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高校冰雪文化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4-04-29张佐娟
摘 要:黑龙江省具有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高校聚集着知识分子和朝气蓬勃的大学生,在文化建设中处于优势地位。目前,黑龙江高校在冰雪文化发展上还存在冰雪文化建设意识不强,冰雪运动开展的不好等相对滞后的现状。高校应提高认识,加快建设,积极开展合作,成为黑龙江冰雪文化建设中的领军者,在冰雪运动、冰雪雕塑、冰雪摄影、冰雪文学等各领域加快冰雪文化建设的步伐,促进黑龙江冰雪文化发展,培育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提升黑龙江冰雪文化水平。
关键词:高校;冰雪文化;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3488(2014)01–0066–04
Status and Developing Countermeasures on Ice and Snow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ZHANG Zuo-juan
(Chinese Linguistic Literature Department of Suihua College, Suihua 152061, China)
Abstract: Heilongjiang province has the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particularly favorable ice and snow resourc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re full of professionals and youthful students, ha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cultural construction. At present, there is relative delayed situation of ice and snow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Heilongjiang province that the constructive consciousness of ice and snow sports is not strong and ice and snow sports dont develop well.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raise awareness, accelerate the construction, actively develop cooperation, become the ice and snow culture construction leader in Heilongjiang, speed up the steps on ice and snow culture construction with ice and snow sports, ice and snow sculpture, ice and snow photography, ice and snow literature,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ice and snow culture in Heilongjiang, develop Heilongjiang ice and snow cultural feature, improve Heilongjiang ice and snow cultural level.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ce and snow culture; status; countermeasures
收稿日期:2013-10-11;修回日期:2013-11-19
作者简介:张佐娟(1967-),女,黑龙江绥化人,教授,研究方向为体育文化学。
1 引言
冰雪文化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以冰雪生态环境为基础所采取的或所创造的,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地域、经济发展状况、文化素质等原因制约着冰雪文化的发展程度。黑龙江省地处北纬43°25′至北纬53°33′之间,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漫长,平均气温在-14.7℃以下,雪期长达四个月之久,山地高度适中,降雪量平均 150 cm,有着得天独厚的冰雪资源,非常适合开展冰雪运动。因此,在打造学校冰雪文化方面,黑龙江省高校有着天然的优势[1],高校也理应成为这方面的排头兵。冰雪文化涵盖了人类认识、利用和驾驭冰雪所创造和获得的全部成就的总和,包括物质的、精神的和社会行为制度的,如,冰雪运动、冰雪雕塑、冰雪文学、冰雪摄影,以及冰雪娱乐活动等,其中冰雪运动是冰雪文化的中心。
2 冰雪文化发展现状
独特的地域特色、气候条件、人文风貌和朝气蓬勃大学生,都是黑龙江高校打造冰雪文化的有利条件。目前,黑龙江省高校冰雪文化发展参差不齐,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
2.1 冰雪运动
