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书店,生机盎然
2014-04-29鲍里斯·卡什卡约书亚·大卫·斯坦安东奈拉·菲奥里
美国纽约的“坚挺者们”
打破独立书店和连锁书店的界线——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
令人沮丧的媒体报道坚定了莎拉·麦克纳利暂时放弃在上西区开分店的决定。莎拉·麦克纳利是曼哈顿大型独立书店“麦克纳利杰克逊”(McNally Jackson)的所有者,该店已有10年的历史。不过,麦克纳利也表示,书店目前的店面租金虽高,但经营状况良好。去年,书店销售额超过了400万美元,她将其归功于“量大多销”的策略。很多书店习惯于以展示架代替书架陈列图书,麦克纳利则反其道而行之,撤掉了展示架,将空间全部留给书架,使650平米的空间容纳了超过6.5万本书,其中还包括一个咖啡馆。图书数量的增加丰富了书的种类,也提升了可阅读性,麦克纳利希望能够满足各种类型读者的不同需求。不过 ,麦克纳利也做了一些取舍,她放弃了对新书的推广。今年秋季,麦克纳利将在威廉斯堡开设一家分店。
找投资,拉赞助——绿光书店
布鲁克林的新成员,第51家书店——“绿光书店”(Greenlight Books)一直是备受瞩目的焦点。2008年,麦克纳利杰克逊书店的前活动策划人,杰西卡·斯托克顿·拜努罗决定自立门户,开一家自己的书店。当时的金融危机已使出版业严重受挫,她的书店计划却赢得了布鲁克林商业比赛的1.5万美元资助,这笔“飞来横财”源于格林堡协会在当地的一项调查:该地区居民和业主最希望增加的一项公共资源正是书店。格林堡协会便与拜努罗取得了联系。当时,她已经与现在的合伙人丽贝卡·费丁商议合作,费丁是兰登书屋的销售代表,她准备为她们的新书店投资5万美元。后来,拜努罗又获得了7.5万美元的社区贷款,以及来自于世贸中心小型企业复苏基金的15万美元资助,接着又以5250美元的价格租下了富尔顿街繁华地段180多平米的店面。很快,“绿光书店”便成为了附近布鲁克林音乐学院的官方供应商。同时还拓展了店外销售渠道。他们在圣约瑟夫学院开展读书活动,今年1月刚刚为名作家加里·施特恩加特举办了读书会,不久还会请来畅销书作家伊莉莎白·吉尔伯特(《一辈子做女孩》又名《饭,祷,爱》的作者)和卡勒德·胡赛尼(著有《追风筝的人》等)举办主题书会。“绿光书店”还拥有专门的店外活动策划师,成效显著。
一店多能,收益颇丰——博尔之家
美国弗莱森电讯公司产品 Fios最新的一则广告描绘了两台电脑在一家类似于苹果商店的地方争夺网络带宽的情景,生动而有趣。这则广告的拍摄地便是位于布鲁克林的书店“博尔之家”(PowerHouse Arena)。该书店别具一格,占地465平米,兼具书店、展示厅、派对场所、商业拍摄等多种功能。由于书店储书量有限,购进图书时就会非常挑剔。店主丹尼尔·博尔的另一家艺术类书店也有460多平米,该店最初出售的书籍大多由他们自己发行。如今,这家店60%的空间都另作他用。这里没有书架,只有桌子,用于举办各种大型活动,每晚最高的使用价格是8000美元。两家书店月租金2.2万美元,而“博尔之家”可以通过一次大型的商业拍摄收回成本,例如Fios的广告。
坚持就是胜利!——多样人生书店
“多样人生”(Three Lives)书店每周的销售量是500至1000本书。店主托比·考克斯有1名全职店员和6名兼职店员,书店利润微薄,勉强支付各种账单及员工薪水,保持最低进货,仅此而已。经济萧条期更为艰难,考克斯只好缩短员工工时,减少进书量,期待着情况有所好转。2013年初,一切有了转机,几个街区外的巴诺大型书店突然关门,“人们仿佛忽然意识到了我们的存在,客流量有所增大,销售额也明显上升。我从没有把巴诺书店视为竞争对手,直到它关了门,我才意识到,它一直在抢我的顾客。好在它倒下了,我却坚持了下来。”考克斯说。
“多样人生”书店只有50多平方米,但是书籍的陈设方式十分独特。书店的前端是新书展示区。每当一本书售出后,都会对整架图书重新排列,避免两本外皮颜色相同的书相邻,而被读者误认为是一套书。“这种摆放方式很让人着迷。”考克斯说。
