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渗透
2014-04-29凌峰
凌峰
摘 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可陶冶学生情操,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健全学生人格,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承受挫折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关键词: 心理健康 教学方法 历史素材 社会实践
教育部在《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和《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重要文件中明确指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是素质教育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肩负着跨世纪的重任,不仅要参与知识、智力的较量,更要参与心理的较量。所以,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应进一步挖掘、发展历史教育的功能,在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培养能够适应形势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的接班人。
一、建立平等师生关系,营造宽松教育氛围
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教师“不仅仅是人类文化的传递者,也应当是学生心理的塑造者,是学生心理健康的维护者”。良好的课堂氛围,既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意志品质,促进身心健康发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用真心体察学生,用真情感动学生,用爱心抚慰学生,用公平对待学生,以精神饱满的状态、和蔼可亲的教态、抑扬顿挫的语言、扣人心弦的讲解营造“轻松、愉快、和谐”的课堂氛围,以建立“民主、平等、和谐”的关系,达到心理上共振,情感上共鸣,认知上相近,“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效果。让学生在获取历史知识、培养能力的同时,自信心、团队协作精神、竞争意识、情绪调控力和坚强勇敢等意志品质均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采取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浓厚兴趣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除传统教学方式外,一些新颖的教学方式被运用于课堂教学中。如活动体验式教学,教师可结合学生对某些历史事件和人物的理解,通过指导学生编排历史小品、短剧,举办故事会、辩论会、知识竞赛,观看爱国主义影视片等活动,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再现历史故事情节和场景,让学生在角色扮演中感知历史,增进对人物的理解,培养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从而使枯燥的课堂讲述变成生动的自我参与。既提高学生的学史兴趣,又加强学生间的交流沟通,增进了解,密切情感,学会与人和谐相处,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品质。再如情景交融式教学,教师可利用历史教材故事情境多、图文并茂的特点,用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使历史人物或事件鲜活起来,为学生描绘出一幅幅活生生的历史画卷,让历史“重演”,使学生获得更多感性认识,产生情感共鸣,以至“观史如身在其中”。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又如合作探究式教学,教师可让学生多开展讨论、合作探究,让学生在讨论中加强交流,在交流中体现合作,在合作中培养团队精神,学会与人和睦相处,从而改善人际关系。如在讲解抗日战争时,给学生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视频,然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如何看待这段历史,使学生产生更深刻的认识。
三、充分挖掘历史素材,培养学生进取精神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历史内容包罗万象。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历史学科潜能,精心挖掘历史素材,利用丰富的史实与优秀的历史人物,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其中,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品质。如近代史中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和本国反动统治者的斗争所体现出的不屈不挠的民族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气概,在帮助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学生承受挫折和适应社会生存环境能力等方面有巨大优势。历史课堂中学生可以接触到各种有成就的人物,他们有的品质优秀、人格高尚,如“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周恩来,教师可通过情真意切的描述,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从内心深处迸发出对这些人物由衷的钦佩,产生对真善美高尚情操的向往和追求。他们有的不怕困难、性格坚毅,如司马光耗费大量心血,十九年才写成《资治通鉴》;发明大王爱迪生在历经数百次失败后,终于研制成耐用灯泡。教师通过对人物事迹的讲述教导学生要像他们那样,对科学和真理执著追求,在重重困境中磨炼自己的意志和性格。他们有的胸怀阔广,如廉颇负荆请罪,马克思和恩格斯的伟大友谊,都为学生开阔胸怀、正确处理人际关系树立了良好榜样。
四、积极开展实践活动,丰富学生情感认知
丰富多彩的社会实践活动,能够为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我风采、张扬自我个性、释放内心激情、满足自我精神需求的平台,以此减轻学生心理压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可适时为学生组织一些有意义的社会实践活动,如带领学生参观杨根思历史烈士陵园、新四军黄桥战役纪念馆、朱东润故居等,让学生走进历史遗迹、名人故居等场所增加直观认识,切身感悟历史文化。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接受锻炼,磨炼意志,增强竞争意识、创新意识和互助精神,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使学生的心理处于健康、积极、乐观状态。
总之,学科渗透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历史教师应充分发挥历史学科在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利用历史学科的特有优势和潜能,在课堂教学中从内容到形式再到方法方面挖掘并发挥心理教育功能,有机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为塑造学生健康的心理作出应有贡献。
参考文献:
[1]聂菊香.心理健康教育:中学历史教学不容忽视的话题.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02(7).
[2]鞠振荣.新课程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M].北京: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