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班
2014-04-29邓朝晖
黄昏时分来到洪江,晚饭后我们在古城中闲逛。黄昏时景点大门紧闭,但居家的房子里却亮着灯光。门前有孩子在玩耍,老人拾撺白天晒的腌菜,屋里的人洗刷碗筷,催促孩子赶紧做作业。楼上的走廊或窗口伸出一支竹竿,晾着雨伞、衣被。居家的场面,让人看了不由得感动。
晚上突然想起来,还有一个地方没有去。青楼巷,之前在百度里见到过照片,尤其记得那里有一副对联。第二天早上起来,外面已经淅淅沥沥下起了雨,我们撑起伞走在巷子里,一路问过去,原来那条巷在火柴店的左手边,一般的人逛到这里,就以为出城了,很容易忽略。我们在里面走,不出多远就看到了照片里介绍过的“蕙芳台”、“温香宫”、“望客台”、“杏花楼”,都是脂粉气很浓的名字,这在以前都是一个个独立的妓院。“绍兴班”估计是规模最大的。门前一副对联,“问生意如何打得开收得拢,看世情怎样醒得少醉得多”,游戏之中含着对世情的辛酸况味。
因为没买门票,我们推开虚掩的大门,就被看门的人赶了出来,只看见里面有一个戏台,垂着粉红粉绿的流苏。对此我一直好奇,离开洪江时总有些意犹未尽的感觉。
第二次去已经是第二年的春天了。我不再自作聪明,以为逃了门票就赚了钱似的。规规矩矩买票进去,还有一个穿民国服装的女子做导游讲解。每一处景点都再现了当时的场景。布庄、钱庄、厘金局、镖局、戏院、药铺,还有鸦片馆……逛到青楼巷自是最后一站。推开绍兴班的大门,我终于看到整座青楼的结构。玫红的布幔、粉红的纱,除了门口那副对联,里面另有两副。外面是“一曲轻歌映红日,有情无心青楼人”,里面一副挂在管仲的画像两边,“子曰食色性也,诗云君子好逑”。恕我孤陋寡闻,这是第一次听说管仲是青楼的创始人。
管仲,春秋时期齐国的政治家,军事家。初与友人鲍叔牙经商为生,后经鲍叔牙力荐,“力陈管仲之贤,桓公于是任管仲为相”。管仲在任期间,竭力协助齐桓公治理国家,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之一就是设置“女闾”。所谓“女闾”,就是妓院。也就是说,管仲是第一个设置官方妓院的人,有人称之为“世界官妓之父”。并因开创国营娼妓制度而曾被中国性服务业供奉为保护神。
我们在一场插科打诨的“青楼戏”中开始了绍兴班的游览。先是一些蓝衣女子列队跳起了迎宾舞,然后是一个睡眼惺忪的女子在古筝的伴奏下唱了一首红楼梦的插曲。接着是“老鸨”和“嫖客”谈价,调笑、打闹,因为都知道是演戏,他们把气氛弄得轻松搞笑,到最后台上与台下还展开了互动。
整个洪江古城,我们看到的大多是青瓦黑墙,一片沉重,唯有这条巷子花枝招展,花红柳绿,遥想当年,这里不知有多热闹,一派莺歌燕舞。想那青楼女子,也有薄情寡义者,也有多情薄命人,想那些来来往往的“客官”,大多寻花问柳,也有的只为觅一知音。因为在封建社会,良家女子大都锁在深闺,也矜持得让人难以靠近,而相形之下,青楼女子性情更显真实。所谓“红尘”,青楼算是最有特征的,世间百态,起起伏伏,都在这红绿布幔间游走。
“我靠紧你/这木漆的绯红/纸画的江山/手打一个翻云掌/指尖拨出春水来/我靠紧你/醒来的多情醉里的薄命/十盏宫灯一个谜底/一个公子浮生的云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