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支付的困局

2014-04-29宋艳阿华

计算机应用文摘 2014年15期
关键词:钱包支付宝二维码

宋艳 阿华

有关移动支付,我们已经听到了太多的溢美之词,业内激烈的竞争也从未停止。但在历经几年发展之后,移动支付似乎并没有掀起人们预想中的巨大浪潮。相反,问题正在逐步显现,并在使用过程当中被逐渐放大。

有关移动支付,我们除了要抬头看路,更要踏踏实实地低头拉车。

一个群雄竞逐的大市场

在不少人看来,移动支付无疑是一块大蛋糕,竞争亦异常激烈,业内甚至有“得支付入口者得天下”一说。据来自易观智库的《中国第三方支付行业业务延展研究报告2014》介绍,去年中国移动支付市场总体交易规模突破13 01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率达800.3%。飞速发展的领域从来不缺竞争者,其中最惹眼的是阿里巴巴和腾讯的“双马之争”。

早在今年初,财付通便与《手机QQ》合作,祭出了“QQ钱包”。而世界杯期间,“QQ钱包”又推出“全民世界杯”活动,强势出击。同时,微信支付在通过“打车大战”丰满羽翼,接着在年中将“我的银行卡”悄然升级为“我的钱包”后程发力。

有观点认为,在移动支付领域,腾讯已从之前的单轮驱动变成双轮驱动—通过“QQ钱包”和“微信钱包”夹击支付宝。前者将在商业模式最成熟的手游和娱乐化应用市场上着重发力,着墨腾讯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化,更多体现在战术层面。而后者则将重点在支付、互联网金融和移动电商等层面继续探索,更多负责未来新的商业梦想,属于战略角度。

不过,马云和支付宝显然也不会坐以待毙。除加速进军海外市场外,还加快《支付宝钱包》的版本迭代,推出了服务窗、娱乐宝和碎屏保险等功能和服务。此外,“双马”还在扩展使用场景方面抢夺激烈,引得大宗投资并购案频发。

事实上,在这一领域当中的参与者并非只有阿里巴巴和腾讯。据统计,目前已经获得支付牌照的非金融机构就有250家之多,其中不乏微博和盛大等知名科技企业的身影。这些参与者们希望从不同的维度,找到自己的发展路径。而百度,便是这其中最有力的竞争者。

这家以搜索称霸中国互联网的公司,转型移动互联网之路并不十分顺利。在移动支付方面的乏力,更是百度的一个重要短板。百度显然也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在今年全面加大了移动支付的投入力度,在联手糯米团之后,“百度钱包”的发展可谓是来势汹汹,大有异军突起之势。

一堆亟待解的难题

有了一个足够大的市场,也有一众实力不俗的参与者,还有一连串正在飞速增长的数字。表面上看,移动支付的前景可期,现状喜人。然而,如果我们仔细审视这一行业,仍然可以发现还有很多难解的问题一直摆在大家面前。

其实,最核心的还是支付体验。如果你有留意观察,会发现这个现在使用移动支付和一两年前的操作体验并没有太大差别。依然是确定收款方,然后输入密码完成付款。无论是确定收款方,还是确认付款,均和此前的操作如出一辙。所谓的便捷,仍然还是几年前的便捷。

二维码支付被叫停,余额宝的魔力已然不再,红极一时的拉卡拉至今也只有几十万台的销量,NFC近场支付更是迟迟不能普及……,之前开展的一些围绕支付便捷性的尝试,并没有取得预期进展。而在Android平台,Touch ID这样契合移动支付的标准在短期内也注定很难出现。

在此,我们重点说一说NFC近场支付。

自今年3月中国人民银行下发《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手机支付业务发展的指导意见》以来,NFC在4G浪潮的刺激下,似乎迎来了第二次发展高潮。国内的三大电信运营商,也纷纷推出了基于NFC的移动支付业务,比如“移动NFC手机一卡通”、“联通招行手机钱包”、“天翼手机钱包”和“翼支付”等。

然而支持NFC的手机终端少,NFC卡片普及率低和刷卡重点业务不完善等几个原因,也决定了国内的NFC近场支付仍然很难在短期内发展起来。这项系统工程,需要电信运营商、银行和商家的共同支持,但链条上的不少人对此并不热衷。

时至今日,无论是“微信钱包”、“QQ钱包”,还是“支付宝钱包”和“百度钱包”,都很难取代实体钱包的地位。不少人经常还会碰到走在了店门口,然后还得掏出手机等团购验证码的尴尬。而在快捷支付被限制之后,这一过程还将变得更加复杂。目前看来,用户也很难从中找到兴奋点。

