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世纪瓷器贸易与景德镇陶瓷绘画
2014-04-29刘迎红
刘迎红
关于十七世纪中欧瓷器贸易方面的论文、论著有不少。如钱江《十七至十八世纪中国与荷兰的瓷器贸易》、沃克尔(T?Volker)《陶瓷与东印度公司》、熊煜《十七世纪景德镇对欧洲出口瓷》等,讲述了中欧贸易的历史背景、发展状况,分析其贸易结构、特点及双方影响。《陶记》、《浮梁县志》、《江西通志》等古籍亦记载了陶瓷国内市场和海外贸易的相关情况。本文以上述资料为基础,拟从陶瓷贸易的角度,探讨十七世纪陶瓷贸易的发展对陶瓷绘画所带来的影响,指出其促使了陶瓷绘画装饰风格由单调工整转向异域化、世俗化、多样化。
一、关于“陶瓷绘画”
学术界对于“陶瓷绘画”的定义众说纷纭,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科学、被普遍认可的概念。综合众家之谈,主要有以下几种解释:①陶瓷绘画专指以绘画工具使用陶瓷材料或在陶瓷立体器皿表面、或在瓷板平面上的绘画表现。②“陶瓷绘画”作为一个词组,是由“陶瓷”和“绘画”组合。两者的关系,既是结合,又是制约和限定。……陶瓷绘画是陶瓷艺术的一部分,它是器物的一个有机体。③在两度空间的平面瓷板上进行的纯绘画创作表现,是作为一幅画独立存在,而不是器物上的装饰纹样,与一般的中国画本质是相同的,不用考虑对器物造型的适应,表现形式没有太大的区别,只是材料和表现技巧有一定的变化。
陶瓷釉下彩绘,最早出现于唐代长沙窑,当时的釉下彩陶瓷工艺水平已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文献记载釉上彩绘——“红绿彩”最早源于宋代,“瓷之有花,宋代已渐流行”(许之衡《饮流斋说瓷?说花绘第五》)。而同时代的景德镇窑则生产青瓷、白瓷、影青瓷等,“镇瓷在唐宋,不闻有彩器”(《景德镇陶录·余论》)。元青花出现后,景德镇进入陶瓷彩绘时代,其装饰主要以动物、植物、几何等图案装饰为主,也有相当部分的山水、人物图绘画装饰。元青花虽多为外销瓷,但其装饰绘画风格吸收文人画元素,始终以中国画风格为主流。明代中前期,陶瓷绘画装饰受帝王喜好影响,由宫廷画师绘制样稿,图案纹样虽然工整富丽,但缺少新意灵气。明末清初,政治、经济、贸易、社会等各种因素交织,宫延画家、文人画家的加入,壮大了瓷绘领域的创作队伍,使得单一的陶瓷绘画风格变得异彩缤纷。究其原因,笔者以为,是十七世纪景德镇陶瓷商品贸易的繁荣推动了陶瓷绘画的发展。
二、十七世纪景德镇瓷器贸易状况
元代,景德镇瓷器遍销南北。《陶记》载:“浙之东西,器尚黄黑,出湖田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也。”“两淮所宜,大率皆江、广、闽、浙澄泽之余。”明代,景德镇瓷器在元代销售范围的基础上,又进一步拓宽了市场。考古发掘报告表明,华东地区明代瓷器的出土地有南京、苏州、扬州、镇江、安徽、福建、浙江等地,中南地区有江西、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等,墓葬和遗址出土的瓷器具有一定的规模性。
此外,镇瓷亦是外销瓷之大宗。早在唐宋时期,大量日用陶瓷被运销到东南亚各地。明代中叶以后,这一贸易的规模更加庞大,而瓷器贸易垄断权基本被荷兰掌握。据荷人记载,十七世纪初期,每年有八至九艘中国大帆船赴万丹一带与荷人互市。“1608-1616年(缺1609、1611两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至欧洲的瓷器共641165件”。“1602-1637年,荷兰东印度公司运至荷的瓷器,总数高达300万件以上”。明末清初,正值战乱,景德镇对外瓷器销售曾一度受到中断。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官方开放海禁,浙江、福建、广东一带沿海地区的商人和船队,纷纷向东南亚大规模倾销瓷器,《星搓胜览》、《瀛涯胜览》和《西洋番国志》中记载,海外市场有日本、菲律宾、印度、也门、马来西亚半岛以及非洲东海沿岸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十七世纪瓷器贸易对景德镇陶瓷绘画的影响
十七世纪的景德镇经历了新旧朝代的更替、经济的萎缩与恢复、社会的动荡与安定,但景德镇仍然维持群窑之首的地位,成为世界陶瓷贸易中心。国内陶瓷贸易的繁荣和海外市场的拓宽,推动了民窑的发展,直接或间接地促使景德镇陶瓷绘画发展。因阶层、地区、国家的贸易需求不同,陶瓷绘画的装饰、题材、着色等都具有针对性。
1、十七世纪欧洲瓷器贸易对景德镇陶瓷绘画的影响
十七世纪初及其以前,欧洲人直接在中国购买瓷器,对其造型、装饰、绘画没有特定的要求。外销到欧洲的瓷器,主要是符合中国审美风格的图案纹样,如缠枝花卉、折枝花果、龙凤、人物、山水等。西欧有着与中国截然不同的民族文化,并不钟情中国式的缠花折枝图案,而期望在瓷器中加入本民族喜爱的植物图样。1635年,荷兰东印度公司在台湾专门制作了绘有中国纹样的木质瓷器模型,在中国纹饰的基础上添加郁金香图案,装饰在瓷盘的中国纹饰之间以及壶体或罐体的颈部。十七世纪下半叶,为了满足欧洲市场的需求,西欧各国的画家和艺术家们设计了大量的瓷器样品和草图,欧洲商人将这些画稿提供给部分中国瓷器专销商,订制具有欧洲文化风格的瓷器,并对产品预付定金,将合作关系长期固定。
