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建立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014-04-29徐放芳

考试周刊 2014年105期
关键词:教学质量

徐放芳

摘 要: 研究中职学校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建立的问题,有利于中职学校进一步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有利于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更多高质量技能型人才,有助于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有利于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本文通过对我国普通中等职业学校师资队伍现状和存在问题的分析,探讨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教学管理办法。从中职学校强化对技能型课程教学质量的监管等方面,提出中职学校建立和实施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以确保教学质量的对策。

关键词: 教学评估体系 技能型课程 教学质量

教育部在《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现代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与经济社会实现“五个对接”,即“专业与产业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教育对接”。强调以对接产业为切入点,强化职业教育办学特色,对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提出更高要求。

中职学校在组织教育教学中要真正实现“五个对接”,特别是“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关键在教师。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中应注重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和实施,以确保教学质量。

1.师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中职学校教职工队伍不断扩大,通过一系列改革,人员结构日趋合理,师生比、教职工与学生比逐年提高。尽管中等职业学校的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展,但师资现状仍存在较多问题:

1.1教师数量不足。由于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中职院校招生人数迅速增加,导致各中职学校师资数量严重不足。据全国①16省市抽样调查1124所中职学校的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底,我国普通中职学校生师比普遍在21.9∶1,生师比偏高。即使考虑到中职学校的特殊性和兼职教师的人数,其师生比也未达到合理比例。中职学校一些热门专业的教师非常缺乏,教师需求量很大。

1.2人员结构不合理。中职学校师资队伍中高学历、高职称的人才相对匮乏,同时在学历、职称、年龄、知识、技能等方面存在结构性矛盾。文化课教师比例47.0%,专业课教师比例为45.2%,实习课教师比例为7.8%,学校毕业直接任教教师比例为74.1%,企业调入专任教师比例为7.2%,中级职称以上比例为62.9%,本科以上学历达标率为61.8%,”双师型”教师比例为17.1%,“双师型”教师中教授实习课或一体化教学的比例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63%。中职学校教师队伍中严重缺乏年龄层次在40~55岁之间的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专业课和实习指导教师比例偏低,从企业调入的比例低,中、高级职称比例较低,从队伍能力结构来看,“双师型”教师数量不足且含金量不高。

1.3“双师型”教师比例远低于实际需求。中职学校有别于普通高中的本质规定和特色在于:普通高中是为高校输送人才,为国家培养科研人才出力;而中职学校是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技能型人才。但现有中职学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据统计,普通中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为17.1%,“双师型”教师中教授实习课或一体化教学的比例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63%。而在“双师型”教师中,具有教师职称且有在企业工作两年以上实践经验的“企业实践型”教师数量最少,占“双师型”教师总数的12.9%。

现有中职学校严重缺乏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的高技术素质教师,这种师资现状必然影响中职学校的特色发展,以及中职学校为社会输送合格技能型人才的功能。

1.4中职学校教师缺乏教育理论背景,教师的教育教学技能不足。由于我国中职教师培养起步较迟,同时中职学校的教师来自非师范类专业的占比较大,因此教育理论相对缺乏,教师教育教学技能存在较大不足。较大部分“双师型”教师动手能力不强,缺乏实践经验,知识更新不够,不能适应教学要求。有些教师特别是刚刚离开大学校门的年轻教师,对于生产过程(岗位)及对应的职业标准不熟悉,不能把职业标准引入教学内容中。有些教师虽然熟悉职业标准,但缺乏运用意识,对已有职业标准视而不见、置之不理。因此,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有一定难度,这势必对我国中职学校培养合格人才造成极不利的影响。

2.技能型课程教学工作正规化建设方向

《关于推进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提出,职业教育要以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依据,与经济社会实现“五个对接”,这是对我国职业教育的丰富和发展,是科学发展观在职业教育建设中的具体表现,也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然要求。

正规化是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总目标之一。中职学校教学工作正规化建设概括为“五化”:教师能力的精细化、教学过程的实战化、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教学保障的信息化、教学评估的正规化。其中,教学评估体系建设是否正规化,将直接影响“五个对接”的实现。

3.建立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

教学评估体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能够指导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促进其教学水平持续提高,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以实现预期的人才培养目标。在构建技能型课程教学评估体系时,可以分为课前、课中和课后三块,每块采取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法。

3.1课前说课评估。对首次上课教师及上新课教师实行“准入制”,课前由领导、督导组、教研室和企业专家组组成评估小组,根据统一的评估方式,联合审查把关。

课前评估方式从正规流程化角度可概括为:

3.1.1说课前,授课教师提前两周将说课所需材料、教学PPT、生产过程模拟及操作考核标准(职业标准)等提供给评估组成员,由评估组统一预评估。预评估不合格者,由评估组给予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完毕,再次提交,直至整改合格。

3.1.2说课时,评估组根据课前定量评估分析表,给予评分。评分不合格者,根据评估组提出的整改意见,准备进行二次评估,直至合格。

3.1.3说课后,合格通过的授课教师需严格按照评估组评估通过的课程模块,正式组织教学,面向学生进行教授。如有改动,需提前通报给评估组所有成员知晓,并报备。

整个流程中,教师的说课表现建立在教师教学档案中,以备后续评比之用。

3.2课堂、实操教学评估

3.2.1对首次上课教师或上新课教师的第一次课,领导、督导组、教研室、企业专家组需按照课堂教学及学生操作定量评估分析表进行评估。

3.2.2后续,督导组不定期根据之前评估的结果,进行随机听课评估。

3.2.3学生参与测评,并同督导组测评结果,取权重综合计算出结果,归入教师教学档案。

3.3课后建立机制。课后根据领导、督导组、教研室、企业专家组及学生测评,教师需对任教课程进行进一步改进。同时建立教师教学质量与教师晋职、晋级、奖励等直接挂钩的联动机制,以促进教学质量不断提升。

技能型课程教师的教学标准是职业标准,其教学目标评价标准是职业标准。学生操作考核成绩、取得该课程相关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率及家长、用人企业对学生的评价等,也纳入评估体系中,考核组采取随机抽样的方式考核评价其教学效果。

4.结语

学校教学质量的优劣,教师是关键。中职学校在教学管理过程中,对于技能型课程教师教学质量的控制,应重视教学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持之以恒地实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技能型课程教学真正实现“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的目标。

注释:

①王宪成,张柄耀.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现状抽样调查及对策研究,职业教育研究,2010(5).

猜你喜欢

教学质量
努力改善办学条件 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关注学习过程 提升教学质量
提高教学质量,重在科学管理
实践教学如何提高教学质量
如何提高初中英语的教学质量
关于提高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质量
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几点思考
如何提高高中藏语文教学质量
关于加强专业选修课教学质量的几点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