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疗健康产业持续升温

2014-04-29赵普

创业家 2014年1期
关键词:海归养老医疗

赵普

今年医疗健康产业投融资炙手可热,加之十八届提出要进一步深化医疗改革,可以预见,未来医疗健康产业投资的热度将持续。

高中低端医院均存机遇

“三中全会”提出:“鼓励社会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社会资金可直接投向资源稀缺及满足多元需求服务领域,多种形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对于民营医院而言,这是个利好。

计划生育的一代,一个家庭通常要供养多个老人,这是一种强需求,政策也已经开始鼓励这方面的投资。

医院领域,既往投资案例已有许多,如华平投资美中宜和,复星集团增持美中互利(旗下有和睦家医院)等。许多投资人、机构都在寻找医院投资的切入口,通过平台做整改,在平台之下投资或收购医院,最后形成一个整合体,比如连锁医院、医院联盟等。

我认为,投资医院的过程比较长。一方面,政策刚刚出台。另一方面,医疗投资服务很复杂,医院管理体系的建立需要时间,与此相关的商业保险或是医保等配套体系同样无法一蹴而就。

本次医改的核心是从传统集中的医疗体制,变为分散型的医疗体制。在这个过程中,高中低端医院,均能找到机会。 相对高端民营医院的投资,参与公立医院改制的困难会更大。如何改制,管理系统如何建立,医院内外部资源如何整合,均需要探索。

未来我们会在医院、医疗机构服务领域进行投资,同时将把在美国及台湾地区的投资经验带到中国。

养老投资、医院投资比翼

养老投资和医院投资有些相像。首先,两者的政策均已经明朗;其次,养老和医院在一定程度上都与房地产结合;最后是中国目前的养老模式同样处于初期阶段。

总体来看,目前养老投资类似于酒店模式。但地产基金与非地产基金在养老投资上的理念不一样,非地产性的基金做养老产业投资时,更多是管理型的投入。

然而,将(国际)养老产业一些好的技术、产品、管理,包括海外的一些资源,结合中国特色引入国内非常困难。医院通常有一定的模式可以追寻,而养老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很紧密,引进的一套管理体系如何能落地?在养老产业初期,相应的服务体系还在摸索中。

可以肯定的是,未来养老肯定是一个很大的投资亮点。现在父母和子女在对待养老这件事上,已经能够接受养老院养老这个观念。计划生育的一代,一个家庭通常要供养多个老人,这是一种强需求,政策也已经开始鼓励这方面的投资。在与房地产结合的一些高端养老上,已有成果,但是针对中等收入的老人群体的服务目前依然欠缺。

任何一个行业,尤其医疗健康服务行业,从高收入群体入手,操作起来都相对容易。

药物与器械研发国际合作加强

在药物研发上,紧跟国际步伐最简单的就是进行国际合作,把海外已经进入临床一期、二期的在研产品,拿到中国继续研发,会降低开发成本。在国内,新药研发环境不如海外,独立开发会很辛苦,这一点上不妨和美国、日本及欧洲公司共同合作。

医疗器械领域,今年在海外有一些并购发生,但这并不代表医疗器械投资都往高端走。我们现在正在和一家海外企业谈判,希望将产品引入到中国,虽然产品谈不上高端,但是它有独特的优势,在中国市场有机会。

医药产业非常国际化,技术流动性很强。近年,有很多海归回到国内,带回了他们在海外的资源,先进的研究动向,规范严谨的操作方法,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国内的医药产业。但在国内,不能完全靠海归。技术之外,产业还要受政策等各方面的影响,本土科学家的人脉资源优势会体现出来。因此在合作上,一定不要太在意土鳖还是海归。

未来中医药仍将占据中国医药市场很大份额。就投资来看,我们希望寻找到一些有特色的产品,比如独家品种,有独特的适应症,有独立定价权。在产品特色外,还有一条路是品牌路线,就像同仁堂,是知名品牌,哪怕是区域性的知名品牌。有特色的产品及有品牌的产品,我们都会关注。但是如果中药想要国际化的话,比较困难。

猜你喜欢

海归养老医疗
为新征程汇聚海归磅礴力量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海归”返乡当“猪倌”
新海归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京张医疗联合的成功之路
我们怎样理解医疗创新
养老之要在于“安”
海归周炳“意发”攻“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