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回归本质的城市开放空间场所性建构

2014-04-29崔诚慧

工业设计 2014年11期

崔诚慧

摘要:本文运用场所理论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场所性本质进行研究,探析开放空间的设计如何更好的服务于人与自然,同时担负着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过程的作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持续发展。进而阐明城市开放空间场所性塑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关键词:开放空间; 场所性;场所本质

一、开放空间概念界定

城市中的开放空间是维系城市生态平衡及城市自然程序正常运作的重要一环。城市开放空间不仅在城市生态上具有相当重要的功能及地位,而且它也担负着营造高品质、多样化休闲场所,记载城市发展变化的历程,以及展示城市人文景观内涵的责任。因此如何塑造开放空间的场所性对于提升城市实体环境品质及改善居民生活环境皆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

开放空间历来就是城市规划设计的一个重要概念。西方国家对城市开放空间的研究开始较早。国内外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曾从不同角度对“开放空间”提出了不同的解释,使其具有太多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它的涵义随着时代变迁、研究的角度不同而不断的发展变化。本文所研究的城市开放空间,是指向公众开放的、经过专业规划设计、具有一定的活动设施与景观艺术设计、供市民进行休憩娱乐及文化活动的城市中心区内的开放空间;即城区内的、人工的公共开放空间。

二、场所的经典理论

“场所”一词于1976年由瑞福(E.Relp)正式引入“环境”的研究,诺伯格·舒尔茨在1980年的《场所精神》中进行了进一步的阐释,用于区别纯粹的物理空间和精神空间,实际上,场所的概念早在50年代就被许多城市设计者所关注。

20世纪50年代成立的十次小组(Team10)提出了以人为核心的“人际结合”(HumanAssociation)思想,指出要把社会生活引入人们所创造的空间中,要按照不同地方、不同时期的特点去研究居住问题。诺伯格·舒尔茨认为场所具有空间和特性两方而的涵义,其中“空间”暗示一个场所的构成元素,是三维向度的组织;“特性”指的是“气质,是场所中最丰富的特质[1]。在城市的历史、文化和经济变迁中,城市的场所精神是保持不变的,只是在新的形势下有了不同的演绎而已。

凯文·林奇他在1959年发表的《城市意象》一书,指出城市形态通过不同观察者的视觉心理过程,即认知图式,才产生了意象。他对美国几个城市的调查研究之上总结了城市形态的“五+一”要素。五要素分别为:区域、边缘、路径、节点和地标。而另一个重要要素就是行为要素。而可读性、结构与个性、可意象性是这些元素形态的重要特征。凯文林奇通过这“五+一”要素将人的知觉空间物化到城市的物质空间中[2]。

三、场所性的涵义

场所是具有清晰特性的空间,是由具体现象组成的生活世界。空间形式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拼图,其形式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涵义。这些涵义丰富了城市的空间,使之成为市民喜爱的场所。城市空间从它所处的历史事件、社会文化、人类活动等特定的条件中获得的文脉意义。场所处在一个较大的文脉之中,不能孤立的理解[3]。

开放空间的场所性实质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这依赖于人的体验,也就是说人是否感觉到以某地方为中心或节点的秩序的存在,以及人自身秩序是否能与客观的秩序发生共鸣与和谐。如果两者是肯定的,则场所是有意义的,或者说该空间是具有场所性的。场所具有一种内在的心理力度,可以吸引和支持着人们的活动。

四、场所性的特征

理解场所性结构可以从场所的物理特征和精神特征两个方面入手。物理特征是指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的现象;精神特征则是指由场所的空间结构和所有具体现象构成的氛围。一个有意义的场所,必须具有可辨析的物理特征和精神特征。

(一)物理特征

场所一词首先意味着一定特征的有限物理环境,从这层意义上说它是一种特定的有限空间,而且必须拥有相当丰富的可感知特征。空间的特色是由更为具体的物质成份及其状态所决定的,它具体描绘了构成空间的元素或成份,物体质地,光线色彩,形式等,形成地方特色的氛围。如蓝色的天空,白色的云,黑色的土地,墨绿色的森林,青灰色的块石路面,淙淙的白色山泉,房顶袅袅的青烟,赶着老黄牛回家的老人的吆喝声……所有这些共同构成了一个场所的特色和氛围。

(二)精神特征

特定的地理条件和自然环境,同特定的人造环境构成了场所的独特性,这种独特性赋予场所一种总体的特征和气氛,具体体现在场所使用者的生活方式。人们通过与环境的反复作用和复杂联系之后,在记忆和情感中所形成的概念,这便是场所性的精神特征。对于环境中的人来说,场所精神使其获得认同感与存在感,这种认同感与存在感是深深地根植于复杂而神秘的人性之中,因而场所精神直接与深层的人类心理结构、意识形态相关联。

处于场所中的人可以具有彼此相类似的一些感知经验,如可识别感,即可以因有效的方位感很快对该地熟悉;如安全归属感,因熟悉和场所的向心结构等而获得的内心松弛,以及类似居家的联想而获得归属感;如愉悦和趣味等,因为周围丰富但非刺激性的现象而获得松弛的愉悦;如场所的历史感:这涉及到场所的价值评判标准,一般倾向于认为那些含有较高文化隐喻,与历史关联程度高的场所比关联程度低的场所具有更高的综合价值。

