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何读历史

2014-04-29尹颖尧

大学生 2014年11期
关键词:古书历史学秦始皇

尹颖尧

吕世浩老师的这门课“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秦始皇”(以下简称“秦始皇”)吸引了43874名同学,号称Coursera(MOOC平台之一)最火的中文课。之后,他又开设“史记(一)”。解读秦始皇和《史记》时,吕世浩从思辩角度出发,希望帮助大家探究历史的有趣和有用。

以授课内容为基础的吕老师的新作《秦始皇:一场历史的思辨之旅》即将出版。

“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在Coursera在线课程“秦始皇”的第一周课上,吕老师提问:“唧唧”是叹息声?还是织布机的声音?绝大多数同学选择了后者。然而,吕老师引经据典,给出了答案:叹息声。

许多同学不服气,进行了在线大讨论,吕老师潜水观望。几周后,吕老师觉得有必要给大家一个“交待”,进一步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将“唧唧”当作织布机的声音,这样的解释在古籍中找不到例证(如果能找到,欢迎提供)。但将“唧唧”当作叹息声,例证太多。除了白居易《琵琶行》:“我闻琵琶已叹息,又闻此语重唧唧”,还有南朝梁施荣泰《王昭君》诗:“唧唧抚心叹”,北魏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高树出云,咸皆唧唧”……这些都是唐朝及其以前的文字,可证“唧唧”为叹息声。为何有的同学仍坚持“唧唧”是织布机的声音呢?也许“唧唧”听起来像织布机的声音吧!但是,古音和今天的发音非常不同……

其实,吕老师并不是提供标准答案,而是希望大家下功夫探索,至少尊重不同的看法,不要轻易地断言别人错了。另外,他还想传递一个信息——大学生需要思辨能力。应试教育让我们习惯于标准答案,而不需要思考标准答案是否正确。对于考试,这是很好的方法,但是,上了大学就不一样了。面对问题,大学生要验证、思考和分析。即便学习历史也是如此,也应思辨地读历史。

思辨地读历史,这是同学们上“秦始皇”课获得的第一个启示。

“秦始皇”“史记(一)”课上,吕老师每周都探讨一个主题,比如,“史记(一)”第一周“导论和太史公自序”的主题是剖析“责任”,第六周“吴太伯世家”讲述“道德与成败”。除了这些主题,在课上他还会阐述各式各样的问题,比如,成功与失败、历史大势、骄傲与灭亡、诈与力、抓住机遇、善恶与吉凶、一时与永恒、理想与现实……

“导论和太史公自序”讲到司马谈病重临终托付一幕时,吕老师谈及“责任”。司马谈说:“余死,汝必为太史;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吕老师认为,中国古书从不教升官发财之道,唯讲“责任”两字。父亲告诫儿子:完成《史记》,务必尽责。

什么是责任?吕老师坦言,现代人很难理解古人的“责任”,这也是他讲历史课中最难阐述的一点。但是,“责任”两字太重要了。

从一幅幅有趣的历史片段中,吕老师引发同学们思考对今天,乃至未来有用的东西。这是同学们上吕老师历史课的第二个启发。“读历史的关键,是从古人的智慧中启发自己的智慧。读古代历史读到关键的时刻,请把书合上,问一问自已:如果你是这个历史关键时刻的人物,该怎么做?再打开书,看一看历史人物是怎么做的。”

对话吕老师

《大学生》:为什么开第一门MOOC中文文史课时选择讲秦始皇?

吕老师:挑选第一门课的历史人物时,我考虑了三点。首先,这个人物大家都知道。如果不知道,同学们就只能听我讲,没有办法自己验证,这不符合我讲历史的思辨原则。其次,围绕这个人物必须有争议。如果没有,无法在讨论中形成思想激荡的空间。在课中,我只谈自己的看法,仅供参考,从不企图给任何历史人物下定论。另外,正如我在课中提到的,中国历史经历了三次巨变(第一次:仰韶到龙山;第二次:战国到秦汉;第三次:清末以来),而这个人物必须在第二次巨变中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

所以,我首选秦始皇,接下来有可能是汉武帝(真正完成第二次巨变构思的人物,对以后中国2000多年的社会模式影响巨大),还有一个反面案例王莽(当一个人与历史大势对抗时,下场如何)。

《大学生》:您觉得大学生对历史的学习现状如何?

