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之水入画来
2014-04-29王璐
王璐
2004年的一天,中央电视台播放了《壶口瀑布》专题片,当看到苍茫厚重、壮观雄浑的壶口瀑布画面时,电视机前的一位画家久久不能平静,创作的欲望澎湃而出,从晚上11点到凌晨2点,他挥毫泼墨创作出了第一幅黄河作品,从此他开始了用生命演绎黄河之水的创作之路,他就是被称为“黄河之子”的画家徐惠君。
深秋的北京,雾霾渐渐散去的午后,柔暖的阳光混合着飞扬的尘土氤氲开来。记者在一处繁华中独取静谧的木屋中见到了徐惠君。出现在眼前的徐惠君几乎完全贴合想象中的青年艺术家的形象,清瘦高挑,优雅沉静,身着宽松的大红色亚麻裤和随意挽起的小辫儿正经是艺术家的范儿。
记者在他的带领下走进了他的工作室,刚一进门,就被正前方的一幅巨大的黄河画作所吸引。他走到画前,讲着一口吴语轻笑着说:“还没有完成,北京的天气太干了,纸都皱起来了!”尽管是尚未完成,记者还是被深深地震撼了。凝视眼前的画卷,犹如听到轰鸣怒啸的涛声,看到排空翻滚的浊浪,感受到风挟水雾迎风扑面的气息。
美术系里的“画商”
徐惠君开门见山地讲起了自己的故事,开口的第一句话坦诚得让人有点惊讶:“最开始画画其实是为了谋生。”小时候上学的成绩虽然不好,但徐惠君却暗自下定决心依靠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有了这样的信念,再结合自身从小便喜欢画画的特长,徐惠君一路磕磕绊绊地闯进了常熟理工学院工艺美术系学习。那几年家里的经济条件困难,尤其当第二年徐惠君成绩优异的妹妹也考上了大学,供养两个大学生使家里入不敷出。不得已,徐惠君开始绞尽脑汁赚钱。
所有的故事都会有一个答案,在最终的答案到来之前,你是否耐得住性子,守得住初心,等得到转角的光明。如果不是为了支撑自己的生活,徐惠君恐怕这辈子也不会成为职业艺术家。他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大量地临摹画作,画完了再拿到上海去卖。那时候上海有个茂名南路,是条著名的文化街,画廊很多,他送去的画作竟然出人意料卖得很好,很快就开始供不应求,于是他开始发动同学一起画,然后拿去卖,大家一起分钱,当时大家都称他为“画商”。赚到的钱不仅使自己告别了囊中羞涩的生活,甚至还有能力改善了家里其他人的生活,这使得徐惠君第一次因为自己画画的本事充满了成就感。徐惠君遗憾地说:“不得不承认,期间也的确荒废了一些学业,但唯一没有影响的是我对画画的热爱。”面对艺术与现实,徐惠君其所钟情的艺术也正是其所维生的手段,于是他乐此不疲地体验着这样的生活,也一步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
艺术之路的行者
毕业后,他被分配去学校做老师,但因为不喜欢被约束,也因为大学时尝到了赚钱的滋味,他放弃了老师的“铁饭碗”,决心利用自己的积蓄更好地学习。于是,他萌生了去中国美院学习的念头。用徐惠君自己的描述:“到了美院,我的灵魂被震颤了,我第一次明白了什么是艺术!”由此,他的艺术追求之路向更高更远的目标启程。沉迷在绘画艺术的殿堂,他像遇到千古知音一样迷上了倪云林和八大山人。整日陶醉在那种空灵简远的笔墨和荒寒疏落的境界之中。临习之作挂满了他的床头案前,学习的投入使他无暇顾及面包会在哪里,很快徐惠君的生活再次陷入了贫困。但那时的他已没有了刚上大学时的无助和恐慌,贫苦的生活丝毫没有影响他的热情,他执著地行走在心灵所至的道路上。又经过中央美院的洗礼,徐惠君感觉到自己已经脱胎换骨了,艺术上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境界。为了具有更为广阔的艺术视野,他还实践了“行万里路”古训:花了整整六年的时间走遍了祖国的山山水水,进行了大量的写生练习。“这可能是我这辈子最辛苦、最愉快,也最浪漫的六年了。”徐惠君无不感慨地说。
“学院派”的日子和与自然山水的亲密接触,让徐惠君的灵魂自由地飞翔着,他厘清了艺术与自然、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苦苦寻找着属于自己的艺术符号。尝试、失败、茫然、寻觅……犹如生命的轮回,直到目睹黄河壶口瀑布汹涌澎湃的那一刻,徐惠君突然间找到了灵感,看到了希望。
“虽然我画的题材种类很多,但是我还是喜欢大家称我为‘黄河画家,是因为我在绘画题材中对黄河壶口付出了最多的热情。黄河,是我艺术的源泉;黄河,是我生命的根;黄河是我艺术和灵魂最完美的对接点。”徐惠君说,几年来只要一有空就会去看黄河,每一次他都会察觉出黄河壶口瀑布的各种变化,挖掘黄河不同角度的美丽。他将每一次新的感悟,新的思考和冲动融注于写生与创作中。黄河之水犹如万马奔腾,一泻数十米的落差以及那厚重的冲撞声,波涛震耳的怒吼声,使他对黄河的表达炉火纯青,在画法上,他在传承传统的技法上又通过自己的理解有了创新,终于在无数次的创作之中逐渐形成了真正属于自己特有的艺术符号“风雨皴”。
