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学院在增进非中友谊、促进非中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4-04-29史蒂芬·西姆康达
非中友好关系由来已久,近年来发展得更为迅速。汉语学习已经成为非洲人了解中国的重要途径,而且与中国开展商贸合作,更是大势所趋。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来到非洲经商,但因语言障碍和文化差异所导致的冲突和误解也随之产生。通过汉语学习,非洲人民增进了对中国文化的理解,消除了双方的误解,从而增进了非中友谊。自非洲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近10年以来,非洲已成为全球孔子学院发展速度最快、最具活力的地区。目前,在非洲30个国家中,共设有35所孔子学院和10所孔子课堂。孔子学院在非洲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文化、增进非中友谊、促进非中合作的重要渠道,并将非中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推向新的高度。
首先我想说的是,学好汉语为学习者增加了就业机会,让他们有机会服务社会。目前,在赞比亚的中资公司有300多家,超过3万的中国人在赞比亚生活。因此,中资公司对懂汉语的赞比亚人的需求与日俱增。经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推荐,目前在赞比亚中资公司就业的学生就有十几位。
汉语学习也帮助学生实现了留学中国的梦想。2013年,通过孔子学院奖学金项目,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选拔了8位学生到中国留学,其中一位正在攻读国际汉语教学硕士学位。三年后,他将回到赞比亚成为汉语教师。在孔子学院学过汉语并能讲汉语,成为被选拔到中国留学的重要条件之一。赞比亚人都已经意识到学习汉语不仅可以从全新的角度了解中国,而且对自身的未来发展更是大有益处。
实用技能的培养也提升了赞比亚学生的自身竞争力。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积极与中国企业合作,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教授日常口语和某些领域的常用汉语,使学习者学有所用。
赞比亚大学积极推动将汉语纳入赞比亚国民教育体系。在孔子学院总部的大力支持下,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和赞比亚教育部合作,在全国十个省中挑选出10所试点公立中学开展汉语教学项目。赞比亚大学也已经把汉语课程纳为学分课程。
赞比亚大学一直非常支持孔子学院的发展。在大学办学场地极其紧张的情况下,我们优先为孔子学院解决了办学场地问题;我们为孔子学院配备了兼职财务主管和采购人员。在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理事会下,我们还成立了管理和学术委员会,定期召开会议,确保孔子学院平稳运营。我们还为孔子学院制定了短期及中长期发展规划,确保孔子学院有序、良性地运行。
三年来,在汉语教学、教师培训、汉语测试、技能培训、学术研究、中华文化推广、选拔奖学金生、合作与交流等方面,赞比亚大学一直积极为中华文化推广和增进赞中友谊提供帮助。目前,在汉语教学和文化推广方面,赞比亚大学孔子学院已经成为社会瞩目的焦点。
赞比亚大学一直积极推动孔子学院大楼的建设。目前,大楼建设的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2014年2月份将破土动工,这是中国商务部援建孔子学院的第一所大楼。建成后将极大地改善孔子学院办学设施,提升孔子学院的形象,有助于吸引生源并加强中国语言和文化传播力度,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编辑 张力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