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霞客精神”引领下学习文化建构的思与行*

2014-04-29毛新薇

江苏教育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建构交流活动

成尚荣先生说过:“教学的本质是教会学生学习,教学改革必须以学生学会学习为核心,为使命,为最高境界。这样的变革才是深度的、根本性的。”新一轮课程改革,无论是改革课程结构,还是建立新的课程标准,是改革教学方法,还是强调发展性评价,其最终落脚点都在于教与学方式的转变,因此创建一种新的学习文化显得尤为重要。两年来,我们围绕“霞客学习文化”的建构进行了诸多的思考和探索。

一、霞客文化的理论界定

(一)霞客学习文化的核心内涵

1.在现实中追问。“文化”者,“文而化之”也。学习是一种文化吗?倘若是,霞客学习文化的内核与特质是什么?以什么去“化”?能“化”些什么?又该如何去“化”?她能否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学习,使其变得更有力量与价值?

2.在历史中寻根。400多年前,从江阴马镇走出了徐霞客这样一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尊重实践的一代伟人,他敢于迎接挑战、不断突破创新、勇于实践、坚韧不拔的学习品格,一直激励着我们。追溯霞客学习文化的成长过程,也是了解学校的发展路径、探究发展过程、厘清发展思路、预测发展趋势、引领更好成长的过程。

3.在探索中明晰。带着追问,我们开始用心梳理学习文化建设的脉络,敏锐地捕捉霞客精神与学习文化建构的契机,确定“我的学习、活的学习、述的学习、新的学习”为学校学习文化建构的使命,逐步形成以体现“霞客精神”为核心价值观的个性化学习文化。作为一种个性化的学习文化,其基调是“霞客精神”,其目标是“培育学生自由自觉、勇于探险、尊重实践与不断创新的精神,提高其学习力,不断让学生的学习‘增值”。

(二)霞客学习文化的三重意蕴

1.内隐性与外显性

霞客学习文化主要由外显的表现形式和内隐的支持因素两部分组成。外在表现是学生独有的行为方式、存在方式、学习方式;而这种特定的方式之所以存在,是因为霞小这一地域被霞客精神所无形浸润的结果,它潜在地支撑并支持着学生学的行为方式。

2.控制性与自由性

一方面,霞客学习文化具有控制性,它的控制性是通过利用共同的学习愿景、共同的学习价值观和学习规范实施控制。另一方面,学生可以摆脱这种控制,追寻自由。需要指出的是,这种自由不是绝对的放任,而是在一定规范约束下的自由,这种规范保证学生的权利,免于外界的烦扰。霞客学习文化走向自由的道路是曲折的,它不仅需要外部环境的改变,更需要主体的觉醒,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还在路上。

3.传承性与创生性

师生既是霞客学习文化资源的享用者,又是文化的创造者。一方面,学习文化有它的传承性,在长期积淀的传承中生成。另一方面,学习文化具有创生性。文化建设是人的一种生命活动,要以开放的心态和姿态,结合时代特征,吸取外来文化,充实文化的内涵,丰富文化的形态,让每一个生命体都能成为学校文化创造中的“我”,无数个“我”汇聚成“我们”,在各种丰富灵动的创生性实践中共同经历,共同体悟,才能共同生成属于自己学校的学习文化特征。

二、霞客学习文化建构的实践研究

(一)“我的学习”文化建构

“我的学习”是指培养学生的主动意识,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我的学习”之于学生发展,我们比喻为要让学生站成一棵树,这是一棵永远向上的树、一林快快乐乐、披满阳光的树。

一是关注学生的神态。小学生应当是快乐的小天使,微笑本应是学生最自然的表情,而表情往往是内心的外显。我们努力让微笑回到儿童的脸上,让儿童心里充满阳光。这样,他们对未来就会有美好的期待,对学习就会有一份深切的感情,从而更加主动地学会学习。

二是重视培育学生良好的心态。我们注重培育学生分享的心态,知识、资源、文化、文明,是大家共有的,而不是独占的,分享让学校成为共同体,分享也让学生心胸更加开阔,努力把整个世界融入自己的心灵。

三是建构对话教学的生态。在对话教学中,解放学生,让学生自尊、自信,有“自我”“自主”“创造”的意识,敢于和历史对话、和权威对话、和教材对话、和教师对话,培植起对话精神。

这样的三种姿态赋予学生阳光的心态、自觉的态度、向上的力量。如今,霞小的学生大多有着愉悦的表情、快乐的心情和向上的激情,学习已真正成为他们生命成长的一部分。

(二)“活的学习”文化建构

“活的学习”的“活”,是相对于呆板、机械、枯燥、单一而言的,要让知识活在实践中,活在探究中,活在体验中,活在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在课堂上力求建立一种以生为本的、勇于实践的、具有生命活力的课堂学习文化,总结出五种课堂实践方式:以身感知、以喻觉知、以思推知、以究探知、以省明知,十分注重学生活动中的实验与体验。近年来,我们创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实践体验活动。

一是霞客文化校本课程研究活动。我们的校本课程教材《走近霞客、走向实践》丛书共四册,设立三大主题:“走近奇人”“走近奇游”“走近奇书”。校本课程的建构,使霞客文化从零散逐步走向系统。学生经历着“选题—制定方案—实施方案—结题汇报”的过程,真切地感受到霞客文化的博大精深,他们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选择研究内容及研究伙伴,在教师的引导下,走近霞客, 领略霞客奇人的风采,享受霞客奇游的妙趣,触摸霞客奇书的精深。