“风雨皴”是怎样诞生的
说到自己这个独创的画法,徐惠君给我们讲起了一个故事:当时在中国美院学习的时候,一次在湖泊公园在写生,笔已经很干了,基本在纸上已经画不出来了,这时突然天下起了蒙蒙细雨,细雨打在册页上洒落下了一些小水滴,他的毛笔继续在上面画,发觉有小水滴的地方就把墨色或者颜色吸进去了,而没洒到小水滴的地方它就画不出来,因为笔太干了。当时徐惠君并未在意,却没想到在十年之后他画黄河壶口瀑布的时候,突然想起来是不是可以用这种方法来表达浪花溅起来时那种很密集的点状的视觉感受,试了一下,结果效果出人意料得好。后来徐惠君十遍、二十遍,甚至五六十遍地用这种方法在上面积墨积彩,发觉完全能表达那种浪花溅起来,或者溅起来之后产生的泡沫感,还有浪花跟雾衔接的时候那种很微妙的点状感受。
为什么叫它“风雨皴”呢?徐惠君解释说:“因为我们喷雾的时候,它洒到画面有力量感,有速度感,在空中有轨迹,好像是与风雨一起来洒在宣纸上一样的感觉,也符合云雾蒸腾的感受。风雨皴听起来水气很足,我画画的这个皴法本来不是很复杂,也很容易学,但是要把这个皴法反复在宣纸上积墨积彩,堆几十遍,每一次的交叉不产生平行,不产生景致的叠加,或者不板结,却是比较难的。这就是我们国画里面讲究的写意精神,很有笔墨的味道。”
“黄河之子”开启自信人生
2013年8月29日对徐惠君来说是个重要的时刻。历时10天的名为“黄河之水天上来——徐惠君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在徐惠君心目中,中国美术馆是国内美术界的最高殿堂,能够在那里办个人画展是至高的荣誉。展览展出了“黄河”和“重彩”两部分共60余幅作品,观众欣赏着徐惠君用“风雨皴”的画法表达各类题材,同时也见证他从尝试逐渐走向成熟的全过程。他笔下的黄河似乎被赋予了更多的意境,每一朵浪花都是美的存在,在欣赏这些作品时,观众的心境也不断随着澎湃的浪花上升,飞舞成诗和歌。徐惠君的山水画尺幅都较大,有的作品贯穿整面展墙,完美地诠释着自然的磅礴,观者仿佛行走于大自然中一般。他笔下的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以自身的方式和观众进行对话。
除了黄河,徐惠君还用“风雨皴”的画法表现海浪、风景以及雪景。在所有这些题材中没有了传统山水里面的可游可居,也没有亭台楼阁,更没有人的出现。在他看来,只要有人类出现的地方就有对自然的破坏,因此在他的山水中只有丛林,只有静静的水或是嬉戏的鸥鹭。在这位画家的灵魂深处,他希望这个世界恢复到这种自然静美的状态,没有战争,没有污染,没有对自然破坏的任何一种痕迹。各种风格的画面提供给参观者更多的体验,使人们领略了生命的壮怀激烈,感受到灵魂的静美安详。展览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人们开始关注这位黄河画家,他的画作特别是黄河题材的画作,每每出现总会引起轰动。
有了市场的认可,徐惠君收获了前所未有的自信。这份自信来自于他对黄河透彻的领悟,他怀揣着渴求的心游遍了全世界的艺术之地,饱览各国画展,一方面传承着中国画传统的画法,另一方面又深刻研究汲取了西画关于光的运用、色彩的运用、冷暖关系以及质感的表达,将这些技法融入到自己独创的画法中,来表现国画的意境和厚重的感觉。从此,他的下笔更加坚定,笔触愈加有力。
说起绘画的灵感,徐惠君坦言,目前的生活中,一年中有将近一半的时间在游历,旅行是他工作的一部分,是为了寻找他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熟悉的陌生感”,周围景致的变化会让他将各种感触和感动作为一种情绪表达在画中,这样的情感是鲜活的,富有生命的。他所理解的艺术是需要经过思考和理解的过程才称之为创作,创作是伟大的,而仅仅利用自己所长一味复制是匠人不是艺术家。
“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这是人性最美的品格;“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又是人性最激情的表现。他感慨万千道:“感谢画画,让我的生命有了质感,感谢黄河,让我的灵魂有了皈依,能以母亲河为题材来延续我的艺术梦是一种幸运,我将蔓延这种情绪,激励自己,鼓舞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