40年老店寻突破——大众书店
帕克·斯洛普的“大众书店”(Community Bookstore)是目前布鲁克林地区历史最悠久的书店,创建于1971年,创始人是苏珊·肖利。2001年,肖利把书店卖给了她的经理人,此后,书店的经营状况一直不好。2010年,以斯拉·戈尔茨坦和斯蒂芬妮·瓦尔迪兹成为了“大众书店”的新主人,“当时书店负债累累,却没有几本像样的书,儿童读物区几乎空空如也。”瓦尔迪兹说。由于书店的信用度低,出版商在第一年拒绝向他们供书。2010年圣诞节,戈尔茨坦出资1万美元购入新书,并补全了顾客长时间以来一直询问的缺货。不到一年时间,书店便不再亏损,年销售额还翻了一番,2013年突破了100万美元。“虽然附近就有一家大型的巴诺书店,我认为人们对少儿读物的需求依然很高。现在,少儿读物的比重已经超过了图书总量的30%。”瓦尔迪兹说。去年,他们还举办了40周年店庆派对,期望找回周边失落的客源。“恢复名誉不是件容易事。” 戈尔茨坦说。
目前令他们头疼的仍是第七大街高昂的租金。今年9月,租金将要涨到9500美元,两年后,租约也将到期。不过,他们最近刚刚在温莎露台买下了一家处于困境的旧书店。“我们必须坚持下去。” 戈尔茨坦说。
买下店面,租金再见!——书阁
“书阁”(BookCourt)的成功与其经营者的先见之明分不开。1984年,亨利·祖克和玛丽·加奈特肯夫妇以16万美元买下了法院街163号楼创办了“书阁”,当其他书店店主正在为租金波动而发愁的时候,“书阁”却完全无此担忧。90年代中期,贷款全部还清后,夫妇二人又买下了同区的161号楼,旧业主是一位花匠。此前,他们已经把163号楼布满灰尘的地下室改造成了商铺,加上161号楼的扩充,最初的70多平米已经被改造成了温暖明亮、储书空间巨大的前厅;旧花店的前端也变成了儿童游乐区;而位于书店后端的旧温室也已经变成了一个有着高大天窗的大型阅览区,储书量亦相当惊人。2006年,祖克和加奈特肯对旧温室进行了翻修。现在那里还专门开辟了布鲁克林人钟爱的图书分区,涵盖漫画小说及平装本《纽约书评》等多个门类。加奈特肯对于目前的经营状况持有谨慎乐观的态度,这也是夫妇二人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坦白地讲,这门生意不好做,”加奈特肯说,“我感觉书店不扩大的话反而更赚钱,听起来很讽刺吧。”不过她并没有后悔,“我们做这些也不是为了钱,”她说,“开书店本身就赚不到钱,这个行业没钱可赚。”
经济危机中坚守的意大利书店
罗伯特宫(Palazzo Roberti),巴萨诺-德尔-格拉帕
店主拉维尼娅·曼弗罗陀的父亲是一位相机制造商,他在巴萨诺-德尔-格拉帕市中心为女儿买下一栋楼,开起了书店,生意一直很兴隆。书店面积约900平米,店前还有一个美丽的小花园,不得不说“罗伯特宫”是整座城市4.5万名居民的精神家园。曼弗罗陀姐妹们最喜欢听到的评价是:感觉就像在家一样!这里除了可以看书,还可以学习烹饪、制作甜点。“书店提供热茶这个想法是我在巴黎时产生的”,曼弗罗陀说,她非常崇尚这种“书店沙龙”模式。此外,书店还有专门为儿童开设的绘画课和少儿阅览角,孩子们可以在这里边吃饼干边看书。“有一次,一位顾客学习完甜点制作后兴奋地对我说:‘我刚刚度过了今天最美好的时光。’这正是我们所追求的。”
飞翔(Volare),皮内罗洛
每天中午,“飞翔”书店都会提供经济、美味且健康的午餐,午后还有下午茶。“飞翔”书店不仅在价格上具有竞争力,也是周围酒吧和饭店的强劲对手。“我们要了解顾客的品位,不论对于美食还是书籍,”店主马克·沃拉说,“我们最大的对手是亚马逊网站,如果不能超越它,就只能等着关门,所以我都会以最快的速度购进新书。目前我们的注册会员已超过3万,我认为我的成功源于3个方面:环境、服务和品质。虽然这个地区图书市场的竞争并不激烈,但也不能掉以轻心。我每周都会留出一张桌子只摆上一本书,就好像每日特价菜一样。这样不仅不会影响其他书的销售,还有可能使一些本不出名的作者的好书成为‘飞翔’书店的热卖书。”
