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初中历史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2014-04-29朱立承
朱立承
按照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要求,初中生需要同时学习和掌握多门学科,这使得历史教学所占用的时间非常有限,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如何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对于广大历史教师来说,无疑是一项巨大的挑战。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和关注教学模式的选择,对教学不断进行优化,才能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使学生习得和掌握较多的历史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为其日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陶冶和升华学生的精神境界
历史学科的实用性不是很强,主要是以教育和培养学生的文化素质为目的,是一门人文学科。在初中历史课堂上,教师通过向学生讲解人类历史丰富的文化,使学生获得智慧和情感的体验,并不断完善和升华学生的人格素养和精神境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传统的历史课堂上,教师教学观念比较陈旧,一切以应试教育为宗旨,采取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集中式的讲解,导致学生难以对历史学科提起兴趣,降低了课堂教学质量。因此,历史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育观念,在向学生传授历史知识外,还应该重视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导下,潜移默化的受到历史文化的影响,形成自身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能够理性进行选择,对社会充满责任感,树立为人民服务和为社会做贡献的崇高理想,并设定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为之而不断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满足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要求,体现初中历史这门学科的价值,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我国的国民素质。
二、重点加强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
初中阶段是学生学习历史知识并进而获得历史素养的关键时期。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能够大量获得历史知识和基本技能,扩大学生的国际视野,不仅能够对古今中外的历史有宏观的认识和了解,还能细化到每一个历史时期,极大的扩大了学生的国际视野,学会正确的评判历史并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教训,积极学习和继承历史中的传统美德和智慧,提高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促进学生正确价值观念的形成,为民族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特别是21世纪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建立和发展,国际间在政治、经济、历史、文化等各个领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越来越频繁,面对复杂的国际形势,培养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可以极大的增强民族凝聚力,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得以保持和发扬,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因此,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对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加强素质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引起学校相关负责人的高度关注和重视,抓好初中历史教育。试想如果在学习历史的关键时期没有对学生进行良好的教育,将会使学生缺乏对历史的了解,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提高,从而直接影响到整个国民素质的提高。这是由于在高中学习阶段,职高并不开设专门的历史课程,如果在初中没有打好基础,将会使得这部分学生很难对历史知识再次进行系统的学习。并且如果管理层对初中历史教学没有充分重视,将会导致学生的历史知识素养难以得到培养和提高。
三、优化初中历史教学方法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对初中历史教学方法进行优化迫在眉睫。历史教师必须摈弃传统单一的教学模式,灵活采取科学的教学方法,丰富历史课堂内容,鼓励学生积极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从而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学习兴趣,构建和谐的课堂气氛,提升课堂教学效果。初中学生的年龄尚小,缺乏足够的閱历和经验,认知水平和身心发展水平还不够成熟,而历史文化又是如此的纷繁复杂,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难度。因此,教师必须正视学生的这些不足,在课堂上理性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层次性讲解,使课堂教学富有情趣,并鼓励和指引学生从各个角度来看待历史文化,启发学生进行思考,学会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和处理现实问题。另外,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加强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判断思维和合作能力也是十分重要的。
四、 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充分重视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并且教师应该善于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合理的选择教学方法,以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同时,历史教师对教学评价进行优化也是十分重要的,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迫于升学考试的压力,很多教师都十分关注学生的历史成绩,给学生带来较大的历史学习负担和压力。因此,教师应该淡化成绩在评价中的比重,而应该从学生整体的课堂参与度和课后表现来进行综合评价。优化评价有利于教师及时获得教学反馈,对教学进行反思和调整,以便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另外,教师可以适当的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将历史知识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使学生能够独立的对历史知识进行学习、思考、巩固和强化,以便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作者单位:本溪市第二十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