达是:Staff Only。前一类禁止性的规则不如后一类指导性的规则更加人性化,更加易于让人接受。

我们制定规则,满足于倡导和宣扬,却很少考虑到如果没有实效,规则就会变成一种美丽的装潢。国人倒垃圾有一种马太效应:倒垃圾总是怕弄脏自己的鞋,不愿走到跟前,远远地就处理掉了;倒垃圾的人离得越远,垃圾堆就越大也越脏。男士们使用小便池的情况更为典型。全国的男厕所小便池上都写着“前进一小步,文明一大步”,国人很为此自豪,还配上了稀奇古怪的英文。这句话令人想到了2012年离世的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他当年踏上月球表面时讲的那句名言——“一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便溺时尽量靠近便池,本来是最基本的行为准则,这一点在婴儿躺在床上便溺时就已经受到了训练,可真的是难为了今天的国人,居然能把不尿到外面与人类登月创举连到了一起,可见中国人走出文明的这一小步真的是异常伟大呀。其实,不必说得那么伟大那么艰难。近日网友曾发过一个段子,很轻易就解决了这个规则上的难题。有人建议在厕所里换上另外一张标示:“尿不到里面,说明你短;尿到池外,说明你软。”话糙理不糙,果然让在那里的如厕者真的文明了一大步。看来让规则与人的尊严连到一起,谁触犯规则谁就在糟蹋自己的尊严,规则可能就管用了。

(摘自北京大学出版社《越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