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地反击,谷歌开始放大招
2014-04-29
全生态制霸
以手机为中心,逐步向平板电脑、穿戴设备、汽车和智能家居领域渗透,是移动互联网目前发展的一个大趋势。以苹果为首的多家科技企业,都已经在着手抢占这一片蓝海,谷歌自然也不例外。
不难看出,Android L、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Google Fit等一系列的平台级产品的陆续发布,正显露了谷歌全生态链制霸的野心。
与今年3月份发布的Android Wear雏形不同,谷歌在I/O大会则一口气公布了包括Moto 360和LG G Watch在内的多款基于这一平台的穿戴设备。此外,还有6款Android Wear的应用首发。同时,谷歌还宣布将提供完整的Android Wear SDK,并强调其API与标准版Android API基本一致。
要知道,两场发布会之间的时间才过去了短短3个月,这期间的进步不可谓不神速。显然,谷歌正极力拉拢硬件厂商和开发者,以推动Android Wear的生态飞速发展。在穿戴设备这一领域当中,能够先发制人抢占有利地形。
事实上,为了给智能穿戴设备开山开路,谷歌还推出了健康数据平台Google Fit,阿迪达斯、耐克和英特尔等都是其合作伙伴。与苹果HealthKit相似,第三方开发者可以通过Google Fit的API追踪用户的健康指标,其中包括睡眠、行走的步数和骑行距离等。
如果说推出Android Wear和Google Fit还算有迹可循的话,Android Auto的出现则有些迫于无奈。车载应用从今年拉斯维加斯消费电子展开始红遍各大展会,苹果3月份发布的CarPlay,也加速了谷歌车联网战略的落地进程—谷歌在年初发布的Open Automotive Alliance毫无竞争力。
产品本身也说明了这是一个赶工项目。展示中的Android Auto界面相当简单,功能也仅有导航、电话、短信、音乐和广播可以选择,而这些功能的实现都要通过Android设备来提供数据支持。而在API方面,也只有消息提醒和音乐功能可供选择。谷歌自己也坦陈,目前的Android Auto平台还处于设计阶段,很多细节还需做进一步的调整。
至于基于Android Auto平台的汽车,相比已经在马路上飞驰的特斯拉,谷歌虽有本田、现代、奥迪和英菲尼迪等汽车合作伙伴助阵,但最快也要等到今年年底才能推向市场。
回过来看,谷歌在I/O大会上所发布的几乎所有产品,都指向了自身的核心战略—全生态链覆盖。跑马圈地,自然不能少了谷歌的身影。
手握更多话语权
正如前文所说,Android诞生至今,一直都面临着碎片化的问题—不仅仅是Android手机厂商纷纷定制自己的Android系统,开发者也很少为Android应用做专门的视觉设计。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还是因为谷歌以工程师主导的文化没能诞生出一种具备号召力的设计语言。
Android的碎片化生态降低了谷歌在Android设备当中的存在感,为了应付这一局面,谷歌为包括Android和Chrome OS在内的旗下所有平台设计了全新的设计语言Material Design。
事实上,为了开发Material Design,提升自己在生态链当中的话语权,谷歌可没少下心思。
2011年,谷歌启动代号为“肯尼迪”的项目。它召集了公司里所有重要的设计师,重新设计谷歌的每一项产品,寻找一种共同的设计语言。CEO佩奇还让设计师参与产品的早期设计开发,旨在改变谷歌“以工程师为主导”的文化。
在今年的谷歌I/O大会上,谷歌以非常高调的方式,放出了Material Design这一大招。不难看出,谷歌想强调的是:不欣赏设计、对设计毫无感觉的谷歌已是昨日。为此,谷歌还同步上线了一个名为Google Design的网站。
从Android到衍生的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Android TV,Material Design都贯穿其中,其已经成为沟通不同平台、设备的灵魂。如此一来,用户在不同平台上也得到了连贯的体验。有观点认为,Material Design已是可比拟苹果的设计。
除了在设计语言上下功夫,谷歌还开始收拢新平台开放性,避免再次遭遇碎片化的困境。谷歌工程主管大卫·伯克对媒体表示,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Android TV的用户界面和软件代码将由谷歌而非设备制造商控制,试图结束不同厂商的Android设备用户界面不同的局面。
这是谷歌少有的强势,谷歌也需要足够多的话语权。大卫·伯克指出,谷歌将直接管理Android Wear、Android Auto和Android TV设备升级事宜,使所有设备能同步接收到新版软件,结束部分设备用户需要等待数个月,才能用上新版软件的局面。
Android One,下一个10亿用户
苹果在高端市场优势明显,微软的Nokia X竟也能反借Android在低端市场吸引到眼球。而在国内,千元机的战役此时硝烟正浓。或许正是基于此,谷歌也看到了低端市场上的巨大潜力。因此,当我们看到谷歌发布廉价手机参考设计方案Android One时,虽有意外但也在情理之中。
关于Android One,目前比较公认的定义是“廉价Android手机参考方案”。它的存在意义在于向OEM厂商提供手机制造标准模板,从而让他们能够以较低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手机。看到这里大概很多人都明白它的“杀伤力”了,像当年山寨机一样铺天盖地的势头会因为Android One而重新出现吗?
谷歌表示:“为那些还在使用非智能手机的用户打造一套‘像非智能手机一样简单的Android智能手机”。这意思明摆着,想要通过这套平台进一步拉低智能手机的准入门槛,让智能手机的功能更加“傻瓜化”。
值得注意的是,Android One手机将预装原生Android系统,并内置完整的谷歌服务。手机内的应用既可以通过Google Play自动安装,也可以通过OTA方式主动升级。这意味着什么?手机厂商如果选择了Android One,甚至可以把“系统开发”这一项预算减到0。
够用的配置,600多元人民币的定价,一旦自身足够强大,就足够把对手逼向死角。Android月活跃用户超过10亿,一季度Android智能手机出货量达3.15亿部,Android应用安装量环比增长236%。从谷歌在会上发布的数据来看,似乎表明其并不满足在主流Android市场的老大地位,而是希望向更广阔的市场延伸触角。谷歌的目标很明确:让Android One成为其下一个10亿用户的增长来源。
谷歌野心:Android连接一切
正是为了加速Android在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市场)的推广速度,谷歌才推出了Android One,然而谷歌的野心,绝不会止步于智能手机一个领域。穿戴设备和车联网,都有足够的前景供科技界的巨头们野望。
面对泛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相对于苹果的稳扎稳打,谷歌的做法显然要来势汹汹得多。从廉价Android手机平台Android One到智能手表Android Wear,再到呼声极高的智能汽车平台Android Auto和电视系统Android TV,以及全新命名的Android L,更新了的Chromecast电视棒和Chromebook……
在几年前,Android还只是一个单薄的移动设备平台。但现在,谷歌正将其转变成一套横跨多个屏幕的生态系统。“我们并不是在开发一套垂直集成的产品,而是一套大规模的开放平台。我们正在与全球各地的数百家合作伙伴一起,将一款产品和一套平台引入数十亿人手中。”谷歌Android和Chrome平台主管桑达尔·皮采在此次谷歌I/O大会上的讲话,或许精准地介绍了谷歌的野心。
建立自己的Android闭环,构筑一个横跨手机、汽车、穿戴、家电与笔记本电脑等领域的庞大帝国,给所有已知的科技领域产品都打上“Android”的标签……。谷歌似乎对外透露着一个信号:未来在生活上的所有领域,用户都可以通过谷歌来实现,通过科技来“连接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