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原因浅析
2014-04-29梁拥军
梁拥军
摘 要:当前新课程改革在课堂教学层面所遭遇到的最大挑战是无效和低效问题。课堂教学改革就其总体而言,在朝着新课程的理念和方向扎实推进,但是由于对新课程理念理解不到位以及由于实施者缺乏必要的經验和能力,课堂教学改革也出现了形式化、低效化的现象。可以说,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当前深化课堂改革的关键和根本要求。就新课程背景下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及其成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历史课堂;低效现象;原因浅析
新课程改革要求历史教学必须适应时代发展的步伐,转换教学方法,突破旧的教学模式,因此新课程改革给历史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更多的机遇,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甘肃省是2010年秋开始实行新课程改革的,经过三年的教学改革实践,我们看到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投入与产出不成正例,学生负担沉重而且也收获甚少,历史课堂教学中的低效现象成为制约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瓶颈。为此笔者就当前农村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低效现象进行透析,寻求其成因,以达抛砖引玉之效。
一、历史课堂无效或低效教学的现象透视
1.三维目标被割裂
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是教学促进学生发展进而保证教学有效性的内在机制。但是课程实施中却出现了三维目标的割裂现象,这既不利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又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是没有价值的,是低效和无效的。
2.教材内容被冷落
课程资源开发是本次课程改革的一个亮点。课程意识的确立和课程资源的开发使教学从内涵到外延都产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由于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缺乏有效把握的经验,在实施层面上便出现了学科味不浓,教材受到冷落,学科特有的价值没有充分被挖掘出来。
3.课堂活动被扭曲
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变活了,这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和主动精神,但在“参与”和“活动”的背后,却透露出浮躁、盲从和形式化倾向。典型表现在“自主”变成“自流”,只赋权却不增能,课堂展现的是学生肤浅表层的,甚至是虚假的主体性,失去的却是教师有针对性的引导,合作探究有形无实,学生只是机械地按部就班地经历探究过程的程序和步骤,缺乏好奇心的驱使和思维的探险以及批判性的质疑,从而导致探究的形式化和机械化,变成没有内涵和精神的“空壳”。
4.教与学关系被定格
现在的课堂教学中教与学始终处于定格的关系,先教后学,教多少学多少,教师的教支配、控制,甚至替代学生的学,学的独立品格逐渐丧失,教也走向了其反面,成为遏制学的“力量”,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
5.课堂预设与生成发生冲突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缺一不可。没有预设的课堂是不负责任的课堂,而没有生成的课堂是不精彩的课堂,但是,当前课堂教学却出现了两者的冲突现象,要么预设过度,挤占生成的时空,课堂教学缺乏活性,不能转化、内化为学生的智慧和品质;要么是生成过多,影响预设目标的实现以及教学计划的落空,从而导致教学的随意性和低效化。
6.教师的无效教学行为冲击常态课
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要求教师不但要注重课改的“形”,更要注重课改的“神”,而真实、扎实、朴实的常态课堂是最有效的教学途径。但正因为常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的教学也相对比较“随意”,延用老模式、老课件,备课不扎实,教学效率不高等现象比比皆是。
二、历史课堂教学低效现象的成因
1.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