冰上运动是借助专用冰刀或其它器材在天然或人工冰场上进行的体育运。黑龙江省高校冬季冰上课的内容主要为速度滑冰、花样滑冰和冰球。速度滑冰是黑龙江省高校冬季体育课教学中的季节课、特色课和必修课,开设较早、也较普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较为规范[2]。但近年来,因受特定教学环境的制约,如高校的扩招,或迎接评估,高校校园里教学楼、宿舍、食堂、图书馆等建筑拔地而起,往往侵占了学校的动场所,加之全球气候变暖,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学校经费紧张等因素的影响,开设冰上课的高校呈减少之势。
保留了冰场的高校,积极性也不高,教学效果不理想,一些高校常常因冰场面积小,学生拥挤,技术好的学生发挥不出水平,初学者提高不快,冰场起不到应有的作用[3],严重制约了高校冰雪体育文化的发展。
雪上运动,是借助滑雪板或其它器具在雪地上进行的各种滑行运动,高校雪上课的内容主要为高山滑雪。随着 1996 年第三届亚冬会在亚布力的举办,掀起了黑龙江省雪上运动发展的浪潮,特别是进入新世纪, 2003 年全国第十届冬季运动会、2009 年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在黑龙江省的成功举办,雪上运动更成为时尚健身运动,参与者众[4]。但是在高校,滑雪运动的发展却相对缓慢。目前,黑龙江全省35所本科高校中,最先开展滑雪运动的是哈尔滨体育学院,拥有自己的滑雪场,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等也相继开设雪上课程。其他高校尚未设置雪上课程。
2.2 冰雪雕塑
冰雪雕塑包括冰雕、雪雕两类,是冰雪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冬季黑龙江省一道亮丽的风景。冰雪雕塑艺术是兼具艺术家灵慧与大自然神奇的结晶,是冰雪艺术工作者置身于冰天雪地的自然环境中,从文化视角审视冰雪资源,以冰雪为材质,利用冰雪独特自然的质感,运用高超的技术,结合声、光、电等现代科技将冰雪塑造成各种生动形象的物象[5]。这一年轻的艺术以其独特的质感魅力和表现形式而名扬天下,也因此,哈尔滨冰雪大世界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6]。目前,高校开展冰雪雕塑活动力度不够,意识不强、随意性比较大,缺少组织筹划,表现为:一是缺少主题,制作技术不够精良,设计感不强,二是数量少,还形不成高校冬季校园的冰雪文化现象。
2.3 冰雪摄影
冰雪摄影,顾名思义,是指使用某种专门的设备以冰雪环境下的人、物进行影像记录的过程,冰雪摄影的魅力在于将北方冬季日常生活中稍纵即逝的平凡事物转化为不朽的视觉图像[7-8]。摄影一直是高校广泛开展的活动,但缺乏开展冰雪摄影的理念,加之冰雪摄影是在冰天雪地的寒冷环境中进行,拍摄者要克服身体、精神上的各种困难,同时,冰雪摄影对摄影者的技术要求也较高,所以,高校冰雪摄影的现状是冰雪主题不突出,不能坚持经常,优秀作品不多。
2.4 冰雪文学
冰雪文学是以语言文字为媒介形象化地反映冰雪世界里的景象、人情,表现作家心灵世界的艺术。冰雪世界的奇异精致、冰雪世界的变幻莫测、冰雪世界里人们的情感体验、冰雪世界中人们的追求渴盼自然有着与其他地域,比如江南水乡、高山大漠不同的地方,这些值得书写,在文学史上,这样的作品出现过,但尚未形成冰雪文学现象。高校也不例外,文学社团的活动也挺频繁,描摹现实、抒发理想的文字常常见诸报端,但没有形成冰雪文学现象,主要是对冰雪世界理解感悟不深。
3 黑龙江省高校冰雪文化发展策略
冰雪世界这种自然环境有地域的独特性、有时间的限定性,高校学生,无论来自黑龙江省,还是来自其他省市区,冬季,置身于冰天雪地之中,在寒冷、清新的环境中体验着大自然给予的恩赐,感受着冰雪带来的乐趣,冰雪世界给人以身心的放松、陶冶,青年人在冰雪世界可以磨练意志、锻炼身体、增强信心、勇敢拼搏、增进友谊、团结进取。
3.1 积极开展冰雪运动
冰雪运动是积极、开朗、向上、力度的运动,发挥黑龙江省地域、资源方面的优势。高校开展冰雪运动,首先要扩大冰场面积,使其满足学生需要;其次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按学生程度分层次教学,使学生掌握滑冰技术、提高冰上运动能力。
近年来,滑雪运动发展很快,滑雪运动不仅是一项竞技运动,更是一项绿色环保的健身休闲运动。相对于冰上课程来说,雪上运动需要的条件要高很多,雪场的选址需在高山丘陵起伏的地区,建造雪场的投入较大,滑雪器具价格不菲。除黑龙江省除哈尔滨体育学院有自己的滑雪基地外,其它高校还没有这方面的建设。但这不妨碍高校开展雪上运动,雪上运动理应成为高校体育课程项目设置。雪上运动在高校的开展是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高校体育要与时俱进,面向未来。可采取如下措施:首先加强高校与滑雪场的合作。
目前,黑龙江省分布着大大小小 100 多家滑雪场,各高校可根据自身条件、雪场条件来选择合作的雪场,雪场接纳高校学生雪上课程教学与训练,高校可采用有偿使用的方式,同时,鉴于群众性滑雪热情高涨、滑雪场缺乏优秀教练人才的现状,高校还可选拔优秀学生到滑雪场当教练[9];其次采取选修制。众所周知,滑雪场一般距离市区较远,需要乘坐一定的交通工具,门票、滑雪器具等都需要一定费用,再加上学生自身原因,如个人身体条件、个性喜好等,滑雪运动应像其它体育课程一样,采取自主选修的办法,学生可以根据自身兴趣爱好、经济条件等进行自主选修滑雪课程。同时,要打破一周1节体育课的陈规,将滑雪课相对集中安排,一般来说,黑龙江省适合滑雪的时间 3-4 周,可利用周末集中安排学生进行雪上课程教学、实践。
3.2 大力打造冰雪雕塑
