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市长巧施美人计,两市长争宠内讧齐落马
2014-04-29陈墨

说起贪色,好像是男人的专利,其实女人若贪色,其好色程度令男贪官逊色。2014年8月9日上午,山西省纪委通报,高平市女市长杨晓波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至此,高平市前后三任市长全部落马。而随着杨晓波落马,女市长和多名上下级关系暧昧的传闻也在坊间传得沸沸扬扬。为了在有“煤海”之称的高平市攫取财富,杨晓波竟在高平掀起政坛风暴,上演了一出“狗咬狗”的官场闹剧。
巧施媚人功,玩转两市长
2006年4月,山西省晋城宣布一批干部的任命。时年44岁在晋城市最边远贫困的陵川县任了六年县委副书记的谢克敏,荣升高平市任副书记、市长,顿时引起了人们的关注。高平市境内蕴藏有丰富的煤矿资源,素有“煤海”之称。市长位置在晋城县市中含金量最高,历来是晋城官场竞争最大的职位,令无数官员仰望。
众多羡慕者中,包括时任晋城团市委副书记的杨晓波。时年34岁的杨晓波,是山西阳城人,身材好、脸蛋靓,被称为“美女干部”。她一直在组织、人事部门工作,仕途顺风顺水。2003年12月,杨晓波被提拔担任晋城团市委副书记,成为晋城35岁以下为数不多的副处级领导干部。
杨晓波之所以羡慕谢克敏,主要是她和丈夫在高平市投资了煤矿产业,她更看中谢克敏手中掌管全市煤炭利益的支配权,那时正是煤矿开发的黄金时期,谢克敏手中的权力,能给她创造巨额财富。为了在高平攫取更多的财富,杨晓波开始设法走近谢克敏。在此之前,杨晓波曾在晋城市委组织部干部科任过科长,对市管干部的情况了如指掌。所以,杨晓波对谢克敏就再了解不过了。在杨晓波的印象里,谢克敏成熟帅气、还有后台。杨晓波知道,要搞定这种强势的官员,只能“智”取。
谢克敏到高平市就任的第一天,杨晓波就打电话给他道喜。一阵客套话,很快拉近了杨晓波与谢克敏的距离。
一个多月后,杨晓波调任晋城市城区区委常委、宣传部长。虽然还是副处级,但常委及宣传部长的含金量比团委副书记要高得多,更主要的是多一个岗位锻炼,为她提升正处创造了有利条件。组织刚宣布任命,谢克敏便借机到晋城设宴为杨晓波庆贺。一来二去,两人的关系越走越近了。
走近谢克敏后,杨晓波在高平“办事”顺畅多了,她丈夫的公司表面主营建筑业务,而实际上在高平从事煤炭业务。杨晓波除了帮助丈夫做大煤炭生意外,许多因设施、技术、安全等不达标被停产整顿的煤矿老板,知道杨晓波与谢市长的关系不错,纷纷找到杨晓波,请她帮忙说情通融,杨晓波从中捞取了不少钱财的同时,也给谢克敏带来了创收。
可是,这种“双赢”机制没有持续多久,形势就发生了变化。2009年12月,谢克敏转任高平市委书记,卸掉了市长职务。晋城市农业局局长秦建孝调任高平市市长。按照党政分工,市委书记管路线方针、党的建设,市长管行政事务、政策执行,这样一来,煤矿方面的事情谢克敏就很少能插得上手了。
自从秦建孝上任后,杨晓波在高平“办事”效率越来越低,直接影响了她的创收。熟悉官场套路的杨晓波,很快将对付谢克敏的一套方法复制应用到秦建孝的身上。秦建孝很快就和杨晓波打成一片,甘愿为杨晓波“办事”。
依靠强有力的交际能力,杨晓波轻松地将谢克敏、秦建孝这两个高平市的党政一把手和她连在一起,成了利益共同体。