历史新课程要求学生有较扎实的基础知识,才能适应高中历史的专题教学。但甘肃省高中历史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开卷考试,这在很大程度上导致学校、学生对历史学科的不重视,养成了过分依赖课本的习惯,造成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笔者曾对高一学生进校时历史基础知识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0%的学生连鸦片战争哪一年结束都不知道。这一状况无疑给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实施带来许多意想不到的困难。
2.历史教材本身存在着诸多不足
高中历史新课改的一个突出特征是教材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由原来的通史体例转变为模块专题式体例,这种体例解决了原来初、高中历史课程“螺旋式”“循环式”的教学弊端,但也存在诸多的不足。(1)时空跨越性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时序性,从而造成学生对历史时空感的困惑。(2)割裂了历史的整体性,淡化了历史学科的全面性,使我们的学生只见“线”而不见“面”。同一个历史事件被割裂成若干块,或在同一个模块的几个专题中分别叙述它的几个侧面,甚至分在几个模块中来叙述。如,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内容,在必修Ⅰ“民主政治建设”中有介绍,在必修Ⅱ“伟大的历史转折”中也涉及,在必修Ⅲ《新时期的理论探索》中也要讲,把体现政治、经济、文化的同一历史事件割裂为三部分,人为地造成了内容的不完整。这种体例的教学,往往教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学,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3.教师在课堂教学方面存在着不足
(1)教学目标片面化,重知识轻能力。历史课堂教学主要有两个层面:一是“是什么”,二是“为什么”。大部分教师在讲课时总是聚焦在“是什么”的层面上,与目标的能力主线背道而驰。(2)教学内容曲解化,重创新走极端。教学内容主要是解决“教什么”的问题,它直接关系到教学目标的实施,因此要合理的处理教学内容,但有些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处理却走上了“曲解”的轨道,随意曲解历史的本意。如对李鸿章、张之洞等人物评价客观公正审视,无可厚非,但有的学生以“人文主义”“尊重人权”为幌子,为秦桧进行“平反”。凡此种种,均被教师冠以“创新”的头衔,予以推崇。这种所谓的创新是对历史知识的曲解,它不仅不能启迪人们的思维,相反还会误导人们的是非观和价值观。(3)教学方法“热闹”化,重形式轻实质。教学方法主要是解决“怎样教”的问题。目前历史课堂教学在教学方法上误区突出表现在课堂上过分“热闹”。如表演法、讨论法、合作法等,课堂看似十分“热闹”,学生积极参与,但实际上存在很多问题:一是表演的内容不合适,对没有意义的历史内容进行表演,浪费了课堂宝贵的时间。二是表演时间过长,没有留给学生时间充分思考;三是表演中角色的定位与成型,使绝大部分学生永远处于观众的角色,从而使“调动全体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成为一句空话。而尤为重要的是,表演极易忽视教师的指导,使课堂教学的质量难以保证。(4)教学手段无效化,舍重点逐新鲜。现代多媒体技术教学手段虽有图文并茂、声像并举、动态感好、信息量大等独特优势,但在多媒体教学中常出现这种情形:多媒体一打开,它就成了主角,教师退居二线,沦为“鼠标手”,学生成为看客,袖手旁观。这样既冲淡了历史味,又降低了教师的个人魅力,更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剥夺。(5)教学评价简单化,重表扬缺引导。对学生回答的问题或对其课堂表现的评价是历史课堂教学必不可分的环节,评价科学与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新课程标准推行的过程中,我们的历史课堂教学出现对学生评价简单、有失全面的现象,对学生所有回答都用“好”“不错”“真棒”等来判决。其实,学生的回答由于认知水平所限,会有部分认识存在缺陷与不足,教师一味表扬,有失中肯和真诚,另外教师对评价全部包办,忽略了学生的自评和互评。(6)常态课堂教学随意化,重讲解轻参与。许多常态课中,常常出现一系列不理性现象,如导入盲目,徒有形式为导而导,有形无神,缺少教学的计划性、科学性和严密性,影响教学效果。讲解上一讲到底、面面俱到,撒手放羊、忽视指导、环节松散、讲练不当,忽视对知识形成过程的分析,包办学生理解探究的思维过程,致使学生死记硬背和囫囵吞枣,淡化了对学生思维探究能力的培养。
总之,教学活动是目的性、针对性、具体性和灵活性很强的实践活动,简单的学习、机械的模仿、被动的反思、违心的叙事、虚假的研究、作秀的表演都不可能“磨合”出生成的智慧。教师只有持之以恒用心克服教学中的无效现象,走专业发展之路,以求达到教学的高效。
(作者单位 甘肃省镇原县屯字中学)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