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珠心算教学在错中精彩起来
2014-04-29李莹
李莹
伴随着珠心算学习难度的增加,学生很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错误,如果我们在学生出现这些错误时不及时加以纠正,就会对他们以后的学习造成很大的困扰. 所以,我们应认真对学生的错误进行分析,在错误中制定相应的解决策略,这样才能真正提高珠心算的教学效率,提升孩子学习珠心算的学习兴趣.
一、错中思
在进行两位数直加、直减的训练中,经常发现学生将第一个数布在算盘上之后,再拨入第二个数进行加或减时,拨错档,造成个位、十位不能与前面的数对齐,出现错误答案.
如:15 + 20 = (图1),当学生出现这一错误时,我没有直接指出他的错误在哪里,而是将这一错误出示在屏幕上请同学们思考:这名同学错在哪里了?同学们思考后反馈:个位上的两颗珠应该拨在十位上. 我继续提问:为什么?20表示的是什么?有同学发现:20表示2个十,因此这2颗珠应该拨在十位上. 一名同学的错误,通过全班同学的思考,变成每名学生的受益. 这样不仅仅纠正了一个错误,还从错误中进一步巩固了数的组成的掌握,避免了更多的错误.
对低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能力尚处于不成熟阶段,对算理算法的理解较难掌握,极易出现错误. 如在教学连续退位减时,学生常会出现如下错误,314 - 116 = 188. 我仔细观察他们的拨珠过程后发现,错误原因在于学生在百位退1上9后在十位上又退了1. 针对这一重复退位的现象我将盘式图与多媒体课件结合,直观、形象、生动地将拨珠过程演示给学生. 请同学生思考:十位是0,不够退一怎么办?从百位退一为什么在十位上九?让学生说出理由和思维过程,这样的演示使抽象的数学形象化,静态的思维动态化,学生在脑中形成拨珠表象,明白了算理,我再适时总结算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有利于理解算理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错中学
“补数”是珠算中比较重要的环节,它是学习“10的分解与组成”的前奏,理解、掌握了“补数”才能为记忆珠心算口诀打下坚实的基础. 可是,怎样才能让孩子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补数”的概念,避免记忆错误呢?我将“补数”和孩子喜欢的儿歌结合起来,帮助他们记忆. “1,9,1,9,手拉手,2,8,2,8,是一家,3,7,3,7,亲兄弟,4,6,4,6,好朋友,5和5呀并肩走,补数补数真好记. 这首儿歌简洁明了,而且也便于互动,孩子们在与教师、同伴互动的过程中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避免了不必要的错误.
珠心算教学中主要分为四类:(1)直加、直减类;(2)满5加、破5减类;(3)直减进位加、直加退位减类;(4)破5进位加、满5退位减类. 其中直加、直减最易掌握,它的特点是直接拨入与拨去. 而满5加、破5减、进位加、退位减则较难,每种拨法都有较多口诀要记忆,如满5加和破5减各有4句口诀,进位加和退位减各有13句,一共34句. 学生面对这么枯燥生硬的口诀,难免出现各式各样的错误. 怎样找到好的方法来记忆这些口诀呢?我将这些口诀全部呈现给学生,引导学生观察:加1下9,加2下8,加3下7,加4下6. 1和9,2和8,3和7,4和6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有补数为基础,很自然地发现它们之间互为补数,这样加1就可以想1的补数是9,加2想2的补数是8……有了这一规律,口诀的记忆就不再难了. 用同样的方法我们还将其他几类加减法归纳为:满5加,加几下补;破5减,减几上补;直减进位加,加几去补进1;直加退位减,减几退1上补;破5进位加,加几上几进1;满5退位减,减几退1上几. 从错误中总结出了有规律的口诀的记忆法,孩子们拨珠的正确率越来越高了.
三、错中比
学生脑中珠像形成后,其稳定性、清晰度、存储量不牢固. 在教学中经常发现学生计算题目结果多1少1、多5少5这样的多珠少珠现象. 针对这些问题,我利用盘式图,进行数珠互译. 数珠互译有珠译数和数译珠两种.
1. 珠译数
珠译数要求学生看见珠码就在脑中形成珠码映象,读出珠码所表示的数码. 将盘式图制成卡片,向学生展示3秒钟后撤掉,让学生读出珠码数,再逐步达到1秒、0.5秒. 这一训练要天天做,不可间断,以巩固脑中的珠码映象.
2. 数译珠
数译珠是要求学生看见数码就在脑中形成珠码映象,训练形式与方法和珠译数相同,老师报出数8,请同学们在练习纸上描出珠码,接着全班交流. 当学生熟练掌握后再由一位、两位循序渐进到三位、四位等. 这一环节是学习珠心算的基础,学生做好这项练习才可以更好地进行心算.
当一位数的珠像图在学生脑中逐渐清晰、印象深刻后,再进行两位、三位……的对比练习.
从实拨到空拨、看拨、想拨,从数译珠到心算,是从静止的图像上升到珠像的运动,这是珠心算教学的难点. 所以教学时,须先从模拟拨珠做起,因为只要人们用手指拨动算珠,就会在算盘上呈现出珠像,利用模拟拨珠,及时把算盘上出现的珠像输入大脑,才能为心算奠定良好的基础. 如学生学习两位加减法后,可以出示盘式图18(图2): 在18的基础上进行5笔的模拟拨珠:18 - 2 + 1 - 15 + 2 = 4. 可是从5笔到7笔再到10笔,随着笔数的增加,学生的错误也越来越多,怎样减少这样的错误?怎样使学生知道自己错在哪里呢?我采用对比纠错的方法. 老师报题时,请学生看着盘式图用手指模仿实际拨珠练习,并将每一步的珠像图画下来,之后再和老师出示的珠像图进行对比,一目了然. 同学们找到错误所在,再次练习,反复之后,错误率明显下降,同时学生在静珠过渡到动珠时脑中珠像图更加清晰了,心算的正确率也提高了.
教师要带着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走进教室,走近学生,及时发现错误,指导并纠正错误,生成课堂教学亮点. 当然,引导学生严格训练,打好基本功,形成技能,也是非常重要的. 相信在笔者与各位实验教师的坚持与努力之下,孩子们一定会真正地爱上珠心算,玩转珠心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