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笔耕耘 方寸凝香
2014-04-29李斌
李斌
“说起和篆刻结缘,可追溯到30年前。1985年在一次笔会上,我结识柏涛先生,对篆刻产生浓厚的兴趣,开始艰苦的学习历程。终于练出了双手配合,左手把持有劲,右手持刀运行有劲,眼睛有准,刀尖有准的功夫,在模仿秦汉和前代大师作品的基础上,在印文上进行创造,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篆刻家凝石对本刊记者说。
凝石先生本名贾福林,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多年研究中华祭祀礼乐文化,有多部学术专著出版。正是由于深厚扎实的的传统文化学养,使其篆刻艺术充满着浓郁的文人气息。
1996年,在取得了一定的水平以后,凝石拜柏涛先生为师,先生亲笔题写斋名“凝石斋”,“凝石”艺名由此得来。
近代吴昌硕大师被公认为篆刻富有深刻之内涵。齐白石大师篆刻自成一派,大气磅礴。他们都源于具有深厚传统的功力,源于他们具备高深的文化修养。柏涛先生注重传统,富于创新。凝石自然循序渐进。先摹秦汉印,后习甲骨文,金文、小篆。历代名家印谱成了他案头之宝。他经常细细地品味着,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在继承传统的同时,立意创新。
凝石先生在篆刻中发现,用古钱币作为篆刻作品的外形,其中的内容一经改变,其艺术性和思想性比之一般的篆刻作品有更可鉴赏的价值,并很具哲理性,令人耳目一新,极具欣赏价值。
凝石先生在古钱币印章的篆刻上,追求形式美和艺术美的同时,也追求作品的思想性,使古钱币篆刻别出一格。他的古钱币篆刻形式多样,有花钱,有布币,有银饼,有刀币等等,但是,他在不同形式上,刻上不同的内容,使之一改钱币给人的印象,从而有了新的感觉。方孔圆钱形状上刻的不是“开元通宝”、“大观通宝”的字样,而是“身外之物”四字,其以外之言不言自明。他的刀币“惜寸阴”和金错刀币“一片玉壶心”,也是哲理味儿很深的篆刻艺术品。
凝石先生属于文人篆刻,尤其是学中文的背景,曾研修文字学、训古学,这样的学养使他对古文字有所把握,其形、音、义对印文思想性和艺术表现都十分有利。如“祝你生日快乐”一印中的“日”刻成圆形,“三人行必有吾师”一印中的“人”字刻成俯首之人形,立刻打破画面平衡,使画面生动起来。
凝石先生钟情收藏,但收藏的不是昂贵的古董,而是印谱、篆刻书。所能见到的别人的篆刻作品,他也都收集起来以作参考,谓博采众长。朱白文皆可操刀,尤以朱文见长。其肖形印也很有特色,金石味儿浓郁,曾为书法家纪怀昌刻圆形蹲状小猴肖形印一枚,深受纪先生喜爱。凝石先生用十二生肖钤盖于扇面,生动活泼,得到众人青睐。
凝石先生的独特之处还在于他把篆刻当作磨练性格、陶冶情操的一种极好的方法。许多印章是凝石的精神寄托和潇洒淡泊的处世态度的表现。如“返朴归真”、“过眼烟云”、“大象无形”、“心远”、“慎独”、“三人行必有吾师”等:还有一些是在生活中情之极致而灵感突发所作。如“顿悟”一印,印呈心形,充分表现了成功之后的喜悦,不仅给自己,也给他人以启迪。
大凡有成就的艺术家,都继承传统并立意创新,源于深厚的传统功力,源于高深的文化修养,凝石的艺术道路正是如此。注重整体文化修养,自学不辍,积蓄篆外之功。在继承传统的前提下,凝石先生追求内容的“雅” 和“新”;在形式和内容统一的前提下,体现自己的理想和个性,方寸之间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纵观凝石篆刻之艺,宗秦法汉,追求新雅,形神兼备,个性张扬,其风格可概括为:“粗犷豪放、文气贯通、刚柔有度,雅俗相生”。笔墨方寸之间达到完美的艺术境界。
其篆刻作品,不胫而走,备受收藏家青睐,书画家珍爱,远播海外。亦常捐助公益,或慰问军营。尽管其作品水平日趋攀升,但始终谦逊好学,每日耕耘不辍,在艺术的道路上努力攀登,为弘扬传统文化用铁笔默默耕耘,方寸之间凝结着淡雅的幽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