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完善治理结构 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步伐

2014-04-29潘保田

世界教育信息 2014年1期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完善治理结构。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是新时期高等教育改革的方向及发展的必然要求,其本质是在政府的宏观调控下,大学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实行民主管理。大学治理结构主要是指大学利益相关者之间各种权力的分配、制约和利益实现的制度规定、体制安排和机制设计,集中体现大学管理的结构、运行及其规制的主要特征和基本要求。大学治理结构是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核心内容。完善大学治理结构是落实和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促进大学科学管理的客观需要,是大学面向社会办学、提高办学水平、应对高等教育国际竞争的必然要求,也是高校加快现代大学制度建设的迫切需要。

现代大学是一个巨型组织,学科众多、结构复杂、功能多样,处于开放的、复杂的、多元的环境,面临着一系列前所未有的问题和挑战。现代大学治理结构的建设和完善既是一个需要深入研讨的重大理论问题,更是一个迫切需要实践推动的现实问题。如何进一步推进体制和机制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内部治理结构,有效推动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的建设,我们认为应注意把握以下四个问题。

第一,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首先要处理好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的关系。要通过治理结构的变革,形成这样一种制度安排:行政系统辅助学术系统,共同服务于学校发展的整体目标;学术系统为大学发展提供动力,行政系统确保大学的良性运转。为此,我们首先从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的结构性改革入手,逐步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和与之相关的制度体系。按照“学术为上、重心下移、教授治学、分权管理”的原则,构建以学科为基础、以研究功能为主导、以学术带头人为核心的新型教学科研基层组织研究所。研究所集本科教学、科学研究、研究生培养以及社会服务于一体,体现出研究型大学的特色,有利于在基层有效地消除学术组织与行政组织二元化倾向,有利于构建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相结合的运行机制,使教授治学有了必要的组织形式和体制上的保证。其次,从调整机关职能部门职责入手,变革大学行政组织。我们以加强整合、提高效能为着眼点,以事为中心、进行流程再造为具体措施,形成机关工作管理模式上过程控制与目标管理并重,运行机制上决策、执行、监督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价值取向上由职能导向向服务导向转变的局面,为建立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办事高效、绩效显著的管理体系和逐步实现学校内部的民主管理和科学管理奠定基础。

第二,保障学术权力、实现教授治学是与现代大学制度相适应的治理结构的主要特征。为了探索保障教授治学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教授在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科学研究中的作用,学校在不断推进管理重心下移、进一步完善以研究所为主体的基层学术组织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基础上,制定了学位授权学科负责人管理办法,教学指导委员会章程,重点研究基地主任、副主任和学术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委员推荐聘任办法等学术制度,充分保证教授的学术权利和学术自由,强化教授的学术责任,激发教授的创新活力,促进学科建设、教学管理和学术创新的科学发展。

第三,建立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是治理结构变革的重点所在。现代大学制度的核心是资源有效配置,如何建立统筹兼顾、学术主导、资源共享、配置有效的科学的预算体制与资源配置机制,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是大学科学发展的重点所在。我们认为,科学的预算体制和资源配置机制从来不会自发地形成,学校各方面对预算和其他资源的渴求几乎是无止境的。为此,我们积极构建服务于学校战略目标的资源配置体系,以战略规划中的目标体系和战略重点作为科学决策的基础和判据;改进预算体系,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保证资金使用的高效性;对基本办学设施实行定额和调节机制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防止低效和无谓的浪费,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四,制定大学章程是构建大学治理结构的重要保障。大学章程作为上承国家法律法规,下启学校规章制度的“根本大法”,是规范学校与政府、社会及其自身内部关系的准则,也是大学治理结构的基础。章程建设既要体现和巩固治理结构改革和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又要进一步优化学校的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要以改革为章程建设提供动力与内容,以章程建设作为改革的切入点和系统集成的载体。我们以章程建设为抓手,积极探索落实和扩大办学自主权,完善校院两级党政管理架构,巩固以校院两级教代会为主渠道的民主管理系统,发挥群众团体及民主党派的监督作用,探索学校党委统一领导、校长负责、学术委员会咨询评议、教代会民主监督的内部运行机制。通过章程的制定,界定政府与学校的关系、规范大学内部权力的运作,明确社会力量参与大学治理的方式和程序,进而为完善学校的治理结构奠定坚实的法律基础。

治理结构的变革往往不是单一的,它包含治理结构的变革、管理制度的演进和外部环境的变化,包含实现了的、部分实现的和没有实现的目标,包含期待的、积极的和未曾预料的结果。因此,对大学治理结构的变革要有足够的耐心和合理的期待。但着力推进治理结构的深度变革,积极建立现代大学制度,无疑已成为促进大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保障。

(本刊根据作者发言稿整理)

编辑 李广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