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盗父子: 郑芝龙与郑成功
2014-04-29
郑芝龙是福建泉州人。幼时随外祖父家生活,稍长,随同乡人沿海贩卖商品。芝龙经商之地广泛,台湾、日本、菲律宾、南洋等处都有他的踪迹。至日本时,芝龙娶长崎森氏女子为妻。森氏饶有姿色,生了两个儿子,长名福松(后称郑成功),次名七左卫门。其后芝龙由日本往台湾,以北港附近为根据地,聚集党徒,横行海上,势力很是庞大。当时的明廷采取绥靖策略,为笼络芝龙,授给他“海防游击”的官职。
芝龙当了明廷官吏之后,在福建之安平县,构宏大之邸第,迎其妻子共住,森氏不回,仅遣长子福松归里;福松回来之后,芝龙送他到金陵读书,投在名士钱谦益门下。钱氏爱福松,赐以“大木”名字。
芝龙镇闽粤海面,拥有大小数千艘之船舶,贸易权操于一手;甚至明廷对葡萄牙、荷兰等国的外交问题,都由其处理,因此他的权力财产日益强大。当时,明廷日渐衰微,张献忠、李自成等之流寇蜂起,中国全土,纷乱如麻。芝龙得此机会,由“海防游击”升为“南澳总兵”,再升为“福建总督”。没多久,满清入主中夏,定都北京,芝龙奉明后裔唐王为领袖,以福州为根据地反抗清室。
西元1645年(清顺治二年),芝龙派使者倒日本求援,日本不应,仅让他的妻子森氏回来。当时清兵屡攻略江南各地,清将克德浑,率军攻破福州;唐王身免,逃到汀州时崩驾。克德浑派人到安平,劝郑氏投降。芝龙因城陷援绝,遂降,被送到北京。其子福松带着其母森氏,逃往海隅,仍统众抗清。清以其父为质,逼迫福松投降,福松不屈,清廷于是把芝龙杀了。
福松,又名森舍,受明室唐王赏爱,授名成功,赐姓朱;当时朱是明朝的国姓,所以人们也叫他“国姓爷”,西人笔记,书为Koxiga。唐王又封其为“忠孝伯”,桂王封其为“延平王”,郑氏起兵抗清,所书的官衔为“大明招讨大将军忠孝伯罪臣国姓成功延平王”。
成功雄踞海隅,传檄讨满,打了大小数百十战。最重要的;一是厦门之占领,二是金陵之剧战,三是台湾之平定。成功最初占据安平时,因为无天险要害可恃,让其部下献策,于永历三年(西元1649年),以奇计占领厦门。当时郑氏一族,有个叫郑彩的人,奉明室之裔鲁王,立于舟山群岛,图张势力;听到厦门落到了成功手中,于是归附成功。由是成功握有舟山群岛以南之海权;在奉鲁王以外,成功还与立肇庆之桂王通声气;聚众日多,讨满之师遂炽。
1657年,郑成功宣布讨伐清廷,桂王封为壮其志,封其为“延平王”,总督天下兵马。讨伐出发之初,郑成功有三十万兵马,进入内地后附从愈多,号称百万。因他父亲郑芝龙是被清廷所杀,抵达泉州时,郑成功令三军缟素,誓报君父之仇。从泉州出发,经福建、浙江、江苏三省,大小百余城,望风迎降;尤以镇江、京口两场大捷,俘斩敌统兵贝勒将军都统数十员,兵士无数。前锋直进南京,郑成功则暂驻丹阳,居中调度指挥,计划占领南京后,就要复兴明朝。当时参谋认为过一个月出师更有利,而郑成功随后南行,副将也未就位,不便即刻攻打南京。当时清朝的两江总督知郑成功气盛易兴,便派遣心腹送信,求见成功假意投诚。成功看到来信词意诚恳,认为敌人已经陷入困境,即便所言不实,也不足虑。因此厚待来使,对战况有所懈怠。其实此人所谓,是清廷授意,意在拖延时间,以待援军。很快满清各路援军,分道云集,汇合之后开始反攻;郑成功率领的军队仓卒不及防,反为所破。再加上久战疲惫,终于失败。成功见大势已去,挥师返回福建,而清兵仍然奋力追赶,郑成功不得已乃南行渡海,退保台湾。
当时台湾被荷兰人所占,建筑堡垒,守备非常坚固。成功率军至,一举破之,夺其要塞,很快就收复全台。荷兰的东印度根据地巴城政府,屡派兵争夺都无功而返。至是,成功遂霸台湾全境。
郑氏占据台湾时,德惠感人甚深,成功于永历十六年逝世。死后,台属各邑均立有郑王祠以崇祀之,至今馨香不绝。(本文摘编自《华侨名人故事录》,黄竞初,商务印书馆,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