五、场所性的本质

(一)场所中人的行为需求

开放空间的主要功能是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欣赏美景的机会,因此如何促进人们自发性的活动,如步行、休憩、观看以及一些简单的社会性活动是至关重要的。也就是说,当户外环境质量好时,自发性活动的频率增加,与此同时,随着自发性活动水平的提高,社会性活动的频率也会稳定增长。由此可见高质量的开放空间可以诱发公共生活的频率。

在许多情况下充足的行为支持及良好的物质环境设计可以为更加广泛的活动创造条件,行为支持及物质环境能不同程度地影响参与者的活动状态。开放空间场所性最基本的就是要创造满足人们多样化需求的功能,又有根据人们的行为特点和需求爱好分清主次,统筹安排。

(二)场所中人的精神需求

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了人的“需要层次”说[4],说明人们有不同层次的需求,生理需求是其他需求的基础,较低层次的需求满足以后才能满足较高层次的需求。

人在开放空间中不仅要满足自己的自然本能,满足其行为的功能,人又有区别于动物的特质,他们渴望美和秩序,有着更高的精神方面的需求。一个好的开放空间的塑造不仅要满足人们的行为需求,还应满足其精神方面的需求。人们的精神需求是一个认知的过程,这个整体中所蕴含的特征和气氛与人的需要是否相一致,这就是研究城市开放空间是否具有场所性的实质。

人是环境体验的主体,环境是为人服务的。人需要环境提供给人多重体验,人们需要从环境中寻找安全感,愉悦感,舒适感和视觉美感等多种感觉,同时也需要思考和自我创造的空间。心理层次上的满足感不像物理层次上的满足那样直观,它往往难以言说和察觉,甚至连许多使用者也无法说明为什么会对它情有独钟。

(三)自然的场所

场所的自然性是指城市开放空间担负着协调人类和自然生态过程的作用,使人类的生活环境在良好的生态环境下持续发展。要想使开放空间成为真正人们生活的场所,就要充分的了解分析场地周边的自然环境状况,如场地中的地质、水文、坡度、植被情况。自然也为场所提供了阳光、水体、树木、鲜花和新鲜空气等从而使人们可以和大自然靠的更近。

开放空间的场所性的营造要利用好自然环境,充分满足人们回归大自然的心理需要,特别是所在自然环境的地域特色和自然历史风貌。这种传统的自然气候、地域风俗和历史的观念、想法、认识和沉淀都是塑造城市开放空间的重要要素,同时在运用的过程中无论是形式还是观念都应具有时代性,只有这样才能为大多数人接受。

(四)人——场所——自然的和谐

调节人与自然的关系,达到和谐的状态不仅仅需要开放空间环境建设过硬,最重要的在于能够为广大市民营造适合健康、安心、舒适的场所环境。良好的空间设计把人工与自然、技术与艺术、功能与观赏、时尚与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使人们尽情享受阳光、空气、绿色、人、自然与建筑构成的和谐的开放空间环境。在场所的营造中要提倡多元化,形成具有地方特色、民族风格的空间环境,以自然为背景,重新认识身边熟悉而又陌生的自然生态要素,例如土地、水系、植物、气候天象、时空变幻等。要始终以人为本、以生态为本,协调好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开放空间形成富有吸引力的场所环境,体现出人、自然与场所的和谐统一。

六、结语

通过对开放空间场所性本质的探析,场所性塑造成功的关键在于开放空间是否具有清晰的实体形态,开放空间是否让人们产生了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开放空间是否具有一定的含义。一个场所、一个空间之所以有存在的意义,在于其服务于人们的活动、从属于人们的行为。

一个开放空间必须要具备这些最基本的要素,才能说它在场所性塑造方面是成功的。清晰的实体空间环境、在其中的人们的各种行为,从而产生的各种的心理感受,对开放空间产生向往,人们与实体空间环境的互动,使开放空间具有场所性,这样的开放空间才是充满活力的、存在的有意义的场所,才能让在此活动的人们充满归属感和愉悦感。

城市开放空间是市民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们感受所在城市的介质,好的城市开放空间应该能让人们找到在城市中归属感、认同感,感受到城市的发展和过去。城市开放空间给市民的感受应该是一个运动的连续的序列。城市空间、外部空间、实体空间,时刻在向人们展示着城市的一系列运动过程,过去、现代、将来,在这时间的系列中人的活动是主线,人的行为活动让过去令人怀念、让现在更加美好、让未来充满了期望……

参考文献:

[1]    王群.意义的探究———克里斯蒂安·诺伯格·舒尔茨建筑理论评述.世界建筑,1997(4):73~77

[2]   KevinLynch.ImageoftheCity.MITPressCognitionandEnvironment:FunctioninginanUncertainWorld.NewYork,1960

[3]    诺伯格·舒尔茨.常青译.建筑的象征意义.时代建筑,1992(3)

[4]   马建堂.马斯洛人性管理经典.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