欧洲瓷器贸易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陶瓷绘画的发展。在陶瓷绘画的题材上加入新的欧洲元素,特别是在景德镇烧造的订制瓷,完全符合欧美审美标准。其纹饰图案主要以欧洲英、法、荷、意等著名艺术家的版画、素描、油画等作品为装饰创作模板,英国版画家纳萨尼尔?帕尔(NathanielParr)、法国画家尼古拉斯?朗克雷(NicolasLancet)、荷兰画家考纳利斯?普朗克(CornelisPronk)、意大利画家雅各布?安尼戈尼(JacopoAmigoni)等人的艺术作品绘制在瓷器上后,倍受欧洲市民欢迎,这些图案不仅丰富了中国陶瓷绘画的装饰题材,也为陶瓷绘画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2、十七世纪国内瓷器贸易对景德镇陶瓷绘画的影响
明早期的御器厂施行轮班匠役制。正德以后,转变为编役匠,匠籍制度限制了工匠的人身自由。此外,瓷器的图案装饰烙上帝王意志,并对民间禁止烧造官窑瓷器的种类、装饰图案和颜色等,工序程式化、思维固定化,极大地阻碍了官窑工匠和民间匠人的个性发展和艺术创造力,也阻碍了陶瓷绘画的发展和创新。十七世纪,商业的繁荣带动了消费水平的提高,促使人们产生对日常生活用品寻求新奇的心理,且明后期的御器厂实施了“官搭民烧”的生产制度,匠籍身份得到解放,艺术个性得到激活,景德镇陶瓷绘画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装饰技法和图案,创新出许多色彩丰富、题材多样的种类,满足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观,如从天启彩瓷发展到康熙古彩的以版画为摹本的陶瓷绘画,不仅剌激了国内消费市场,还风靡海外。景德镇陶瓷经济规模的扩大,商贸关系的稳定,以致“昌南镇陶器,行于九域,施及外洋,事陶之人,动以数万计”(《陶说?杂篇》),据文献记载,清代早中期内销情形为“利通数十省,四方商贾,贩瓷者萃集于斯”。
十七世纪中期,官窑仍然为宫廷提供产品,而民窑销售的对象是新兴市民阶层和农村大众,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陶瓷绘画装饰及风格均不同。民窑的陶瓷绘画取材源于生活,如动物中的牛、虾、兔、猫等,版画、小说中的西厢记、八仙过海等,以及日常生活中的渔、樵、耕、牧、读、游等小景都是常见的描绘题材。对广大农村市场销售的产品,陶工为节约时间,提高生产量,挥笔肆意流畅,部分图案往往已经抽象化或符号化。对于中下层官员、地主阶级的喜好,陶瓷绘画比较倾向于官窑风格,规整大方。而画于文人士大夫钟爱的瓷器玩物,如洗、砚、瓶等,陶瓷绘画具有明显的文人画风格,并把诗词、款识、书法等饰于一器。这些世俗化、多样化的陶瓷绘画风格不仅反映了十七世纪末瓷器销售市场的广大、受众人群的广泛,而且表明了其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体现了新的社会价值和人性追求。
四、结语
瓷器贸易与陶瓷绘画的发展关系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贸易的繁荣、市场的扩大,必定要求陶瓷绘画按照市场需求来设计、加工;另一方面,陶瓷绘画题材、颜色和装饰技法的创新,也会刺激、增加消费市场的需求量,可谓商贸兴而绘画兴,随之衰而衰之。十七世纪,海内外瓷器贸易开展得如火如荼,陶瓷绘画的发展也达到了极致的高度,改变了先前单调工整的绘画模式,而转变为异域化、世俗化、多样化的陶瓷绘画风格。
参考文献:
[1]孔六庆.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2
[2]张道一.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土火相生的艺术.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1
[3]杨永善.中国陶瓷绘画艺术史·独具品格的陶瓷绘画.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4,7
[4]ROuffaer,G.P.,andJ.W.IjzermanDeeersteSchipvaartderNeder-landersnaarOost-IndieonderCornelisdeHoutman.V0l.3,P.17,25.CitedinvanLeur,Ibid,P.374
[5](日)吉田光邦.景德镇陶瓷生产贸易情况[J].南京博物院集刊,1982(4)
[6]陈万里.宋末——清初中国对外贸易中的瓷与器[J].文物,1963(1):3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