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达意
2014-04-29颜士州
古时候,常举行以诗作画比赛。一次,出了了一句诗作为绘画题目——“野渡无人舟自横”。多数选手都是画了一只小船停泊在河中,周围看不到一个人。唯有一位画家与众不同,虽然他也画了一条小船横在河中,却在船头添了两只“野鹤”。结果这幅画名列榜首。为什么这幅画当选呢?因为他把诗中的“无人”两字画活了,连见人就害怕的野鹤居然能在船头悠闲站立,不正充分证明船里、周围无人吗?看,联想多么有用!
作画是这样,作文何尝不是如此呢?同学们常感到作文内容不充实、文章没有深度。原因之一就是未能展开联想。所谓联想就是从现实的事物、事情、人物想到另外的事物、事情、人物。一旦你能打开思路,把联想写进作文里,不充实、无深度的苦恼就会烟消云散了。
联想达意的表达常有以下几种:1、相似联想。如课文《记金华的双龙洞》将洞顶的两个巨大的石钟乳称为“一条黄龙”、“一条青龙”,就取了相似点加以联想。2、相关联想。目睹眼前的事物联想起其它相关内容。下面举的捐款救熊猫之例就是这样。3、对比联想。比如课文《老牛》,就从老牛的衰弱联想到它一生辛劳情景,就是以壮牛与老牛的对比,衬托出它任重务劳,催人爱怜。
怎样运用联想达意呢?
(1)联想要有根据。联想不是凭空产生的,应是实实在在的内容引起的,这是联想的根据。如课文《繁星》,作者望着家乡庭院上空的密密麻麻的繁星联想到:“我就会忘记一切,仿佛回到了母亲的怀里似的。”很清楚,联想是由望星空引起的。
(2)联想要有目的。目的是为了达意。因而要从两方面努力。一方面要选择突出中心的关键处联想;另一方面,联想的内容要着力深化中心。有个同学写了一篇作文。内容是为了抢救大熊猫,主动把自己的存钱捐献给动物保护协会,其中结尾段这样写:“……我望着手里的钱,它好像变成了一棵鲜嫩的竹笋,一只饥饿的大熊猫正在贪婪地嚼着……”小作者由“钱”联想到“竹笋”,又从“竹笋”联想到“熊猫”,这样一联想,不仅文章充实了,中心也突出了。
(3)联想要合理。虽然联想内容不是当时当地实实在在的内容,但是也不能漫无边际的胡思乱想,要合情理,否则就失去了说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