特蕾莎心灵香水(Therese e Profumi per la mente),都灵
特蕾莎心灵香水是一家移动书店,因为店主大卫·鲁菲嫩戈认为固定不动的书店很难让读者有新发现。尽管这里没有书架,“特蕾莎”还是广受赞誉。几周前,停靠在都灵巴雷迪歌剧院里的“特蕾莎”书店的书被一抢而空。鲁菲嫩戈一共挑选了4部书售卖,一部警匪小说,一部诗集,一部杂文集还有一本少儿读物。“在传统书店,往往是顾客们自己选书,在移动书店里,顾客常常会发现新的东西,”鲁菲嫩戈说,“我们还在附近的学校里启动了校园广播,向同学询问他们的喜好,然后做出相应的推荐。此外,我们还会在酒吧组织出版社与读者的讨论会。书的价值不可忽视,我坚信书店有着重要的社会责任。大多数书店都认为自己很特别,他们期待顾客主动找上门,却不知道很多人认为书毫无用途。所以,我们要主动去找顾客,告诉他们读书的意义。”
百花(Centofiori),米兰
“百花”书店坐落在米兰最繁华的地段——火车站广场。每周日上午,这里会为顾客们准备早午餐,比如橙子酱、鳄梨酱、涂有橄榄油的面包片和红酒。“我们的成功之道是不断审视自己,”店主罗伯特·塔尔塔利亚说,“书店诞生于1975年,这么多年来我们没有被吞并的主要原因在于丰富的图书种类。此外,我们从不忽视小出版社,还为孩子们提供了一个高质量、高信息量的少儿阅览区。对于顾客们来说,我们有时更像是顾问,而书店还是一个可以相互交流读后感的场所。不过,在做这些之前应该先弄清楚书店的地理位置,常来光顾的读者群,并针对不同读者选择不同的图书。”
张弓(All’Arco),雷焦-艾米利亚
“我们一直试图加强我们店的特色:努力营造良好的售书环境;还开通了网络书店,每日进行不断更新;每周还会举办3场活动。”店主宝拉·西尔维说。“张弓”书店已有35年历史,西尔维的成功之道与其他行业有类似之处,即提供优质服务。去年,“张弓”书店举办了“拍下一部书”的摄影比赛,旨在通过照片了解书籍的主题和脉络。获奖照片是“两个带着面纱读书的中东女孩”,所拍的书籍是《在德黑兰读“洛丽塔”》。为了营造氛围,让读者更快地融入到书的世界中,他们专门设置了一间钢琴室,很多学生会来此练琴,书店中总是回荡着美妙的钢琴旋律——这也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吸引青少年读者的方法。
非洲诗人(Griot),罗马
“非洲诗人”是一家主打非洲风的书店。这里弥漫着非洲的味道和声音,无论小说、杂文还是儿童读物,均有着非洲特色。这里还对外开设语言课程,从最简单的初级班开始,一直到足以看报、听广播的高级课程。除了为期4年的阿拉伯语课程,这里还开设了斯瓦希里语、波斯语、索马里语、阿姆哈拉语以及沃洛夫语课程。最近还有一个绘画课程非常火爆,由斯特法诺·法拉维利教授主讲,教大家如何画水彩风景画。
书韵(Liberrima),莱切
“了解读者的需求,这是最关键的。”店主奥古斯塔·埃皮法尼说。在莱切的市中心有这样一个地方,它由3家书店和一家饭店组合而成。书店分别是传统书店、美食书店和少儿书店。“文化是一个概念,需要我们不断变换角度去认识和理解,”埃皮法尼说,“我们的宗旨是创造一个有灵魂的地方,每个人在这里都会有新的发现或思考。现在的人们思考得越来越少,我们需要帮助人们恢复思考。当然我们会通过与顾客的沟通不断完善书店。”
生活方式(Modus Vivendi),巴勒莫
“每当时钟指在9:30,我们就会为顾客们奉上牛角面包和热咖啡。除此之外,我们还会组织家庭图书介绍会活动,包括图书购买、主人准备的丰盛晚餐以及巴勒莫当地音乐会。”店主法布里奇奥·皮阿扎介绍说。他们的另一特色是纯手工制作的印度饰品,所有书籍都陈列在刺绣以及华丽的纺织品上。“我们与很多中学都有合作项目,他们有时会到书店来上课,我们也会去学校里做展示和宣传。其实,书店就应该走出去,同人们对话。”
[编译自美国《纽约》杂志、意大利《快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