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探索
2014-04-29贾若艺
贾若艺
摘 要 20世纪30年代,近代物理学在本土上发展达到了一个高峰期,取得了众多为世界同行所公认的研究成果,而且在这个时期,我国物理学的研究工作也是紧跟着世界物理学的发展步伐的。同时,我国的物理学研究有了自己的体制。这一切标志着近代物理学在中国已完成了本土化过程。在此以后,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土地上扎下根荃,并融入世界物理学发展的长河中。
关键词 近代物理学 本土化 传教士
中图分类号:O4 文献标识码:A
0前言
本土化的英文为naturaliaztoin。英国科技史教授撒布若在谈及近代科学在穆斯林地区的本土化问题时。他认为,本土化指的是这样一个过程:(1)请进西方的科学与哲学;(2)大量的本七科学家的涌现;(3)外来科学与具有本国特征的科学教育和实践相结合的过程。台湾的张之杰教授认为,“本土化就是以乡卜之爱为动力。化洋为十,使科学在本土生根。”在借鉴前辈的基础上,结合我白己的理解和我国的具体特点。我认为本土化有这样的一些标志:在引入他人科学之后。白己拥有一支独立的科学研究群体。并且在国内国外都做出了具有国际水平的学术研究成果:建亿了一套比较完善的科学研究体制;要有培养本土科学后备力量的完鞍的教育体系和必要的保障。
1近代物理学知识的引入
中华民族是一个优秀的民族,在古代的科技史上曾有过春秋战国、汉唐、宋元等辉煌时期。在历史上,我国有过多次的民族大融合,积极参与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吸收其它各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但是到了清雍正年间,我国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而在此时的西方,牛顿已完成了经典力学的大综合,静电学、磁学、热学已发展得非常完善。即使这样,近代科学仍能由那些抱有其它目的的传教士们源源不断的传入中国。早在16世纪末,意大利的传教十利玛窦就拉开了西学东渐的序幕。到了1840年,庄招架不住洋枪洋炮的攻击下,才大量的引入西方的科学技术,导致两次较大规模的西方近代科学技术的传入。
2本土上物理学发展概况
中国在20世纪初已经逐步的引入近代物理学,但是由于中国近千年来洪涣大国的华夷观,总想把西方科学知识打上祖宗的烙印。于是便有了“西学中源”和“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思想。他们主张“道本器末”、“用夏变夷”,因此不能够真心真意的学习西方近代科学知识,也就很大程度上阻碍着我们引入西方的近代发达的科学文化知识。另外,对于这个时期的本土上的科学本身来说,也有自身的弱点。在这一点上,清华大学的张子高教授认为:“一、我国的学者不重视西洋哲学。我国理化知识,古昔已甚丰富,如城拍拾芥,磁石引针,……富于知识,而乏于理论,……知其然,而未知其所以然。二、没有荃本概念。吾国理化知识丰富,而卒不能成一科之学者,即乏此等概念也。三、徒有解释而无试验。”对于一和二,林文照在《近代科学何以未在中国产生之若干原因的分析》中也曾较为详细的论述过。
3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过程
物理学在我国本土上曾有两次扎根的机会,但都给错过了。对于其原因,笔者已经给出了初步的分析。要强调的一点是,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七化是离不开以前所积累的物质和思想基的。这两次机会虽然错过了,但还是给三四十年代物理学的本土化创造了必要的条件。特别是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度以后,兴起了办新式学堂的高潮。学制颁布后,形成了从小学、中学到大学的完备学制,并使物理学课程成为法定教学内容。学校数和在校学生数都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这些都为物理学最终在本土扎根打下坚实物质墓础。
在思想方面,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为科学在中国的发展扫清了思想障碍、莫定了思想基础。在传播内容上,不再满足于翻译和介绍西方的科学书目,而是通过消化吸收西方先进的科学知识达到改变国内科学研究领域一片荒芜的状态。1915年,以任鸿隽、赵元任、周仁、胡明复、秉志、章元善、过探先、金邦正、杨杏拂等为发起人的“中国科学社”正式成立。“西方科学自明代万历年间传入中国起,经历了三百余年的波波折折,直到1915年中国科学社的成立,才算是步入了科学体制化的探索阶段。1915年l月创办的《科学》月刊正式发行,《科学》创刊的宗旨是“旨在科学救国,向国内传播西方的先进科学知识。”
从以上几点看,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已具备了思想上、物质上的必要条件。这里有必要提及在经济上获得的一些曾推动物理学前进的“援助”。例如,以“使用该款促进中国教育及文化事业”为宗旨,其事业范围主要涉及科学研究、科学应用、科学普及和永久性文化事业等方面的“中华教育文化荃金董事会”的庚子赔款的“退还”款等。汪敬熙在1932年的《独立评论》上发表一篇题为《提倡科学研究最应注意的一件事一一人材的培养》指出“铸如中华教育文化基金董事会之科学补助金的甲种颇有是这样用的,尤其在物理学方面。他们的确在物理学方面为中国造就了几个人材……”。
4结语
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西方传教士两次来华所带来的近代物理学书籍,使近代物理学知识开始为少数中国人所熟悉。新学制颁布后,本土上有了自己独立的教育体系,物理教育便应运而生。然而,由于传统思想的束缚,以及我国近代物理学这个领域的一片荒芜,所以,物理教育只是停留在低级水平。五四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为近代物理学在中国的本土化莫定了思想荃础。
参考文献
[1] 张培富.易安留学生与民国时期物理学高等教育的发展.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8(6).
[2] 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略[J].物理,1981.10.
[3] 戴念祖.中国物理学史略(续)[J].物理,198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