两市长竞争,铆起劲政斗
秦建孝到高平市任市长,已是“二进”高平。与谢克敏同龄的秦建孝,是山西壶关人,担任过晋城市委组织部副科长,2003年底,调任高平市委常委、纪检委书记、市总工会主席,2006年9月升任晋城市农业局局长,资历比谢克敏深,重返高平,他是高调进入。谢克敏虽说阅历没有秦建孝丰富,但就凭他是高平的前任市长,现在又是高平市委书记,加之省委副书记金道铭是他后台,他表现得很强势。秦建孝刚上任,第一次领导干部大会上,谢克敏就说:“市委要加强对政府的领导,政府要摆正位置,认真落实市委的决策部署。”试图给秦建孝一个“下马威”。秦建孝听罢不以为然。
与秦建孝扯上“关系”后,杨晓波在谢克敏和秦建孝两人之间巧妙周旋。为充分利用两人性格上的强势,调动他们为自己“办事”的积极性,杨晓波有意无意地刺激他们。杨晓波找谢克敏办不妥的事,她便找秦建孝办。反之,找秦建孝办不好的事,她又去找谢克敏办,弄得市委书记和市长都为她暗自竞争。
有一次,董某的煤矿想扩能,可是董某奔走了几个月仍未批下来。董某找到杨晓波帮助“公关”。杨晓波按“惯例”先给谢克敏吹风,让谢克敏打个招呼,批准董某扩能算了。谢克敏答应了她,可这事是市政府管,他给秦建孝打招呼,秦建孝没有买他的账,事情办砸了。
杨晓波随后找到秦建孝,他大笔一挥,就批了董某的扩能报告。事后,杨晓波告诉谢克敏说,还是秦市长好说话,几分钟就办好了!谢克敏心里顿时不平衡了,这完全是在挑战他的权威和能力啊!
往后,谢克敏和秦建孝争着给杨晓波“办事”,以此来维护自己的面子和尊严。杨晓波暗自窃喜,坐收渔利。
此后,因为有了市委书记和市长撑腰,杨晓波在高平的名气越来越大。渐渐地,杨晓波成为高平煤矿老板找政府办事的“总代理”。
而在和市长秦建孝内斗的过程中,谢克敏渐渐发现,涉及煤矿利益的事几乎是政府那边的事,作为市委书记的他几乎管不了,杨晓波“交办”的事他办起来难度很大,很没面子。为了办好杨晓波的事,他变得更加强势,直接插手政府这边的事,他和秦建孝的关系很快闹僵了,甚至两人对着干,铆起劲搞起了“政治斗争”。
秦建孝虽然是“二进”高平,可是根基不深,而谢克敏这些年一直“经营”高平,提拔了不少干部,建立了很好的群众基础,秦建孝根本斗不过他。书记、市长的争斗摆到了台面,市里的科局级干部见风使舵,纷纷站到了谢克敏这边,秦建孝很快就被谢克敏“架空”,在高平市干不下去了。
眼看着秦建孝在高平举步维艰,杨晓波也着急了,与其等组织上再派一个人来高平当市长,她再去拉拢对方,还不如自己去当高平市长办起事来容易。于是,在谢克敏与秦建孝斗得水火不容时,杨晓波开始四面活动。
2011年4月,秦建孝到高平市任市长仅一年半,就被组织调整到沁水县担任县委书记,而刚40岁的杨晓波如愿以偿,被调往高平市担任高平市委常委、代市长,一个月后当选为市委副书记、市长,成为最大的赢家。
狗咬狗内讧,三市长落马
过去,在高平市摆平煤炭利益事情,杨晓波靠的是谢克敏和秦建孝,现在她成了高平市长,自己说了算,一切都省事多了。但是,她当上市长时,高平市煤炭开发的黄金时期已经过去了,煤炭价落下跌、市场低迷,煤矿已不再是商人老板追捧的产业,要在煤矿上捞钱的空间已经很小了。但是,杨晓波多年来养成的贪婪之心已经挥之不去,当上市长后不好好捞一把,她心有不甘。针对煤炭利益空间逐渐减小的实际,她决定实施战略性转移,将“创收”的方向转移到城市产业,通过实施城市扩张战略,既突显自己的政绩,又从中捞取好处。
