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传媒涉足手游圈到底有戏没戏?

2014-04-29科多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4年1期
关键词:知名度僵尸手游

科多

高知名度手游与分发平台的合作

好的题材,可谓是手游成功的首要条件。《爸爸去哪儿》同名节目不断刷新的收视纪录,让这款手游还没上架时便已人气爆棚。而从目标受众上看,《爸爸去哪儿》也堪称老少咸宜,无论是老年人还是小孩子都喜欢,更别说是刚好为人父母,又是手游主要用户群体的80后和90后。可以说,《爸爸去哪儿》作为一个拥有绝佳题材的手游,其潜在玩家群是非常宽泛的。

除了先天优势,另外一个与之相关的还有发布渠道。众所周知,Android平台手游的下载量除了和其游戏本身知名度有关外,更和游戏首发平台本身息息相关。这一次《爸爸去哪儿》手游选择的百度91应用平台,曾经成功首发了《我叫MT online》、《植物大战僵尸2》和《愤怒的小鸟星球大战2》等多款人气游戏,其中《植物大战僵尸2》在上线24小时内的分发量就突破了800万。

那么百度91应用平台为《爸爸去哪儿》带来了什么呢?截止到2013年第三季,百度的平台市场份额已经达到了40%以上,这让《爸爸去哪儿》的分发成绩超过了《雷神2:黑暗世界》和《饥饿游戏2:星火燎原》等改编游戏。

拥有天时地利,但缺了人和

可想而知,占据了先天和后天优势,但凡一款手游能够稍有可玩性和粘度,那么凭借这款手游打响圈内知名度,甚至是占据一席之地也并非不可能。但问题就在于《爸爸去哪儿》显然还欠缺一些什么。

一款手游佳作必备的品质有哪些?优质题材、精细画面、高可玩度,这些能算作是必不可少的,如果再严苛一些,那么这款手游要招人喜欢,那么就还得让人感觉到“新鲜感”。这体现在游戏模式与内容上的创新。就模式上来看,跑酷类手游的成功案例有很多,例如《天天酷跑》和《地铁跑酷》,它们有很多优点可供参考和模仿。但恰恰是这些成功的跑酷手游,给了创新度明显不足的《爸爸去哪儿》一个高下立判的残酷打击。

再从内容上看,《爸爸去哪儿》节目为什么这么受欢迎,而模仿它的港版节目却惨遭吐槽?这是源于观众的“窥探欲望”。一个高知名度明星的粉丝资源是不可估量的,但一款角色长得不像明星本人,内容也没有丝毫可窥探内容的手游,会有多少粉丝来捧场?

最后,此前《愤怒的小鸟》和《植物大战僵尸》还没上架中国市场之际,模仿它们的山寨手游赚了不少钱,但正牌一登场就重新夺回市场,为什么?因为盗版的显然没有正版的好玩。可想而知,《爸爸去哪儿》这样一款连山寨手游都比不过的作品,又能收拢多少玩家呢?

改编综艺节目制作手游,到底有没有搞头?

虽然《爸爸去哪儿》在推出后的3天时间内,拿到了300万下载量的可观成绩。但随后的几天却是直线下降,其用户留存率更是惨不忍睹。

就目前看来,能在中国手游市场中捞金的,其主流队伍依旧是联网手游。无论是《扩散性百万亚瑟王》、《我叫MT online》还是《大掌门》,它们的大卖都与拥有高粘度的游戏模式分割不开。而能在短时间打响知名度,甚至连内购都抛开的手游,则是那些偶尔出现的“奇葩”类。

但是综艺节目改编制作的手游,却往往无法达成以上任何一点—高收益往往代表着高风险,一款联网手游和一款单机手游相比,需要付出更多的人力物力和后续维护成本,而传统电视媒体即便能够转变观念,将此类手游从“电视节目的附属品”视为一款独立的手游,进而对其投诸更多的关注度,也要先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经营此类游戏的丰富经验。

可即便是抛开研发实力和维系能力不谈,其素材来源的节目本身所依靠的短期眼球效应,便是其桎梏所在:参照节目来制作,没有新鲜感和可玩性;脱离节目来制作,要么创新力度不够,要么根本没人关注。

显而易见,这也就是为什么不少改编自电影、综艺节目的手游能短期大卖,却无法真正延续其节目本身热度的重要原因。

猜你喜欢

知名度僵尸手游
最后的恐龙
笔记本电脑“僵尸”
你愿意当吸血鬼还是僵尸?
创意运营让“浙江24 小时”知名度从区域走向全国
休闲手游荣光不再,该杀回马枪了
App已死?80%的僵尸应用带来的困惑
“僵尸肉”横行谁之过
2014新主流“重度手游”
跳不过的两道坎 手游的“渠道”和“IP”
手游产业“山寨”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