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九寨三阙(三章)

2014-04-29高翔

星星·散文诗 2014年1期
关键词:神思九寨工笔

高翔

诗歌瀑

打开九寨的精装书典,一部绚烂的传奇,就鲜亮所有的视觉和听觉,也鲜亮你无疆的神思。

首先扑入瞳孔的,是九寨典藏了千万年的瀑布诗章!这是一组比《诗经》还要古老的诗歌,她从古冰川的时光里,一路歌谣而来。鲜亮的歌唱声,醉落了大汉无数的风,醉落了盛唐无数的月。

一缕缕飞翔的水,是一缕缕的竖版诗行,以排比的修辞,洁白地挂在断裂处,挂在险要的构思里,句子参差错落,有分也有合,将义无反顾的悲壮,淋漓尽致地张扬。

一粒粒飞溅的水珠,是这首诗的词语,晶亮而透明。每一粒水珠,在壮烈时,都不忘将九寨的山光水色深情地收藏于心底。

喧腾的铿锵水声,是平静的水在断裂命运面前,死里求生的悲壮呐喊,天然地构成这部诗歌的韵脚,将水的阳刚一面,一韵到底。

散文滩

在九寨的书典中,瀑是诗歌,滩就是散文。

这一篇篇的经典散文,衔接在湖与湖之间,衔接在瀑与湖之间,自然天成。你不由地生几许疑问,谁的手笔如此地妙气?

那些大缕小缕的走水,就是一缕缕的清澈句子,在石缝里走,在树根旁滑……他们很自然地散开,走着自己的不同道路,却在滩的终点处,又归结一处,将形散而神不散的散文特质,具象在日头的眸子里。

散文滩,流淌在清洁的意境中。水花的字词,在河床的错落层次上跳跃。那些段落里的句法尽管处处不整,却组合出无数精彩的叠句。整体上,叠句却又构成优美的排比,鲜亮而清灵。

滩中,那一棵棵挺立的沙棘沙柳,是引用在散文中的隽永的格言。扎根在水的缕缕句子中,淹不死的意志,突然就敲醒一些平凡的神思,幽幽远去。

也有一缕缕的句子,在岸边渗进泥土,蓄一份含蓄的寓意,脉脉含情地走进树的躯体里,在绿叶上书写绿色的精神,将河岸上树木的批注,引进散文的意蕴里。

岸上,五彩的经幡,挂满藏民族的信仰,在风的唇后,日夜诵读一个少数民族的魂髓,将散文滩中的每一段句子,浸润得湿漉漉。于是,散文滩就有了幽深幽深的背景。

小说湖

湖,就是这部名著中的小说部分。那些天然的笔触,以绘画的绝世工笔,天然而不刻意地书写着万古之蓝的主题。

每一个湖泊,就是一个章节,108个章节,章章都拥有一个隽永的传奇。凄美的,雄壮的……当你打捞这些故事时,你就被故事打捞,一生再也游不出小说湖的蓝网。

湖水一律清澈,一律沉寂。这便是小说的语言,冰清玉洁的语言,毫不含混地诉说着凄美的传奇,从远古到现代,跨越世纪的重重门槛,一路平静地诉说,诉说一个绝色的蓝色美人,如何行走温文尔雅的前世与今生。

在湖的岸头,洁白的雪峰,是一尊尊须发苍苍的僧侣,清寂地诵读着飞鸟的经文。墨色的藏寨,卧在湖的旁边,与原始森林、雪峰一起构成小说湖的环境。于是,一群群的唯美的神奇,便被烘托出来。

每一个湖里,那些缤纷的色彩,清晰时,各色可辨;梦幻时,如烟如雾地捉摸不定。这些色彩,构筑成小说湖的汪汪洋洋的情节。每一情节里都有暗示和联想,虚虚实实着,将你的神思,牵入迷宫的深处,牵入梦的深处,缤纷的感叹开满起伏的心胸。

在蓝色水底,一枚倒在水中的树,不死的心,倔强地昂起绿色的头颅,将小说湖中最美的细节,工笔在你的目光里,把万物生息繁衍的惊心动魄,描写得刻骨铭心。

猜你喜欢

神思九寨工笔
弃的美学
罗登祥的工笔绘画
花开的声音
九寨行(外一首)
从成都到九寨途中(外三首)
九寨风光今胜昔(外四首)
写诗
赵炳宇工笔人物画工笔
《夏日》国画工笔
九寨水绿如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