杨晓波虽然与谢克敏保持着很好的关系,但她个性很强,不能容忍任何人阻挡她“前进”。她有了大搞城市扩张的想法后,与谢克敏私下“沟通”过几次,谢克敏觉得她的想法不符合发展规律,高平市发展资金不足,主张“先产后城”,即先培育产业,再扩张城市。为此,两人的意见发生了很大分歧。
尽管谢克敏坚决反对,但杨晓波仍不退让。她想,毕竟他们之间有那层关系,谢克敏迟早会理解她的,于是我行我素强力推进她的战略,将高平市康乐东街一片860亩土地划给广东某地产集团,计划用两到三年时间,投资26亿元,打造一个包括商业、景观、住宅等多种业态的综合体。仅出让这块土地,杨晓波就拿到了上千万的好处费。
此后,在工作台面上,杨晓波与谢克敏关系如同水火,甚至在一些重要会议上公开顶撞谢克敏,让身为市委书记的谢克敏很没面子。谢克敏和她毕竟有着很多共同的秘密,知道和她较真吃亏的只能是自己。最后,谢克敏想通了,开始和杨晓波沆瀣一气。市委书记和市长穿了一条裤子,杨晓波办起事来就方便多了。
为了感谢谢克敏对她的容忍和帮助,杨晓波用大量的金钱帮助谢克敏向上级行贿,最终让谢克敏提拔担任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不仅使其官升一级,而且还能继续充当她的保护伞,为她今后谋取更大的利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自从当上山西省监察厅副厅长后,谢克敏就开始想算计秦建孝了。因为手中握有调查的权力,谢克敏开始暗中派人对秦建孝进行调查,设法将其扳倒。
秦建孝得知被调查后,立即将怀疑的目光锁定在谢克敏身上。他曾试图让杨晓波向谢克敏说情,保全自己,但他没想到,谢克敏却不依不饶,执意要将秦建孝绳之以法,以除后患。
走投无路之际,秦建孝只好决定匿名揭发谢克敏,让其受到惩罚。于是,2013年10月,秦建孝将自己掌握的有关线索提供给驻扎在山西的中纪委巡视组。
2014年3月,谢克敏首先被中纪委带走。归案后,谢克敏没有反抗,他知道是谁举报了他,于是,就把他掌握的秦建孝违纪违法的犯罪事实和盘托出。2014年4月29日,秦建孝被“双规”。秦建孝见窗户纸已经捅破,谁都顾不了谁,于是,他坦白交代了伙同杨晓波共同犯罪的事实,还指出杨晓波与谢克敏之间的一些秘密。杨晓波就这样被两个前任市长狗咬狗“咬”了出来。
2014年8月9日上午,山西省晋城市召开会议,宣布高平市市长杨晓波因严重违纪接受组织调查。至此,高平市前后三任市长全部落马。
落马前一个月,在高平市党风廉政建设干部大会上,杨晓波曾表示:要做清官,不要做昏官;要做廉官,不要做贪官;要做善始善终的官,不做中途落马之官……如今,这篇讲话稿仍保留在高平市政府的官网中,言犹在耳,只不过,杨晓波最终还是成了“中途落马之官”。年轻有为的杨晓波,既是美女市长,更是组织重点培养对象,却因为贪恋权力和钱财,走上以权谋私的歪门邪道,实在是可悲可叹。而高平三市长窝里斗全部落马的丑闻,更创造了官场奇闻,可谓是滑稽可笑之极。
(本文谢绝一切形式的转载、摘录。违者必究。)
编辑/季加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