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路上旅业:有泡沫才有未来
2014-04-29孔明明
孔明明
面对在线旅游企业的持续冲击,于旅游行业已奔走多年的麻永征愈发焦虑。
在路上旅业(下称在路上)的前身是山水假日旅行社,后者成立于2001年。2004年,在路上团队正式组建,专注做B2B机票业务,对接航空公司、旅行社、政府机构、会展公司等。目前公司年收入近10亿元。
追随互联网
和许多传统企业一样,在路上的发展是一步步摸索着走过来的。
“我们并没有多么高大上的眼光,比如去做一个商业计划或5~10年的公司发展规划。”在路上CMO麻永征对《创业家》记者说,“事实上,我们首先要解决的是吃饭问题。”
在这一过程中,他们发现了B2B企业机票这一细分市场,于是开始发力,后逐步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
旅行社是在路上服务对象之一。到2013年,麻永征已深感痛苦,原因有二:一,团队游开始快速向自由行转变,二,客户已赚不到钱了。
“其实在线旅游还未强大到了一定程度,但未来的旅行社会越来越难受。”麻永征说,“如果在线旅游进一步发展,客户都没了,我们怎么办?”
面对可能到来的冲击,在路上开始思考转型。2013年,在路上技术团队成员由3个扩充到了15个,他们开始紧锣密鼓开发属于自己的系统,尝试将服务对象从传统旅行社转向新型在线旅游企业。
“无论怎么变,机票还是需要的,而且客户需要具备相应服务标准的专业团队与之对接,我们正在拥抱互联网、追随互联网。”麻永征直言,在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比他们想像的还要快。
泡沫即生机
在麻永征的印象中,在线旅游概念的提出,始自2007年,当时他刚刚加入在路上,同时出现的热词还有垂直搜索。但从2008年到2013年,在线旅游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发展状态中。
“后来资本突然进来了,各类网站、APP大量涌现,行业火了起来。”麻称。
2013年~2014年,为获取用户和市场,在线旅游企业竞争加剧,大打价格战。
在麻永征看来,在线旅游企业价格战不断升级,说明资本已充分介入,而资本能够帮助行业快速实现去中间化,这对传统旅行社来说,是致命的。
在各企业利用价格战抢占市场的同时,市场也在日渐细分。但旅游产业链,包括吃、玩、住、行等多个方面,每一细分市场,都潜力巨大。对于初创小公司来说,如何利用自身优势做好细分市场已成为未来新出路,为此,他们正竭力尝试,比如深挖租车、导游、地接、门票等服务。
“国内旅游业已百花齐放,出现了大量企业和品牌,他们都在向投资人证明自己的商业价值,”麻永征说,“但如何商业化,如何找到一个可持久发展的商业模式,我相信,10个CEO里面有9个讲不出来。”
“一定会死掉一批,至于谁死掉、谁能活下来,我不知道。”麻永征认为,初创公司要想胜出,必须解决好团队、资源、用户、模式这四个问题。
不难发现,在线旅游业乃至整个互联网产业都在朝着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向迈进。
在路上也动作频频,他们正尝试与更多互联网企业进行合作。2014年4月,面包旅行宣布收购在路上旗下的山水旅行社,该消息在行业内一时引起轰动。8月,在路上与蚂蜂窝达成战略合作,双方共同推出了针对用户反向定制的旅游产品。
一些投资人表示,除互联网创新模式外,他们越来越看重线上与线下充分结合的创业企业,因为线下企业往往有着多年的资源、渠道和服务积累,而这些是互联网企业加速发展的重要筹码。
“接下来,在线旅游业投资肯定会更加凶猛,”麻永征说,“现在还处于春秋战国时期,发展速度快,企业正相互追赶。”
麻认为,投资热对旅游业未来发展大有益处,正因资本和创业团队的大量涌入,才有了全行业的高速发展和企业间的激烈碰撞,而碰撞会为行业进步创造出更多智慧火花,同时,也能将更多人才吸引进来。
“行业之所以有泡沫,正因为它有未来。凡是有泡沫的行业,一定是蓬勃向上的行业。”麻永征最后说。
麻永征直言,在线旅游业的发展速度比他们想像的还要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