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西藏岗德林生态农业合作社发展状况的调查
2014-04-29陈爱东蔡东方
陈爱东 蔡东方
摘要:西藏岗德林生态农业合作社积极利用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在经营上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花卉和蔬菜加工、多元经营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高了农业科技应用能力、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和资源利用效率。
关键词:西藏;农村合作社组织;生态农业
党的十八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包括农村合作社、农业经营大户、农村股份制企业等新型农村经营体系,加快农村土地的集约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力水平,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建设生态农村和小康农村。为了对西藏农村合作社有比较客观的认识,特地利用出差的机会对拉萨附近的西藏岗德林农业合作社进行了调研。
一、 西藏岗德林农业合作社概况
堆龙德庆位于西藏自治区首府拉萨市近郊,地势平坦开阔,距市中心约12公里,地处西藏中南部、雅鲁藏布江中游,拉萨河拐弯处及其支流堆龙河两岸,平均海拔4000米,全县总人口4万余人,其中藏族人口约占95.5%。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县。传统上主要种植青稞、小麦、玉米、高粱、豆类和油菜。草场面积470亩,主要饲养牦牛、犏牛、黄牛、山羊、绵羊。
2004年5月组建的乃琼镇农民营蔬菜花卉销协会是岗德林专业合作社的前身。2007年十月,协会共有会员105名,基地占地面积336亩,其中高效日光温室105栋,露地蔬菜种植面积150亩。2008年6月,在堆龙德庆县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市、县各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原有的堆龙德庆县蔬菜花卉农民营销协会的基础上延伸发展,正式成立了现在的堆龙德庆县蔬菜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
现如今合作社已实质运作10年,固定资产从2005年的不足300万到现在的3020万元,总资产净值为3040万元,资产负债率为零;设施(温室大棚)从2005年的35栋发展到目前1260余栋;种植品种也丰富多样起来,并建有蔬菜冷藏、保险、初加工、深加工生产区和生产设施;现在的基地总面积达到1600余亩,其中标准化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超过一千余亩;无公害蔬菜产量2011年达到738万公斤以上,产值达到2485万元;发展农户社员398户,直接带动农户596户;获得无公害蔬菜产品认证十余个,无公害蔬菜产地认证一千余亩;建立起了健全的组织管理机构,日常管理做到了规范有序,有行政、生产、经营、综合办、财务、蔬菜加工车间等职能部门和相关公司共7个。
二、主要运作模式
总体上看,岗德林农业合作社采取以蔬菜产业为主导,其他相关产业并举的经营模式,在蔬菜经营上采取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的运作方式,在花卉和蔬菜加工、多元经营上采取合作社+基地+公司+农户的运作模式。
2004年起,岗德林村实行了新型的“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合作社统一管理,基地统一订单,农户专业生产的生产经营。有了合作社和基地的统一、有目的的指导运作,消除了农民单个行为的盲目性,并且专业合作社有着独立的市场主体地位,能产生经营的规模效应,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改善农民在采购生产资料、销售农副产品等方面的市场地位,提高家庭经营抗御风险的能力,克服小规模分散经营交易成本高、获取信息难、采用新技术不经济、市场谈判地位低等弱点。合作社成员通过自我联合、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兴办合作社,来创品牌、建基地、搞加工、促销售,既可以充分发挥家庭承包经营的潜力,又可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入社农户真正得到实实在在的好处,通过农民之间的互助合作,获得“1+1>2”的效果。