吕老师:我接触了很多大学生,发现他们读中国古书(包括历史)有3个现象。首先,他们没读古书之前就先评价。中国古书常谈圣贤,但是,有些大学生的反应是人世间哪有那么好的人,认为圣贤都是假的。遇到这样的大学生,我会说:交朋友前就怀疑朋友是贼,怎么可能交到真心朋友。读古书也一样,没读之前就怀疑作者作假,不可能读到真正的精华。对于古书,请读完后再谈取舍。其次,我们身处资讯发达的时代,要想了解资讯经常上网搜索。但是,这导致了一个问题——大学生往往按需求搜资料找结论,很少有人能耐心地从头到尾读书。另外,对学术要有一个态度——人文学只有好答案和更好的答案,没有标准答案,正所谓“小德川流,大德敦化,此天地之所以为大也。”以此类推,大学生需要培养包容之美——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道理,可说有高与下、适用与不适用之分,不能只说对与错。

近代以前,古今中外的领袖和知识分子没有不读历史的,他们都认为历史有用。近代100多年来,突然一般人都觉得历史没有用,难道是因为这100多年来的人聪明才智爆发了,胜过古人千百倍吗?还是古人真的笨?

觉得历史没有用,是因为许多人学习历史的方法错了。学习历史的方法是,把历史当成一个一个的案例,设身处地去讨论、思辨其中的道理,而不只是记忆年代、地点、人名和事件。单纯记忆,不仅历史没有用,人文学都没有用。能从事例中明白道理,会发现学习历史非常有用。

《大学生》:在学习《史记》时,同学们有什么反应?

吕老师:许多同学从“秦始皇”第一周就问:史书上的东西真实吗?如果不能确定真实性,研究又有何意义?这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之一,我观察了几周不回答,想看看同学们讨论这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深度。有的回答我很欣赏,有的让我失望。回答这个问题,要先讨论什么是“真实”?

历史学面对的是消逝的过去,不能重现。人文学和自然科学的最大分别之一,在于人文学没有再现性。因此,“真实”曾经存在过,但随着时间消失了。那么,用什么方法能得到曾经存在过的“真实”?

要想得到“绝对的真实”,世上没有任何方法能得到。要想得到“相对的真实”,却有可能。所谓的“历史”,是过去人类的所有活动(包括心智活动)。所谓的“历史学”,是从史料(包括文献、考古等)中所能复原的过去人类活动。从各种史料中,不断进行研究和比较,逐步地接近真实,这就是历史学的本色。

因此,无法得到“真实的历史”,能得到的只有“历史的真实”。所以,当同学问:“《史记》上记载的,就是真实的历史吗?”从“绝对的真实”而言,当然不是;就“相对的真实”而言,我回答:“如果你觉得《史记》的记载不真实,能否拿出比它更为真实、可信的史料?”同学又问:“《史记》中那么多对话,太史公又是如何得知?”中国古代人记载事情,很多都没附上出处,但这不代表捏造。历史学讲究“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我相信太史公所记的有其根据。

我从未说过《史记》上的记载,必然是可信的。但如果不相信古人所记的史事,就应拿出更为可靠的证据,否则便流于空谈。有些同学觉得,只要不能证明是绝对真实,就不必相信也不必理会。如果这样想,人文学的东西几乎无一可读,人文也就无从研究。

《大学生》:“秦始皇”和“史记(一)”这两门课有什么不同?

吕老师:入门课——进阶课——入门课——进阶课……我希望用这样的开课方式,吸引同学。

“中国古代历史与人物”是一系列入门课程,尽可能让有中文基础、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人都能了解课程内容,趣味性较高。“秦始皇”后,会考虑开设“孔子”或“汉武帝”,也是通俗地讲述古代历史人物。

“史记(一)”属于进阶课、专业课,带领同学们深入了解这是一本什么样的书。想上“史记(一)”的同学,最好上过入门课“秦始皇”,或具备一定文史基础。当然,没基础但很有兴趣也没问题,我会尽力让“史记(一)”平易近人、清楚明白。既然是“史记(一)”,肯定还会有“史记(二)”……

(采访录音由李鸿琳整理)

猜你喜欢

古书历史学秦始皇
说春秋时人言及的古书“九丘”
我和古书
秦始皇忆师
《野隐好读上古书》(美术作品)
三十六计之偷梁换柱
高中历史学法指导
一套古书 一段痛史
秦始皇拜荆条
秦始皇拜荆条
历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