二是霞客文化小社团专题体验活动。我们开展了红领巾小事业社团专题活动,共有“霞客事迹访问团”“霞客故事演讲团”“学习霞客环保团”“霞客故居导游团”“霞客旅游考察团”等五个社团,开展了相应的专题活动。

三是霞客文化节日主题实践活动。我们每年都会开展以“我参与,我快乐”为主题的小霞客艺术节系列活动,积极实践“人人都有施展的舞台”“人人都有独特的个性”“人人都有独特的本领”的理念,让“我能行”的意识深入童心。我们先后开展了“我参与、我挑战——阳光体育一路行”“我动手、我创造——快乐生活趣无穷”“我探索、我超越——魅力科技显身手”“我阅读、我积累——经典诵读启智慧”等节日主题活动,引导学生关注生活,走向社会。模拟参与旅游品牌建设,尝试开发旅游特色产品,引导学生动手制作风味旅游食品:“米粽茶叶蛋”“拉面小馄饨”“团子素菜包”“果品大荟萃”“神韵功夫茶”等,取名为“霞仙牌”,其乐无穷。学生动手制作旅游纪念品如珠链、绣品、油画、竹艺等等,取名为“霞韵牌”,创意无限。魅力科技主题活动也是每年艺术节的一个亮点,六(1)班的孙彦顺同学,已是校园中小有名气的工程师,曾获无锡市小学生航模比赛一等奖,人称“孙工”,他为了制作好一架模型飞机,前后试了几十回,拆、装、试飞、研究……当他用已是伤痕累累的手把认为最满意的一架空轿机送上天时,他说:“我终于明白了空轿机飞行的秘诀了,我以后要研发一架真正的空轿机!”

(三)“述的学习”文化建构

“述的学习”包括交流、表述、叙述与记述。

一是培养学生的交流能力。我们提炼了四种课堂交流的策略。①“和”——营造交流磁场。“和”即和谐,要营造让学生想说、肯说、能说的交流磁场,使学习在思想、情感与认识上得以充分直接地交流、合作与共享,最大限度地扩展学生的交流层面,提高学生的交流频率和密度。②“巧”——精设交流问题。精心设计交流问题,从而为学生创设良好的交流氛围。③“适”——把握交流时机。把握交流的时机,不仅注意课前的预设,更要关注过程中随机的生成性的环节,两者有机统一。④“活”——选择交流形式。灵活地选择交流形式,如同桌分享、小组合作、全班交流、师生互动等多元对话,创设丰富而灵动的交流路径。

二是培养学生的记述能力。在考察的过程中,我们鼓励队员们像徐霞客爷爷一样边考察边记录,把所见、所感、所思、所悟及时记下来,短则一句话,长则一篇日记,随意而又率真。近几年,“霞客旅游考察团”的队员们高举旗帜,走出校园,投身自然,纵情领略祖国山川的壮美,记叙了许多有质量的心得感受。学校编印的《小霞客游记选集》再现了孩子们在活动中的心路历程,其中有十多篇游记先后被《江阴日报》录用刊登。2010年3月29日我校郭成锴的征文《春节我当小导游》荣获江苏省“我爱我们的节日”征文特等奖,《现代快报》对我校社团活动进行过专题报道,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四)“新的学习”文化建构

“新的学习”是指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在建构“新的学习”文化的过程中,我们不断收获了很多的体验:“没有规律就是有规律。”“不要做别人,要做自己;不要重复自己,更要创新。”“模仿有限,创意无限。”“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在儿童的学习世界里,一切都有可能。”在这样的感悟下,我们对学习的定位已不再是单纯的分数高低,而是希望培养具有霞小文化特质的学生:善于独立观察,敢于自由想象,勇于自主创新,拥有独立精神和自由思想。

“敢于超越、勇创新路”是当下人们十分崇尚的徐霞客精神。霞小成立了“小霞客科学院”“红领巾电视台”“校园吉尼斯”等,经常举办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主题的各项活动。在江阴市小学活力校园现场推进会上,我们开展了主题是“霞映校园,活力无限”的系列活动,整个活动由师生一起自主设计项目,学生自主报名参与活动,分四个版块:能说会导“小霞客”——介绍霞客幸福之旅;能烹会品“小霞客”——开设霞仙美食广场;能工巧匠“小霞客”——开设霞韵工艺走廊;能拼善搏“小霞客”——开设霞艺欢乐舞台。本次活动从节徽的设计、店铺的命名、物品的起名、活动的组织、角色的分配、任务的安排等都由学生为主体,活动现场环境布置由师生共同参与设计布置完成。通过本届旅游节活动,不仅让学生初步感受了博大精深的旅游文化,还让亲身体验了开发旅游产品、经营商铺之趣,培养了创新能力。

霞客学习文化已成为我们的文化符号,引领着学校向更高品位发展,引领着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学习与发展。我们会继续深入挖掘、精心提炼与有效践行“霞客学习文化”,更好地体现学习文化为学生学习“赋值”的核心价值。

(毛新薇,江阴市徐霞客实验小学,214406)

责任编辑:宣丽华

猜你喜欢

建构交流活动
“六小”活动
如此交流,太暖!
“活动随手拍”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行动不便者,也要多活动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三八节,省妇联推出十大系列活动
建构游戏玩不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