从现实结果来看,该模式试运营后,从2004年起至2012年底,农民累计增加现金收益1500多万元,目前已经有25户,受益群众累计达1520人,当地老百姓年收入增收422万元。
合作社和基地控制的蔬菜和花卉生产的土地所有权还在农民手中,合作社将土地先从农民手中租赁下来,再由社区农户承包种植,大棚的承包以及大棚种植的技术培训都是无偿的,这对于农民来讲既有土地转让所得的租金,又有种植蔬菜、花卉的劳动所得,有很大的入会吸引力。
三、经营模式特点
合作社在承包了土地和农民的农产品后最大的问题就是将农民的蔬菜、花卉推销出去,形成收益。岗德林村合作社根据其地理位置优势,推行了“农超对接、农市对接”的营销模式。在生产营销上,合作社紧跟市场调整结构,聘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员指导蔬菜生产,旨在加强产品结构调整,逐步从大路蔬菜向无公害高附加值蔬菜生产过渡。不仅如此,在合作社成立之初就与部队、学校形成了紧密的合作,社区所生产的农产品都有稳定的销售渠道,现在岗德林蔬菜最主要的销售渠道就是学校和部队,也有少量销售到市场上去。目前,合作社在拉萨市建立了1个批发点、3个零售点和堆龙德庆县菜市场,并与10家单位签订了收购合同,解决了农产品卖难的问题,免去了农户的后顾之忧,并将营销规模逐步涵盖到全县各类农副产品中,为堆龙德庆县和拉萨市主城区提供了大量的农副产品,促进了农村农副业快速发展。
四、分红制度
合作社将农民的蔬菜和花卉按照批发收购价格进行收购,再以市场零售价格进行销售,由于量大,合作社有了自己充足的留存收益,每年合作社都要将这些收益拿出一部分与社员进行分红,以共享发展成果。因此,社员的收益除了土地租金和种植收益外,每年还有合作社的集体分红,这与以前自己种植相比,收益明显多很多,对于村民来讲入会积极性增强,这种模式推广起来也容易。
五、成功经验
岗德林合作社成功的主要经验就是注重农民社员的技术培训,并且技术培训和转让都是无偿进行的。经过两年的努力,协会逐步建立了一套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协会培训注重理论授课与现场指导相结合,使农牧民加深对蔬菜、花卉种植、藏鸡养殖等技术的掌握,并定期对参加培训的农牧民进行考核和回访。通过近三年的培训工作,协会逐步完善了一套农村科技服务体系,农牧民基本上掌握了各类蔬菜、花卉的温室种植及藏鸡养殖技术,部分群众已经可以独立完成种植和管理。为充分发挥标准化在蔬菜生产中的作用,岗德林村的农民协会与自治区相关部门的蔬菜技术人员一起编制了黄瓜、番茄、辣椒等10个蔬菜品种的保护地无公害生产技术规程和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规程。目前已有5个规程通过专家的审查后上报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查,发布成为西藏自治区的地方标准。
六、总体评价
西藏岗德林农民合作社非常成功,它作为西藏的新型农村经营组织的形式之一,紧紧围绕西藏特色农牧业,实现了农产品品牌化,促进了农业经营的规模化和农业的产业化,在增加农牧民收入特别是现金收入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笔者在西藏岗德林的调查发现,岗德林农业合作组织更像是一种志愿者组织。合作社成员罗次介绍说,合作社每年都要无偿培训社内和社外的农民,对于自己根据种植经验而精心编著的大棚蔬菜种植方法的手册也无偿发放给农民,这样的福利还有很多。与此同时,合作社也没有接收政府的任何补贴。岗德林之所以能有如此多的优惠,关键在于周围市场竞争环境有利于岗德林的生存发展,并且经过十年的发展,岗德林积累了大量的集体财富,再加上有热心、高度社会责任感的经营者,农民就得到了很多的福利。问题在于,这种福利是否可持续,当组织经营者成为低社会责任感的经理人,这种组织还能否保证农民福利像现在这样的透明和可得性,因此,对于合作社组织经营的稳定性和规范性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参考文献:
[1]洽亚野夫.农民经济组织[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6
[2]西奥多.W.舒尔茨.梁小民译.改造传统农业[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3]冯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怎么建[N],人民日报,2013-01-06 (010)
[4]彭春凝,倪帮贵.西藏农牧业专业合作社的发展与思考[J],西藏研究,2008(6)
(2014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构建西藏特色新型农村经营体系研究》成果课题编号:14XMZ049)
(作者单位:712082陕西咸阳西藏民族学院;100029北京对外经济贸易贸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