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陶艺的艺术张力
2014-04-29张煊若
张煊若
摘要: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分析对现代设计领域的研究发挥了重要的指导意义,从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的角度来反视现代陶艺的艺术张力,对形体的塑造只是载体,而应上升到艺术表现力的高度,文章探讨了将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合理地运用到创作实践当中的意义,为现代陶艺的发展探寻新的路径。
关键词:现代陶艺;张力;视觉语言
作为格式塔心理学派创始人之一柯勒的追随者,鲁道夫·阿恩海姆一生都在孜孜不倦地从事教育和艺术心理学方面的研究。现代设计领域开展的研究应充分发挥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分析的指导作用,以实现其科学性。
现代陶艺设计是设计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强调陶艺创作的审美意义,注重精神领域的开拓与描绘,不同于以使用为主的传统创作理念。现代陶艺多维风景的展示需要以设计研究为支撑,作为设计领域重要的学说之一的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将发挥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分析阿恩海姆“张力理论”,设计者可以找到提升现代陶艺创作水品的新途径,使这一新的视觉艺术更符合现代人们的审美需求。
一、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之“张力理论”
视觉张力是什么?这是研究阿恩海姆视知觉理论中的“视觉张力说”首先要解决的问题。鲁道夫·阿恩海姆试图解读的艺术“张力”是一种有别于“物理运动”的视觉感受,进行一系列例证和观点分析后,他强调视觉张力并不是通过联想、再现来实现的,而是大脑皮层对外界刺激进行了积极组织后的结果,即观者的视线捕捉到观看对象之时发生的心理变化,其中强调的是视知觉活动的作用而不是“经验”。可以这样理解,一件试图表达“运动进行时”题材的雕塑作品如果不能使人知觉到具有倾向性的张力,那么其表现出的运动感未必要强于“非运动主题”的绘画作品。
从事艺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创造和欣赏艺术,在充斥着技术和机器的社会中踏出一条回归人类自身的路。以“格式塔”理论看“形”,形就不再是一种客观的传移模写,人的一切知觉活动都是能动的,当眼睛观察某种形时,知觉就已经对客观对象进行了能动性的改造活动,这是知觉力产生的条件。艺术家通常运用艺术作品所具有的表现性传达作品内涵、意义,而其表现性归根到底是通过视觉张力呈现的,这样的美学升华必然是以视觉张力为基础的。
二、“张力”在现代陶艺中的表现与运用
许多优秀的艺术作品是靠艺术张力的作用来引起观者的心灵共鸣,特别是表现性较强的作品,如果缺少形式上的张力,作品本身也会缺乏活力和感染力。陶瓷艺术与绘画、平面设计等艺术形式最大的区别在于,它是一种三维立体的空间艺术,进行创作时要考虑三维空间中特有的整体效果。较之平面的或二度的艺术形式,陶艺作为立体的或三度的形式能够更充分说明艺术张力的魅力所在。如何运用独特的艺术创作理念与手法将现代陶艺特殊的艺术感染力展现出来,成为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
现代陶艺的创作过程也是人们进行自然情感流露表达的过程,同时,现代陶艺设计的自身表现形式需遵循视觉审美意识。现代陶艺创造的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艺术化的“瓶罐”,即使是“瓶罐”,也是以“瓶罐即艺术”的观念自由表达着陶艺家的思想情感。因此,现代陶艺属于艺术家个体源自心灵的艺术创造,把陶瓷的艺术形式推入审美领域和艺术领域,从而将传统陶瓷艺术的视觉角度扩大化了。对于陶艺创作应关注实用性或创作性、传统的还是现代的这类问题的探讨并不是第一位的,既然是艺术形式就首先要满足“视觉需求”。
对于动静结合的艺术形式——现代陶艺来说,并不完全强调比例的对称和规则的一致,对其而言,极为简单和规则的形态并不具有艺术价值,相反,那种稍微复杂点,稍微偏离一点和稍不对称的、无组织的形式,倒似乎有更大的刺激性和吸引力,因为这种形式抛弃了高度统一和僵化的理性秩序,能自由发掘各种空间形态的潜能,故能唤起更长时间的强烈视觉注意和更大的好奇心。富有张力的艺术形式不再是单调的和乏味的,它的刺激性因复杂性的增加而大大加强了,愈发灵活生动而富有生命力。
在对张力的表现手法的论述中,阿恩海姆探究了将绘画过程中的物理力转化为视觉的力,这一观点在陶艺创作中也有普遍的体现。现代陶艺在中国又称“观念陶艺”,陶艺创造活动就是主体的对象化、情思的形象化、意象的造型化、审美意识媒介化的过程。泥土经过塑造后进入窑炉,通过火与温度,而凝固成一种有灵魂、有生命的痕迹时,就成了生命历程与材料精神的情感记录。因此,艺术家欲创作充满张力的作品,必须投入能迸发张力的情感。好的作品不需要过多的解释,观者与作品之间直接“对话”,从而产生审美愉快,这也正是“不解释”的魅力。这样的对话比起语言来说,更加直接、迅捷而有效。
泥片成型作为现代陶瓷艺术创作中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是陶艺领域中传统工艺与现代理念相结合的艺术手法,是以对泥性的深刻理解与把握为基础而表现出的扎实雕塑功底。泥片成型已发展成为一种具有独特的造型语言和极其丰富的艺术形式的独立的造型手法,其创作理念与漫画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处,漫画家运用寥寥几笔就能勾画出活灵活现的形象,简洁夸张的形象与那些真实写照的像片相比,更加逼真、生动且富有张力。与之相比,制作卷泥片动物造型,在整体躯干成型后,略加细节,突出的是动势。正是这种一气呵成的成型手法,摒弃掉了雕琢、僵硬的痕迹,令人感到痛快淋漓、自由奔放,突出了形式上的统一性。有力地印证了通过机械地模仿创造并不能产生运动节奏感,反而会显得生硬,而只有当整个作品围绕着一个主要的运动旋律组织起来时,才会凸显出活力和动感。
三、结语
通过对鲁道夫·阿恩海姆的“张力”理论学习,陶艺创作者可以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注重陶艺创作中视觉张力表现的重要性,从现代陶艺的众多表现形式来看无论是具象的或是抽象的,关键是要注重艺术张力的表达,借助“张力”增强其艺术表现性。
【参考文献】
[1](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译.视觉思维:审美直觉心理学[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2](美)鲁道夫·阿恩海姆.滕守尧等译.艺术与视知觉[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
[3]白明.世界现代陶艺概览[M].南昌: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
[4]张大强.卷泥片雕塑:当代钧窑造型艺术的新高度[J].许昌学院学报,2011(4).
[5]杨永善.陶瓷造型艺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