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大豆品种追肥效果对比试验总结
2014-04-29董希强
董希强
[摘 要] 2013年友谊农场在不同大豆品种上采用大区对比试验,进行大豆初花期追肥试验,调查大豆追肥对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根际追肥对大豆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大豆株粒数和粒重有着明显效果。
[关键词] 大豆 追肥 产量
[中图分类号] S565.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49-01
大豆需肥特点与其他作物有所不同,水稻开花始期吸肥量已占总肥量的百分之七十,而大豆初花期养分吸收量仅占全生育期总量的百分之二十五[1]。因此如何搞好大豆平衡施肥,改善大豆中、后期的营养状况,提高大豆产量与品质,一直是生产部门的研究目标和方向。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试验材料
品种:黑农48、北豆18、农大5554、垦丰17、垦丰18、垦丰20
肥料:尿素、磷酸二铵、氯化钾
2.试验条件
该试验设在第五管理区二站一号地,前茬作物为玉米,土壤为黑壤土,试验地地势平坦,肥力中等。采用原垄卡种,播期为5月1日,播后及时镇压,封闭灭草,苗期药剂防虫一遍,机械中耕3遍,人工除草一遍,拿大草一遍,达到了田间无杂草。
3.试验设计与安排
采用大区对比法,面积为30公顷,行距70cm ,初花期追施磷酸二铵每公顷65kg。
试验处理种肥用量尿素40kg/H、二胺100kg/H、钾肥40kg/H
试验设六个品种分别是:黑农48、北豆18、农大5554、垦丰17、垦丰18、垦丰20。每个品种设立一组对照。
二、结果与分析
大豆需肥特点是前轻后重,初花期前大豆对养分的吸收仅占25%,而75%的养分要靠中后期来完成,尤其在大豆进入结荚期和鼓粒期,也是大豆需水需肥最多最旺盛的时期,这个时期养分供应的强弱对产量构成至关重要。由于人们习惯一次性施入种肥,往往造成后期肥料的有效性降低。根际追肥技术近几年来也引起了生产部门的高度关注[2]。
此次试验采用大区对比的方法,对六个大豆品种进行了初花期根际追肥试验,调查结果如下表:
表1 大豆产量相关性状调查表
注:大豆按3.6元/kg
由表1初步看出,追肥比不追肥的对照品种,单株粒数平均增加了3.1粒,百粒重平均增加0.4g。从表2可看出,各品种追肥比不追肥平均增产231.2kg/H,增产幅度平均提高了9.2%,平均每公顷增收630.1元。
三、结论
1.六个大豆品种均表现出追肥比不追肥的产量增加、品质改善,由此可知根际追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2.根际追肥对大豆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有促进作用,对提高大豆株粒数和粒重有着明显效果。
四、讨论
1.通过一年的试验证明:六个品种的根际追肥均表现出产量增加、品质改善,对改善大豆中后期的营养状况,提高根际部位养分的有效性,促进大豆生长发育,表明根际追肥的效果还是明显的。
2.根际追肥要掌握好施入部位,不能过远也不能过近,一般距根部5cm。不能过深或过浅,过浅易造成养分的流失,降低肥料的有效性。
3.根际追肥大豆施肥的一种补充,追肥是在种肥的施入的前提下进行。追肥时期一般选择在初花期,结合中耕进行。
4.大豆施肥如何才能提高当年肥料有效养分的利用率,影响的因素较多,如:施肥量、时期、气候、土壤耕作、土壤肥力等因素的影响较为复杂[3]。根际追肥作为大豆施肥的一种补充手段,尤其在大豆进入旺盛生长期前施入对大豆中后期的生长发育是有利的。只是如何调整好种肥、追肥之前的配比、用量,做到经济、有效的配比还有待今后进一步的验证。
参考文献
[1] 余世铭. 大豆花期追氮与高产[J]. 农业科技通讯. 2008(06)
[2] 汪金香,袁庆玲,强润,高宗仙. 增施氮肥是获得大豆高产的有效措施[J]. 现代农业科技(下半月刊). 2012(10)
[3] 金晓梅,CnherobckarBT,赵念力. 根瘤菌、微肥和作物生长调节剂对大豆氮磷钾积累和产量的影响[J]. 大豆科学. 201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