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庄子在纸上站立起来
2014-04-29刘文艳
刘文艳
由中国作家协会组织出版的《中国历史文化名人传》是一项重大的国家出版工程。目前,已经首批推出10部名人传记。由散文作家王充闾先生撰写的《逍遥游·庄子传》是这项浩大工程中率先出版的第一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标志性的样板之作。
严谨治学,高度负责
作为“鲁迅文学奖”得主,王充闾先生幼年接受过系统的国学教育,文史功底扎实,学养深厚。他的散文作品,特别是历史文化散文,向来以渊深、博雅、厚重享誉于文坛。在中国当代文坛的诸多散文家中,他是最有资格为“庄子”作传的人选之一。中国作协选择王充闾先生写庄子传,是对作家创作实力的认可,也是辽宁文学界的荣耀。他果然不负重望,经过16个月的拼搏,以其骄人的盛绩,率先交出了令学术界与文学界共同认可的答卷。
自从《史记》问世以来,为历史人物作传,向来被视为是对作家识见、学力、才具的严峻挑战。而为庄子作传,更有其特殊的难度。“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浩如烟海的史料中,关于庄子生平的记载少之又少。最具权威性的《史记》中也只记载了200多字。加之时代历经2300余年,说起这位先贤的前尘往事,无异于捕风捉影。现在,要为庄子作传,那将如何把一个真实可信、生动传神的庄子的文学形象呈现出来?如何让这位夹在书册中的纸上先贤,鲜活灵动地站立起来,成为让人看得见、摸得着的“活人”?这不能不说是一个难题。
王充闾先生以对历史、读者、传主高度负责的精神,以严谨的治学理念、创作态度,对庄子进行了极为深入的研究和考证。他对庄子的研究和考证,可以上溯到他少年读“私塾”时期,此后数十年间,他都没有间断过读庄、解庄、爱庄、写庄的艰辛劳动。而在接受了这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之后,又取得了多个特殊劳绩:
为庄子作传,按照他的学术积累、文史修养,原可以立即动笔。但他潜下心来,夜以继日地重读《庄子》原著,记下了近20万字的读书笔记。在整个写作过程中,他从不同视角、不同侧面,围绕着不同问题,多次研读《庄子》这部7万字的哲学著作,切实做到深知深解,烂熟于心。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他把这部书视为源头,视为富矿,视为发掘的资本,要靠它来出观点,出材料,出形象。
同时,他还用了几个月时间,详细阅读了100多部前代学者和时贤有关庄子的研究著作,秉承了庄子思想“鲜明的包容性”,以其严谨的治学理念,兼收并蓄了治庄、解庄、述庄中的各个流派、各种观点,从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找出自己认为可信、可取的丰富资源,充实自己,武装自己。
早在1997年、2005年,他就曾两次对庄子的生活轨迹进行过实地考察,并创作出《寂寞濠梁》等散文作品。这次,又按照创作的需要,进行第三次的实地考察。这次考察,最后判定了庄子的故里、行迹、游踪,还向各地民间的庄学研究人员请教,吸收基层的学术滋养,并通过讨论、辩驳,集思广益,博采众长。正是这些对庄子研究考察的深厚积淀,为《庄子传》的创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体现了鲜明而独特的风格。
谋篇布局,锐意创新
创新是文学的生命。《逍遥游·庄子传》是一部在思想性、艺术性上都有诸多新意之作。读《逍遥游·庄子传》最为突出的感觉,就是新颖别致、独树一帜、独辟蹊径。
这主要表现在立足点高,视角新颖,视野开阔。因为庄子境界高远,所以作家便站在古今中外大的历史背景下,站在全球化、现代化的高度来解读庄子,可以说是高瞻远瞩。作家的视野开阔,他不仅充分借鉴了前贤与时人研究《庄子》的优秀成果,而且,充分运用当代哲学研究中大量新的思维方式、理论观点,这样,阅读起来,觉得耳目一新,大开眼界。
