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聚谷氨酸尿素应用效果试验
2014-04-29李金明刘皿赵铭浩杨卫斌
李金明 刘皿 赵铭浩 杨卫斌
[摘 要] 本试验通过水田小区随机区组设计,研究聚谷氨酸尿素在八五四农场水稻上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聚谷氨酸尿素等养分施用处理和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比常规施肥产量都有所增加,亩分别增加21.2kg、10.9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3.41%、1.75%。亩分别增加效益53.91元、33.16元。
[关键词] 水稻 效果 聚谷氨酸尿素
[中图分类号] S14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1650 (2014)01-0135-01
一、材料与方法
1.试验地点概况
试验于2013年在黑龙江八五四分公司现代农业研发中心水稻试验地进行。试验地肥力中等、地势平坦、土壤为白浆土,田间排灌方便,前茬为水稻。
2.试验材料
供试水稻品种:垦鉴稻6。
供试肥料:聚谷氨酸尿素(N≥46.0%,聚谷氨酸含量2‰,黑龙江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浩良河化肥分公司),尿素(浩良河产,含N 46%),磷酸二铵(北大荒牌,18-46-0),氯化钾(俄罗斯产,含K2O 60%)。
3.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小区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每个处理面积30m2。试验处理如下:
CK1:常规施肥(基肥:尿素7kg/亩+磷酸二铵8kg/亩+氯化钾6kg/亩;分蘖肥:尿素4kg/亩;穗肥:尿素3公斤/亩。)
处理1:聚谷氨酸尿素与对照尿素等量施用,施肥习惯同对照。(基肥:聚谷氨酸尿素7kg/亩+磷酸二铵8kg/亩+氯化钾6kg/亩;分蘖肥:聚谷氨酸尿素4kg/亩;穗肥:聚谷氨酸尿素3公斤/亩。)
处理2:聚谷氨酸尿素为对照80%比例施用,施肥习惯同对照。(基肥:聚谷氨酸尿素5.6kg/亩+磷酸二铵8kg/亩+氯化钾6kg/亩;分蘖肥:聚谷氨酸尿素3.2kg/亩;穗肥:聚谷氨酸尿素2.4公斤/亩。)
4.主要栽培管理措施
2013年4月中旬播种,5月中旬插秧,规格10×30cm,密度25穴/m2,每穴4-5株,病虫草防治及其管理同常规措施。
5.调查与收获测产
气象资料,植物生育调查取样、收获测产与室内考种,项目有种子千粒重、结实率、株(穗)粒数等。
二、结果与分析
1.聚谷氨酸尿素产量分析
由表1可以看出,聚谷氨酸尿素对水稻株高、有效穗数、结实率、千粒重等方面均有不同程度增加。在穗长、着粒数、实粒数等方面没有明显作用,但总体上看,聚谷氨酸处理的各个产量指标一定程度上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从表2可以看出,聚谷氨酸尿素处理的产量较常规施肥处理都有所增加,各个处理的亩增产分别增加21.2kg、10.9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3.41%、1.75%。
2.聚谷氨酸尿素效益分析
由表3可以看出,与常规施肥相比,聚谷氨酸尿素处理、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处理1、处理2)的亩产值、亩增产值、亩增效益都要优于常规施肥处理,亩产值分别为1718.81元、1691.16元,比常规施肥亩产值1662.11元,亩分别增加产值56.71元、29.06元,去到成本,亩分别增加效益53.91元、33.16元。
表1 产量因素调查表1
表2 产量分析表
表3 效益分析表
注:水稻价格2.67 元/kg、尿素肥料价格2250元/吨,磷酸二铵价格3400元/吨,氯化钾价格3300元/吨,聚谷氨酸尿素2450元/吨。
三、结论与讨论
1.在穗长、着粒数、实粒数等方面聚谷氨酸尿素与常规施肥处理没有明显差异,但总体上看,聚谷氨酸处理的各个产量指标一定程度上优于常规施肥处理。
2.聚谷氨酸尿素等量处理和聚谷氨酸尿素减量处理的产量较常规施肥都有所增加。各个处理的亩增产分别增加21.2kg、10.9kg,与常规施肥相比分别增产3.41%、1.75%。亩分别增加效益53.91元、33.16元。
作者简介:李金明(1984- ),男,黑龙江双鸭山人,助理农艺师,从事农业技术推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