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格兰中小学阶段学习外语人数增加更多学校提供汉语课程
2014-04-29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13期
近日,由CfBT教育基金和英国文化协会(BC)共同完成的2013-2014年度《语言趋势调查报告》(Language Trends survey)对英格兰基础教育阶段的外语教育进行了分析。与往年相比,初中阶段学习外语的学生人数增加,有更多学校提供汉语课程。但是,外语教育师资薄弱,中小学外语课程缺乏衔接。
语言趋势调查的主要目标是监测英格兰地区小学和初中外语教育和学习的开展情况。本次是第12轮年度调查,参与调查的学校包括2000所公立初中、500所私立初中、3000所公立小学。这些小学中有95%已经开设至少一门外语课程,42%自评已达到今年9月即将实施的新国家课程标准,85%对新课标中关于外语课程的改革表示欢迎,75%表示要达到新课标对学生外语能力的具体要求有一定的挑战。新课标要求英格兰小学生从3年级开始必修一门外语。
CfBT教育基金在报告中指出,汉语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语言和政府政策的优先项”。调查显示,开设汉语课程的学校数量在逐渐增多,目前有3%的小学、6%的公立中学和10%的私立中学将汉语作为必修课程,有更多学校将之作为课外选修课程。
报告显示,24%的外语教师自身的外语能力只相当于初中毕业水平,31%为高中毕业水平,30%拥有相关学位,15%具备相应外语的母语背景。
公立和私立中学在外语教学与小学教育的衔接上,都只能保证极有限的延续性。近一半的小学未与当地中学进行过外语教学方面的沟通,仅有不到1/3的公立中学能保证其外语课程的延续性。
(中国驻英国大使馆教育处孙敏、沈阳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