冰雪雕塑是我国北方地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在寒地黑土,已涌现出一批冰雪雕塑艺术工作者,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及市区的一些冰雕雪雕已获成功[10]。高校应结合自身人才优势,在冰雪雕塑上发挥作用、有所作为。高校尚无冰雪雕塑专业,黑龙江省高校可结合地方特点,挖掘优势资源,艺术设计专业可开设冰雪雕塑课程,培养学生对冰雪雕塑的热爱,为社会输送冰雪艺术人才,促进黑龙江省冰雪雕塑艺术可持续发展。高校应积极开展冰雪雕塑活动,打造冬季校园文化,推动高校文明建设。可采取主题雕塑的形式,对整个校园进行全面规划,以艺术设计专业学生为主,其他专业学生(冰雪雕塑爱好者)为辅的形式分区域进行规划;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冰雪雕塑比赛,每年,省、国家都举办这样的比赛,高校要创造条件支持学生参加比赛,从而调动起大学生学习冰雪雕塑的热情,陶冶情操,磨练意志。
3.3 稳步推进冰雪摄影活动
“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冰雪风光是许多摄影爱好者喜爱的一大题材。寒冬腊月,当大雪纷飞、冰雪覆盖大地时,正是冰雪摄影的大好时机[11]。冰雪摄影,一要解决技术问题,因受地域、时间等因素的严格限制,及摄影主题的特殊性,难度较高,要正确测光和曝光,背景的选择需谨慎。二是对冰雪产生独特的心理感受,理解冰的感情色彩、体会雪的情感特色。比如漫天雪花和大雪压枝就是不同的情景,拍摄出来表达的情感世界也就不同。
高校应积极开展冰雪摄影活动,提高青年学生对美的事物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激发青年学生克服困难、战胜严寒的能力。雾凇、冰凌、雪乡雪貌是冬季黑龙江奇异景观,开展冰雪摄影活动,既是大自然美妙奇异景观的真实记录,也是大学生审美鉴赏水平的体现,能有效地提高大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从而提升大学生素质[12]。高校可每年举办一次以冰雪为主题的摄影展,评出优秀作品,进行悬挂张贴,既鼓舞学生,又美化校园,使学生作品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
3.4 尽心培育冰雪文学
冬季的黑龙江是个神奇的冰雪世界,呼唤有灵气、富于表现力的人们去挖掘它、理解它[13]。目前,在文学界还没有形成冰雪文学现象,但这是一块有待开拓的领域,冰雪世界中冰天雪地、冰清玉洁、冰雪覆盖大地的美丽情景;寒气逼人、寒风凛冽、雪花漫天飞舞的天气状况,给人以别样的感受,冰的晶莹、雪的飘舞带给人的独特感受,冰雪世界中人们生产生活方式的独特之处、形成怎样的情感世界,这些都属于冰雪文学描述的范畴,我们呼唤也期待冰雪文学在黑龙江高校率先出现[14]。高校不乏爱好文学、喜欢舞文弄墨的学子,开展冰雪文学活动,一是创办文学社,可采取主题作文的形式,以冰雪题材作文、赋诗都可以,择优集成文集;也可采用自主作文的形式,表现冰雪世界中人们的生活、理想;二是办校园刊物[15],鼓励学生,特别是文学爱好者,描绘冰雪世界中人们的物质生活与精神追求。
4 结语
黑龙江省冬季独特的环境、气候,形成特色鲜明的冰天雪地景象,高校是青年人聚集的地方,充满朝气、奋发向上,勇于拼搏,不畏艰难,有勇气与智慧,有无限的创造力,是黑龙江省的未来、祖国的未来,是打造冰雪文化、建设冰雪文化的重要阵地,是打造黑龙江冰雪文化特色,提升黑龙江省整体冰雪文化水平,构建和谐社会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姚广军,王淑琴.利用大冬会促进黑龙江省冰雪文化与经济发展[J].冰雪运动,2007,29(1):12-13.
[2]张桂新,王淑华.王晓林.高校滑冰课隐性特征及功能[J].冰雪运动,2013,35(1):76-78.
[3]王建治,孙丽.生态旅游视角下的黑龙江省滑雪旅游发展研究[J].冰雪运动,2008,30(1):90-92.
[4]焦春,朱喜梅.中国冰雪文化发展的研究[G]//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第十一届全国冬季运动会科学大会论文汇编.哈尔滨:哈尔滨体育学院,2008:90-94.
[5]李鑫泽.冰雪雕塑艺术[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97-101.
[6]王 洋,房殿生.打造冰雪文化品牌 提升冰城旅游竞争力[J].冰雪运动,2011,33(3):91-93..
[7]仇春霖.大学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23.
[8]王淑华,韩秀华,张桂新.美学视阈下冬季体育教学的审美教育[J].冰雪运动,2013,35(1):89-92.
[9]张德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大众滑雪旅游[J].冰雪运动2003,34(3):77-81.
[10]吴志刚,李博.利用冰雪文化促进哈尔滨城市发展策略的研究[J].冰雪运动,2007,29(2):89-92.
[11]吴琼.黑龙江冰雪文化产业空间结构与优化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09:121-126.
[12]全国体育院校通用教材..冰雪运动[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225-259.
[13]李勇勤,茹秀英.奥林匹克火炬接力的历史透视及价值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6):729-730
[14]王景富.哈尔滨冰雪文化发展史[M].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5:153-157.
[15]王淑华,张桂新.冰雪体育文化特征对大学生社会品质的塑造[J].冰雪运动,2012,34(2):6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