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报告
2014-04-29高文立马立晔周为民赵影
高文立 马立晔 周为民 赵影
[摘 要] 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表明,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30-40ml,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每株玉米1g),进行毒土丢心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应在我县玉米螟防治工作中大力推广使用。
[关键词] 玉米螟 溴氰菊酯25克/升EW 溴氰菊酯25克/升EC 防治效果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36-02
为明确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对玉米螟的防效、速效性、持效期及用药剂量。按照阜阳市植保站的安排,2011年6-7月笔者进行了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旨在为玉米生产过程中玉米螟的防治提供参考。
一、 材料与方法
1. 供试药剂
试验药剂:溴氰菊酯25克/升EW,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
对照药剂:溴氰菊酯25克/升EC,拜耳作物科学有限公司。设清水对照处理。
2.试验设计
2.1药剂用量与处理编号
表1 供试药剂试验设计
2.2小区排列
2.3 小区面积和重复
小区面积:60㎡(施药面积48㎡);重复次数:3次。每小区之间设40cm保护行相隔。
3. 试验条件
3.1 试验对象、作物和品种的选择
试验作物:玉米;品种:浚单20,为紧凑型玉米。
防治对象:玉米螟( Ostrinia furnacalis(Guenée) )
3.2 试验环境条件
试验地选择在玉米螟常年发生较重的阜南县许堂乡许堂行政村一玉米田中进行。前茬作物为大葱。玉米于2011年4月25日人工播种,亩播种量3kg;行距×株距为0.28×0.7m(3400棵/亩),施药时玉米生育期为心叶末期(大喇叭口时期),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
4 .施药方法
4.1 使用方法
毒土丢心。
4.2 施药器械
小型汤勺。
4.3 施药时间和次数
试验在6月10日(玉米大喇叭口、玉米螟卵孵高峰期)开始施药,共施药一次。
4.4 配药过程
用量杯先后分别取溴氰菊酯25克/升EW6.5ml、8.6ml、10.8ml、13.0ml溶液,加适量的水配成20ml的母液;分别拌细沙740g。用于相应处理区。
用量杯取溴氰菊酯25克/升EC10.8ml,兑水9.2ml配成20ml的母液,拌细沙740g,用于溴氰菊酯25克/升EC50ml/亩处理区(见下表)。
5. 气象及土壤资料
5.1 气象资料
试验当天晴天,南风3—4级,气温24.5℃,相对湿度67.6%;试验前10天,最高气温29.1—37.6℃,最低气温15.8—25.1℃,无降雨;整个试验期间,最高气温28.4—33.7℃,最低气温17.9—24.0℃,雨日3天,降雨量3.6mm。无异常天气发生。
5.2 土壤资料
土壤类型为於土,肥力中等,ph值6.7,有机质含量1.64%。
6 .调查方法、时间和次数
6.1 调查时间和次数
共调查4次。施药后11天(当代害虫末期)进行调查,共调查1次。
6.2 调查方法
每小区调查50株玉米,统计被害株率,剥查受害株的活虫数,计算相对防效。
6.3 药效计算方法
受害株数
受害株率(%)= ---------------------- ×100
调查总株数
空白对照区受害株率 – 药剂处理区受害株率
防治效果(%)= ---------------------- ×100
空白对照区受害株率
活幼虫数
活虫率(%)= ------------- ----------- ×100
调查总受害株数
空白对照区活虫率 – 药剂处理区活虫率
幼虫防效(%)= ----------------------------×100
空白对照区活虫率
二、 结果与分析
1. 不同处理对玉米螟防治效果
田间调查表明:溴氰菊酯25克/升EW对玉米螟有着很好的防效。药后11天调查,各处理区很少看到活虫虫体,玉米受害株数明显低于清水对照处理区,直观效果明显;亩用30-60ml处理区受害株率防效为73.2-88.5%,幼虫防效均为100%;方差分析差异不显著(见表2)。
表2 溴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防治玉米螟田间药效探索试验结果
注:(1)表中数据为3次重复的平均值;(2)差异显著性测定经反正弦代换( )后,采用Duncan新复极差法进行显著性测定。
2. 对作物的直接影响
无影响。
3.对其它生物影响
溴氰菊酯25克/升EW 40-60ml/亩处理区对天敌(瓢虫)有较大杀伤力,且随浓度增加,杀伤力增强。
三、 结论与探讨
溴氰菊酯25克/升EW对玉米螟有着很好的防效。在玉米螟卵孵化高峰期(玉米大喇叭口时期),亩用氰菊酯25克/升水乳剂(EW)30-40ml,加适量的水,拌细沙3-4kg(每株玉米1g),进行毒土丢心处理,对玉米螟有很好防效。
由于一代玉米螟产卵历期长,在卵孵化高峰前已有部分幼虫孵化出来,并对玉米植株造成危害,致使个别高浓度处理区有死亡虫体和被害植株共同出现的现象。
作者简介:高文立 男 农艺师(1985-)参加工作至今 一直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