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中之城

2014-04-29刘后昌

国土资源导刊 2014年2期
关键词:桂阳桂阳县炎帝

刘后昌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分天下为三十六郡,湖南境内置长沙、黔中二郡,在长沙郡下设郴县。西汉高祖二年(205)置桂阳郡,治所在今郴州市区。隋开皇九年(589)改桂阳郡为郴州。

“郴”是汉字中一个独特的字,单指地名,独属郴州。“郴”使用频率不高,常误为“彬”或“柳”。汉代许慎《说文》云:“郴,桂阳县也,从邑林声。”战国时,郴地属楚,楚人将此地命名为“林”(林上头加“艹”字头,电脑中无此字)。古音与今音差别大,然以字形会意,却古今相通。“郴”字以形会意是“林”“邑”两字合体,故也称“林中之城”。《淮南子》载:秦嬴政二十五年(前222)派大将王翦以50万大军出征南越。失利后,退守南岭山脉郴州地界,因此地山清水秀,林木葱郁,命名郴县。明万历年间《郴州志》载:“秦始皇始置郴县。”汉代司马迁所写《史记》中也记载:汉之元年四月,项羽“乃使使徙义帝长沙郴县”。

“郴”字何人创造,无史可考。但能造出此字者,必定熟悉郴州地理环境,且有较大的权威和较高的文化。明代郴籍学者何孟春言:“吾州制字郴,以多木名。”史料记载,秦始皇灭六国后,命丞相李斯以“三同”(书同文,车同轨,行同伦)统一国家标准。“书同文”即统一文字。秦代首创小篆、隶书两种字体。小篆为李斯所创,书法也有名气,李斯改“林”(加“艹”字头)为“郴”并非无源之水。50万秦军退守于此,加上军需补给等后勤人员,至少也有70万人。这庞大的队伍驻此就成为一个小城了。在规范文字、大规模改造汉字、推行“书同文”的背景下,李斯删繁就简,就将“林”(加“艹”)中之“艹”改为“邑”(邑者,小城也),“林”“邑”合体改为“郴”,而后置郴县。

郴州历史悠久。桂阳县境内发现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刻纹骨椎表明,早在一万多年前,郴州一带就有人类活动,并留下了许多美好传说和历史佳话。

三帝临郴。历史上舜帝、义帝、炎帝都驾临郴州。炎帝发现嘉谷(郴州有嘉禾县),教人农耕,遍尝百草;舜帝尊为中华民族伦理道德奠基者,也称道德始祖。舜南巡作《南风歌》:“南风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义帝是心系万民的“大义之帝”,他南巡时死于郴州。三帝亲临,说明郴州的风水非同一般。

“九仙二佛”之地。《徐霞客游记》之《楚游日记》赞郴州为“九仙二佛之地”。《万历郴州志》载,九仙分别为汉代的苏仙、成仙、王仙、刘仙(三兄弟)、廖仙、范仙、唐仙。二佛指寿福和朱佛,他们的法度比济公大。

农耕文化盛教之地。《郴州州志》载:“桂阳北有淇江,其阳有禾仓嘉禾,炎帝之世,天降嘉禾,神农始之,以教耕种,于其地曰禾仓。”嘉禾县由周恩来总理亲自决定其名。

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贬官福留”之地。唐贞元至会昌60年间,官居丞相被贬为郴州刺史、长吏或司马者有11位之多。刘锡禹诗“城头鹤立处,驿树凤栖来”,指的就是郴州栖凤渡驿和苏仙岭的福坻。颇有名气的“摆子谣”说:“郴山险呀走马死,郴山高呀让船止,天高皇帝远,人到郴州打摆子。”1937年冬至1938年春,张学良从黄山转移到苏仙庙内,风景虽美,身无自由,悲愤之余,壁题“恨天低,大鹏有志愁难展”。

猜你喜欢

桂阳桂阳县炎帝
郴州桂阳县部署学校食堂食品安全工作
精准施策桂阳县松材线虫病防控见成效
组织开展“感恩送贺卡”活动 桂阳小学关工委
湖南桂阳县魏氏宗祠舞台题记考述
炎帝样本
炎帝奋斗者联盟的攻与守
炎帝 星耀美加
桂阳蔡伦
家乡的特产
炎帝 大爱健康之旅