在这部作品中,启人深思、颇见功力的独到见解比比皆是。例如,开篇对庄子的定位,将庄子定位于“诗人哲学家”,并用西方哲人的论述来加以诠释:“只有诗人或艺术家才能成为真正的哲人。”这是很新奇、很剀切的。再如,传记中明确提出:“在人类思想史上,庄子最早以个体生命精神的自由为出发点,鼓吹士人从‘殉名‘殉利‘殉天下的自我‘异化中解放出来,他是追求精神自由并欲穷究其真谛的第一人,全面批判‘文明进程中人性‘异化的第一人,关注生死和精神营卫,力图揭示生命意义以及演化规律的第一人,深入考察精神现象,揭示美的本质和内在规律的第一人。”这是十分精辟的论断。作者还为庄子的思想定位,说他“既不是真正的入世,也不是纯然的出世,而是介乎两者之间的游世”的“游世思想”等,这都是新颖而独到的。
这部作品在谋篇布局上有不少创新之处。读《逍遥游·庄子传》发现,严谨谋篇、艰苦构思、认真布局的写作思路,是这部书获得成功的一大秘诀。写传记一般是按照时间顺序,将传主的生平、经历依次展开。可是,如果用这个通常的写法写庄子却难以做到,因为庄子的生平史料特别匮乏,难以循其生活轨迹依次成篇。作家独辟新径,那就是作者在《序言》说的,以“逍遥游”为主旨,以传主为轴心,宛如展开一把折扇一样,以其向外辐射出的20个扇骨为20章,按照20个大体上以传主生命流程为序,相互关联,彼此照应,又互不重复,各有侧重的专题,逐一撰写,“渐次成篇”。这不仅把一个生动形象的有血有肉的庄子立体呈现出来,而且也把传记文学的创作带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纵观《逍遥游·庄子传》的20章就会发现,正有一个首尾呼应的圆形结构,十层的小圆圈构成了一个个回字形,而每一个圆形结构形成了一定的意蕴巧合。第1章“诗人哲学家”对应第20章“诗人咏庄”,对庄子的简要评价和其文化的接受美学意义,恰恰是如此的契合;第2章“乡关何处”对应第19章“文脉传薪有后人”,恰恰有不论乡关何处,均能薪火相传的意思;第3章“遥想战国当年”对应第18章“身后哀荣”,正是生前与身后,有一大对比;第四章“不做牺牛”对应第17章“哲人其萎”,不愿为名利牺牲的庄子,也难免生老病死;第五章“困踬乡园一布衣”对应第16章“文化渊源”,将其平民知识分子身份,与孔子、墨子、老子、列子,乃至于朋友惠子的影响,相互印证;第6章“善用减法”对应第15章“千古奇文”,一个是思想内核,一个是文苑奇葩;第7章“要将宇宙看稊米”对应第14章“十大谜团”,学不到庄子的宽广视野,必然就解说不了那十大谜团;第八章“故事大王”对应第13章“道的五张面孔”,庄子若不是故事大王,怎能描绘出老子都“不知其名强曰道”的东西;第9章“拉圣人做演员”对应第12章“讲道授徒”,这就如同尼采大作《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选不对故事的主人公,就说不清大道理;第10章“出国访问”对应第11章“失去对手的悲哀”,五次出访和八番论辩,严格意义上说,都是属于“行万里路”的实践范畴。这个回形结构也许是作者无意而为,但确实收到了首尾呼应环环相扣的效果,这也是作家功力的自然体现。
艺术手法高超,彰显出作家作传的优势
综观千百年来的庄子研究,解庄、论庄、注庄者多为专家学者,而以作家身份为庄子作传者还不多见。王充闾先生以其高超的艺术手法开创了作家为庄子作传的先河,也彰显了作家为庄子作传的优势。与以往的研究成果不同,《逍遥游·庄子传》在艺术成就上,也达到了以往所不曾有的高度。
作家为庄子作传有特定的优势。他以作家的视角、作家的构思来解读庄子、描绘庄子更有艺术高度,而且是以散文的笔法、生动的语言,勾画出庄子生动的立体的呼之欲出的人物形象。特别是作者自觉借鉴了庄子“故事大王”般形象化的文学语言,用一个个寓意深刻的故事将庄子的哲学思想刻画得绘声绘色,活灵活现。甚至,作者还给庄子做了一个十分神似的画像,他用白描的手法、形象的思维,表现出了一个不同于学者笔墨的哲人形象。另外,作家用激情与浪漫呈现出传主的激情与浪漫。用庄子的手法来写庄子、呈现庄子、还原庄子;用生动的语言来阐述庄子理性的、知性的概念,这些都彰显了作家写庄子的优势。因为庄子既是思想家、哲学家又是文学家,如果不是作家来写,就难以表现出文学家的庄子,而作家却更能生动地表现思想家、哲学家的庄子。当然,写好庄子也必须有思想家、哲学家的底蕴。王充闾先生做到了这一点。
《逍遥游·庄子传》的语言极见功力,包括《庄子》的语译,活泼、通透,富有诗性,显现出散文作家的独特优势。这部文白夹杂的30余万字,典雅而不艰深难懂,晓畅而又书香四溢。作家驾驭散文语言的功力,明白晓畅而又色彩斑斓的散文语言风格,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形成的,也是他人所不能模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