相反,看到某件商品拍下来或者扫码即可购买的愿景,目前仍然也还只存在于新闻当中。腾讯和阿里巴巴,乃至万达集团都有计划做出这样的尝试,但具体什么时候能落地,还是个未知数。

那么,在发展更为前沿的美国,移动支付领域的现状又如何呢?亦是不容乐观。一方面,Paypal正被谷歌和苹果围剿,很难在实体店成为真正赢家;另一方面,Square连续数月亏损,已从App Store和Google Play下架,最终或被苹果收购。媒体认为,Paypal和Square或将离场,而推动支付体验变革的谷歌和苹果,则可能最终笑傲江湖。

安全,不可承受之重

安全问题,一直是制约移动支付大步发展的一个藩篱。目前的移动安全形势并不乐观,而本刊记者此前跟LBE创始人张勇交流时,他也强调支付安全已经成为移动安全中最突出的问题,并成为LBE新的产品方向。

相关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据腾讯方面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手机病毒数3年增长了32倍,电商类APP感染病毒的款数占了四成,高居榜首。同时,近期《百度手机卫士》与易观智库联合发布的《中国手机安全市场现状研究报告》也显示,2014年一季度跟移动金融相关的手机病毒样本量就达到了12万,给用户造成经济损失高达7 500万元。有业内人士表示,移动互联网支付是实时联网的、多场景的,因此其过程容易被污染、攻击。

另一个挑战来自一个很难调和的矛盾—便捷性和安全性。

前文我们说移动支付在支付方式的便捷性体验上,还存在着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给用户带来新鲜感和兴奋点。但是与此同时,便捷的前提是不损安全性。小额免密码支付自然方便,但也带来了安全隐患。就在不久前,我们还看到了“换手机号,支付宝绑定未取消被盗刷万元”这样的社会新闻。

更重要的是,移动支付虽然发展迅猛,但相关政策却并未跟上。比如,三个月前被叫停的二维码支付,至今也没有一个明确的下文。一位财付通相关负责人此前表示:“现在监管层不表态,也不讨论(二维码支付)这个业务形态的安全性到底如何。”有消息称,央行正同工信部统筹制定二维码支付的相关标准,不过标准的出台不会太快。

为应对移动支付的安全挑战,已经有人开始从硬件入手—开发单独的芯片和管理APP。据业专家介绍,相比于安全软件、芯片等硬件上的安全更可靠。不过,这一技术何时才能投入广大的消费市场,目前还不得而知。

更激烈的竞争即将到来

在此前很长一段时间里,移动支付的主要参与者是以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不过,目前形势已经出现了变化,这一领域前所未有的激烈竞争已经到来。科技巨头眼中的“用户体验白痴们”—银行业,早已开始疯狂反扑这个本该属于他们的领域。

今年7月初,中国邮政宣布将投资1亿人民币元建立电子支付服务基地,发力手机互联网支付。目前,中国人民银行重庆营管部已经接受了这一申请。据了解,中国邮政此次申请的支付业务类型为“互联网支付”和“移动电话支付”,业务覆盖范围为全国。

实际上,中国邮政已是银行业后知后觉的搅局者,银行业的反扑早已开始。此前,各大银行都相继推出移动APP,嵌入自家的移动支付功能。近段时间,一些银行已经开始尝试便捷性和安全性两方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的“非接支付”。加之银行业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反扑应该会有不错的可想象空间。

还有消息表示,银联也决定将加入二维码支付的乱战当中。传闻中的银联模式二维码支付系统,与支付宝和财付通的扫码流程相反,即消费者移动终端生成银行卡信息的二维码,商家扫码后完成资金信息传递并支付。这期间,商家只能获取被加密的支付信息,而不能获取其他银行卡信息。

评论界认为,中国的第三方支付市场还远未到绝对饱和、格局确定的时候,银行业此时的集体反扑,将为第三方支付企业带来很大压力。看上去目前具备优势的科技企业,也未必能在格局最终确定时,占据一个理想的位置。

猜你喜欢

钱包支付宝二维码
可以吃的二维码
网上理财陷阱多 捂紧钱包别上当
二维码
钱包
奇客巴士支付宝旗舰店
钱包
让严肃的二维码呆萌起来
我的支付宝
二维码,别想一扫了之
支付宝这样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